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饕餮是山海經裏的嗎

饕餮是山海經裏的嗎

饕餮是《山海經》裏的。

饕餮(tāo tiè),別名老饕、麅鸮(páo xiāo),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壹種兇惡貪食的野獸,四大兇獸之壹。

據《山海經》記載:饕餮其形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是貪欲的象征,常用來形容貪食或貪婪的人。

先秦時期,《神異經·西南荒經》記載:“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貪如狼惡,好自積財,而不食人谷,強者奪老弱者,畏強而擊單,名曰饕餮”;《神異經·西荒經》記載:“饕餮,獸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山海經·北山經》記載:“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麅鸮,是食人”。據晉代郭璞註解,此處“麅鸮”即饕餮。

《山海經》影響

首先,這些神話傳說反映了古代中國人的價值觀和信仰體系。例如,麒麟是壹種祥瑞之獸,象征著吉祥和幸福;龍則被視為君主的象征,代表著權威和力量;而鳳凰則是壹種吉祥之鳥,寓意著和平和繁榮。這些神話傳說所體現的價值觀和信仰在中國文化中具有深刻的影響,被廣泛應用於文學、藝術、宗教等領域。

其次,《山海經》對後世詩歌、散文、戲劇、小說創作產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從古至今的文學樣式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山海經》的影響,其中小說受其影響最為明顯。

再者,《山海經》中神獸圖等想象與故事情節豐富了其內容,體現了不同作者的精神追求,也展示了古人對藝術創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