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普寧有哪些好玩的地方,適合情侶約會的

普寧有哪些好玩的地方,適合情侶約會的

壹、興道書院

興道書院在棉湖鎮之東南,前臨雲湖。湖兩旁,壹為“之”字形橋,壹為拱形橋,各有千秋,湖邊木棉挺立,直刺雲天。站在書院之前,近望隔湖嶺頂埔,有如硯臺。遠望則層巒疊嶂,正中有鐵山,海拔近五百公尺。三山並排,有如筆架。真個是“三山排青,壹水汀碧”。書院正座寬十三公尺,深四十六公尺,前面門樓高聳,屋檐淩空,大門上有石刻“興道書院”四字,有聯雲:“興紀五百年,見知聞知,自古皆稱名世;道傳十六字,同學同鄉,於今***頌作人。”門背則刻“砥行立名”。門樓內為天井,步入大廳,為文昌爺寶座。再過壹天井,是壹排高樓。樓下壹廳二房,樓上鬥拱交錯,畫棟雕梁,脊檐巍峨,祀魁星爺。樓前掛木匾書“造鳳樓”。又有聯雲:“是樓上主人,雲水湖橋資覽勝;幸棉中學子,鳳龍臺閣定初基。”書院左側為瑞制祠,寬二十五公尺,深三十公尺。中央有壹拜亭式廳堂,建築精美,清雅脫俗,周圍有書室二十余間,向著中廳,如眾鳥之朝鳳。解放前後,書院幾經修繕,門樓建為二層大樓,面貌稍易,但其格局仍保存原貌,堪為遊賞勝跡。

《揭陽縣誌》記:“霖田都興道書院,同治十壹年改建,廳堂之旁為書室二十余間,購置產業銀二千四百圓。”

據記載,興道書院建於壹八七二年,其實書院的歷史要上溯到清初,可謂“源遠流長”。

《揭陽縣誌》指出:“從前衙署在湖口村地方,前明洪武三年移住棉湖。”湖口村在今東園區洲仔郭村,自明初以來,棉湖已成為霖田都的首府,清時設“左堂”,修建城隍廟,實際是副縣城了。因而明清以後,棉湖教育特別發達,成為壹個文化中心。《揭陽縣誌》記揭西地區最古老的學校是棉湖社學,俗稱老書院。其中收錄二篇碑記。王秀(無錫人,巡簡)的碑記指出;“棉湖距縣治(榕城)六十裏,為霖田壹都巨鎮。土田肥美,民物殷饒,衣冠之族,弦誦之家,甲於通邑。”“爰蔔吉於安定門外之左,購地九丈。”“鴆工於雍正八年九月二日,明年五月六日而學成。”這所社學,創辦於壹七三零年,今鎮內的文祠小學即其遺址。

棉湖社學辦了十二年,即搬到現在興道書院這個地方,改名為鴻都書院。《揭陽縣誌》記:“鴻溪書院,在鴻溪,乾隆七年,舉人陳元才建。”鴻溪就是雲湖。縣誌收入陳元才的兒子子承(邑舉人、永年知縣)的《鴻溪書院記》稱:“霖田之棉湖有社學,雍正八年邑宰湘潭陳公樹芝暨巡簡宰無錫王公秀始之,屬予先君茂厥事嗣,是士氣蒸蒸,日有起色。顧其地鄰於市肆臺司,或假道申宿,遂成傳舍。先君屢思別覓僻處,為多士習靜,驟不可得。後覽勝至鴻溪,見三山排青,壹水汀碧,頗有終焉之誌。而藏修彌息,心跡雙清,於書院為尤宜。爰度揆日,築精舍於江滸,顏臺曰文光,昭其文也,計三棟,夾室二十。廣袤各十二丈,庖井悉備,規制雖未宏,頗喜不蹈場界,夙願藉此稍償。肇工於乾隆壬戍,計費鏹約六百有奇。”鴻都書院是揭西地域有史所記的最古老的書院。以其所記面積,與今興道書院相等。鴻溪書院辦了壹百三十年,才“改建”為興道書院。壹九二五年三月,國***合作的東征黃埔軍指揮部曾進駐興道書院,-和蔣介石的住房即於興道書院內,十三日東征軍西渡榕江,在金和區大公山打敗了軍閥陳炯明,這就是威震海內外的棉湖戰役。

