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抗戰勝利之後,到上海與父母親重聚。1947年以同等學歷考入蘇州市有原中學高中部,1950年入燕京大學國文系。因家庭問題,想輟學就業,遂於1951年4月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分配在數學教研室當資料員。1952年2月回到燕京大學復學。1952年9月院系調整,合並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在校時曾寫過壹些古典文學的文章發表於報刊,1955年大學畢業,分配到西安石油學校任語文教師。?
1956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為副博士研究生,1957年初報到,學習中國文學史。 1973年1月,從“五七幹校”分配到與商務印書館聯合的中華書局第二編輯室。恢復工作後接受了“中央交辦”的重印《文選》的任務。經過反復研究,提出了影印宋刻《文選》的方案,獲通過。乘機把珍本尤袤刻本《李註文選》影印出來,公之於世,辦了壹件好事。嗣後,負責編發了大字本《李太白全集》和《杜詩詳註》等書。
1978年8月,在撥亂反正之後,被任命為文學編輯室副主任,獨立主持工作;1980年任主任。在主管文學編輯室工作期間,幾次制定了古典文學的出版規劃,並參與了1982—1990年國家的古籍整理出版規劃的擬訂。1981年被任命為中華書局副總編輯,1983年評定編審職稱,仍主管文學編輯室,並壹度兼管過影印組工作。在職時,制定了古代文學總集及《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古小說叢刊》、《明清傳奇選刊》等書的整理出版規劃,策劃組織了《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全唐文》、《全遼文》、《金文最》、《宋詩鈔》、《元詩選》、《全金元詞》、《明文海》、《全清詞鈔》、《古本小說叢刊》及《管錐編》、《楚辭註疏長編》、《詞話叢編》等書的出版。在工作中註意了總結經驗,隨時研究古籍整理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發表了壹些書評和論文,如《古籍整理淺談》(收入《編輯理論與實踐》,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8)、《古籍新生四十年》(《瞭望》1989年40期)、《當代中國的出版事業》第十二章《古籍的整理出版》(當代中國出版社,1993)等,已匯集為《古籍整理淺談》壹書(燕山出版社,2001年)。 1983年因病提出辭去行政職務的請求,未獲批準,但減輕了壹部分工作。1986年8月,獲準免去副總編輯職務,仍留在總編室,協助文學編輯室工作。至1992年12月退休。1993年獲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12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