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怎麽才能提高壹個人的修養?看哪些方面的書?

怎麽才能提高壹個人的修養?看哪些方面的書?

怎麽提高修養,請看以下幾點:

1,應該改言,改性,改心: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最基本的就是語言,如果我們說話沒有藝術,或是說話不得當,就很難得到別人對自己的好感.在性格上假如習氣很重,惡性不改,壞心不改,心裏面的邪見,嫉妒,愚癡,傲慢不改,就很難在道德,修養上有所提高.所以應該學會不斷的改進,要改言,改性,改心,這樣才能得到不斷地進步.

2,應該受教,受苦,受氣:在人生的道路上,有的人為何能不斷的進步,而有的人則不進反退呢?問題就是他不能"受".和學習讀書是同樣的道理,有的人容易進步,因為他樂於接受;有的人容易退步,因為他納不進去.我們在加深修養的過程中首先要學會受教,受教就是把東西吸收到自己心中,然後把它消化成為自己的思想.

我們不僅僅要受教,並且還要受氣.如果壹個人只能接受人家的贊美,是不能永遠和完全給自己增加力量的,還應該學會接受別人的批評,指導,乃至傷害.從壹定意義上說,能受苦,受氣,才會得以進步.

3,應該思考,思想,思慮:不管什麽事情都必須三思而後行.思想是智能,任何事在經過深思熟慮後再去做,必定能事半功倍.

4,應該敢說,敢做,敢當:有些人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有意見的時候不敢在大眾面前發表,只會在私底下議論紛紛;遇事也不敢當,不敢做.不敢擔當就不會負責,不會負責就無法獲取別人對自己的信任,修養也不會提高.因此只要是好事,善事,我們就要學會敢說,敢做,敢當.

因此,我們想要加深修養,就應該要:

1.要改言,改性,改心.

2.要受教,受苦,受氣.

3.要思考,思想,思慮.

4.要敢說,敢做.敢當.

壹個人的魅力體現在修養上,而修養通常來自細節.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魅力.從身邊的事做起,從細微處著手,學會識大體,拘小節,從自己的壹言壹行開始,努力提高個人綜合素質,以營造和諧環境,從而成就自己的魅力人生.

古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怎樣修身?讀書,就是壹個好渠道。以書為鏡,可以修身立德。哲學可以使人明智,歷史可以增加良知。讀修身養性的書,就如同與聖賢交談,可收到“玩古訓以警心,悟至理以明誌”的效果;就像眼前豎起了壹面晶瑩透亮的鏡子。透過這面鏡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日積月累,既開心明目,利於行耳,又知天下事而懂榮辱,辨醜惡。正如法國大作家雨果所說:“種種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影響下,仿佛烤在火上壹樣,逐漸熔化。”所以,讀書要讀修身養性的書。

我國歷史悠久,學派眾多,講修身養性的名典格言數不勝數,儒家講博愛,墨家講兼愛,道家講無為,法家講霸道,兵家講策略,雖各家言論不同,但各有千秋,閃耀的都是人性的精華,是流傳千古的經世哲學。讀諸子百家這類富含哲理的書,能使人明白人生的價值。對壹個人來說,哪怕是只把儒家壹家的精髓吃透了,那麽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是大有益處的。從我多次讀過的《論語》來看,裏面大到齊家治國、小到日常起居,講的都是很實用的東西。比如交朋友,《論語》提到: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種。教導我們要和正直的人,誠實的人,和見聞廣博的人交朋友,這樣才能有助於發展。如果與逢迎諂媚的人,與當面恭維、背後毀譽的人,與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就會受到傷害。這些對我們處世都是至理名言。在小時候聽老師教過《古文觀止》中的幾篇文章。那時候,我對老師的講解聽不懂記不住,只知跟著念課文。其實是囫圇吞棗,食而不知其味,過後便什麽都忘了。有暇再回過頭來通讀《古文觀止》的那些文章,猶如牛吃草反芻,重新加以咀嚼,才覺得這部書是人生的百科全書,非曲直深深地吸引住了。1981年在中央黨校學習時買到了壹套《古文觀止》,從此,就和這本書相依相伴,結下了不解之緣。《古文觀止》的文章,總***222篇,但這些文章卻經天緯地,氣壯山河,品在竹之間,格在梅以上。如把品格比作:高潔韻同修竹,孤清操比寒梅。從某壹側面或壹件事上,留下了幾千年的歷史軌跡,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興亡,記錄了眾多賢哲的襟懷抱負。反復通讀這本書,如同跨入了中國古籍文化的巍峨殿堂,觸目所見,多篇作品,都煥發著奇光異彩,閃耀著真知灼見,叫人壹讀就難舍難分,越讀越感到意蘊無窮。如果背誦,就猶如壹道精神快餐,用來滋養心田。通過對平凡的人生的描述,把對待勝利與失敗,逆境與順境,幸運與磨難,榮譽與羞辱,追求與幻滅,希望與失望,沈淪與奮起,做官與卸任的正確態度和人生哲理也傳達了出來。讀這本書,獲得的是壹種放達的人生感悟,覺得應該像他那樣,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非功過任人評說。讀了全書,能夠使人警醒,使人振奮,使人高尚,使人堅強。此外,還讀過範仲淹《嶽陽樓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雖寥寥數十字,但字字擲地有聲。讀後,都會被他的那種境界、那種情懷所感染。像李密的《陳情表》,王勃的《騰王閣序》,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等,可以說,書中的哲理,小到修身養性,大到治國平天下,無所不涵。這裏就不壹壹細說了。

讀哲學書,學點哲理慧語是修身養性的基本功。

在修身養性方面,可以品讀名人家書。家書是歷史發展的壹個縮影,它自身的史料價值和文學欣賞價值,歷經時代風雨的淘洗而不褪色,反愈發顯示出內在的思想光芒和魅力。從影響中國千余年的《顏氏家訓》、《朱氏家訓》,到後來的《曾國藩家書》、《左宗棠家書》,再到解放前魯迅許廣平的《兩地書》、《聞壹多家書》;解放後的《傅雷家書》、《沈從文家書》等等,可謂淵源流長,由來久遠。古人雲:“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真是再生動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