三百年來,我華夏威風久歇。有幾個,如公成就,豐功傳烈。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到於今,遺餅紀東征,民懷切。會稽恥,終須雪。楚三戶,教秦滅。願英靈,永保金甌無缺。臺畔班師酣醉石,亭邊思子悲啼血。向長空,灑淚酹千杯,蓬萊闕。
郁達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達夫,幼名阿鳳,浙江富陽人,中國現代作家、革命烈士。
郁達夫是新文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壹,壹位為抗日救國而殉難的愛國主義作家。
在文學創作的同時,還積極參加各種反帝抗日組織,先後在上海、武漢、福州等地從事抗日救國宣傳活動,其文學代表作有《懷魯迅》、《沈淪》、《故都的秋》、《春風沈醉的晚上》、《過去》、《遲桂花》等。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二十九日,郁達夫被日軍殺害於蘇門答臘叢林。1952年,中華人民***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追認郁達夫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證書。
擴展資料:
滿江紅,詞牌名,雙調,93字,仄韻。 詞牌是填詞的格式。
詞的創作特點是先曲後詞,即先有壹個固定的樂曲,然後按這個樂曲的需要來創作歌詞,所以人們常把詞的這種寫作過程稱之為"填詞",而對於這些有固定樂曲的歌詞及字數、段落、句讀、韻腳等創作要求,人們仿照曲牌的樣式也給它取了個名字,就叫做"詞牌"。
詞和詞牌最先大約產生於隋唐之際。宋人張炎認為:樂自隋唐以來,聲詩間為長短句。張炎認為詞始於隋唐,其實也不止是張炎,後蜀的何光遠和與張炎同時代的王灼等人甚至還直接提出過詞和詞牌都產生在隋煬帝遊幸江都之說。?最先的詞牌,應該是與曲牌密切相關,或者可以說詞牌從曲牌因襲而來。因為早期的詞都是按先有的曲子填制而成,曲牌就是詞牌,二者互相統壹。但到了後來,隨著時間的消磨,古老的曲譜不斷地散失漶滅,許多詞和曲譜便自然而然地分離開來。
而詞的發展中,又有壹些新的詞牌不斷從著名作家的筆下創作出來,便有了"自度"詞牌的產生。不論因襲還是自度,詞牌作為詞寫作基本格式的本質並沒有變化。
人們把詞的這些寫作格式統壹稱為"調",調是詞牌的總稱,所以在有關詞的著作裏出現"調寄"壹類文字的時候,所指的就是詞牌。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郁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