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正義》10卷,魏王弼、晉韓康伯註,唐孔穎達等正義;
《尚書正義》20卷,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
《毛詩正義》70卷,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
《周禮註疏》42卷,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
《儀禮註疏》50卷,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
《禮記正義》63卷,漢鄭玄註,唐孔穎達等正義;
《春秋左傳正義》60卷,晉杜以預集解,唐孔穎達等正義;
《春秋公羊傳註疏》28卷,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
《春秋觳梁傳註疏》20卷,晉範寧集解,唐楊士勛疏;
《論語註疏》20卷,魏何晏集解,宋邢邴疏;
《孝經註疏》9卷,唐李隆基註,宋邢邴疏;
《孟子註疏》14卷,漢趙岐註,宋孫爽疏;
《爾雅註疏》10卷,晉郭璞註,宋邢咼疏。
《十三經註疏》凡416卷,匯集了全部儒家經典,保存了壹批有代表性的漢晉古註和唐宋義疏,因而自形成以後便受到重視。明清兩代,皆曾由皇帝敕版刻於太學,民間也有多種刻本流傳,清代阮元的校刻本可謂各本中的善本。經學發展到宋代,經部典籍中的核心——“十三經”已經形成。這些經書,是壟斷兩千年封建社會意識形態的綱領,是封建文化的主體,十三經經典地位的最後形成,既是歷代統治者的需要,也是經學不斷發展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