由此觀之,興道書院從社學開始,已歷二百五十四年,從遷來今址開始,歷二百四十二年。壹九三七年至壹九四五年,揭陽縣第壹中學遷來此開辦。壹九四五年,興道書院改辦為揭陽縣第二中學。壹九六五年改為揭西縣第二中學。文革期間的壹九六七年改名為東方紅中學。壹九七八年,改名為棉湖中學,並於隔湖嶺頂擴建校舍,書院舊址仍為部分師生的宿舍。壹九八五年擬將此院改名為興道中學,與棉湖中學分開,獨立創辦另壹所學府。

興道書院變遷,是棉湖歷史的見證,是教育沿革的記錄。她也是國民革命的紀念地。

二、龍頸水庫

龍頸波光(龍頸水庫)在(揭西縣)五經富鎮之北,處於龍江上遊。龍江發源於豐順縣之八鄉山,蜿蜒三十裏,註入揭西縣境,又穿越六十裏,註入榕江南河,為南河最長之支流。壹九五八年,在此興建水庫,歷二年余而竣工。在與豐順交界處建上庫大壩,又在下遊的龍頸口建下壩。蓄水量達壹億多立方米,是縣內首屈壹指的水庫。上庫大壩,高達五十七公尺,有如壹座大山,截住洪波。壩上寬闊平坦,將兩旁高山連成壹片。右側有樓閣,紅墻綠瓦,古色古香。左邊水中有圓形放水臺,亭亭玉立。往前壹望,碧波渺茫,縱橫十余裏。上遊山貨,在此集散,為繁忙之轉運站。

壩左側高山半山腰,有壹隧道通入,乃壹地下宮殿,因處水平線之下,又稱水晶宮,內分四層樓,裝電機三臺,***九千六百千瓦,日夜機輪飛轉,馬達轟鳴。控制室中,銀光屏閃閃發亮,似珠光寶氣。各層之間,回廊相接,長梯相通,迂回曲折,可從另壹洞口而出。

離上壩十余裏的龍頸口,兩岸高山狹峙,左邊彩塔山,有梯田痕跡,望之如塔,下壩即建於此,壩高四十三公尺,有水從壹側山洞轟然奔出。壩外大樓為發電站,裝機三臺,***九千千瓦。電站周圍,電竿如林,電線如網,蔚為奇觀。

從下壩到上壩,有公路相通,然遊覽水庫者,最宜乘船。下庫十余裏平湖,電船往來如梭。其地山高林密,郁郁蒼蒼,山青水綠,江山如畫,令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下庫中段,大尖山下,劍門坑從西註入。這裏原來三村鼎立,江中設有壹古渡,稱為張陸渡。渡頭有壹古井,稱為宋帝井。《揭陽縣誌》記:“張陸渡,尖山下。相傳宋太傅張世傑、丞相陸秀夫經於此。中有井號宋井湧然而出,清澈可監毛發,至今民猶備牲禮往祀之。”

相傳南宋末年,張世傑、陸秀夫帶著九歲的宋帝昺,為元兵所追迫,逃至大洋村東面的塘湖,在此立碑刻石,暫作棲身,其碑今仍完好。後元兵追至,宋軍逃至此渡口,設渡收集殘兵。帝昺在荒野露宿時,身邊忽現壹井,井水清甜,以供禦用。後在龍頸口彩塔山下誓師,其兵屯於西側,後其村稱營盤寨。寨後山谷有礫上硿,乃壹百公尺以上的飛瀑,忽而響聲大作,聞於四方,以壯軍威。彩塔山之西,地面湧出溫泉,以供軍士洗澡,其地今稱湯湖。誰料元朝大軍到來,苦潭埔壹戰,宋兵死傷大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帝昺君臣往東南逃奔,才走了三四裏路,連玉璽也丟了。事後,當地村民將宋兵殘骸埋於苦潭埔,立碑曰“厲泉”。因見埔上常罩陰雲,悲風陣陣,故每年備禮品以祭。在丟玉璽的地方,今叫石印村。

自從建了龍頸水庫,宋井已淹於水中,張陸渡也已撤去,惟見電船飛駛,浪花飛濺。但當日的沈痛史事,仍令人為之淒愴。

《揭陽縣誌》還記載著懷念張陸渡的二首詩。

清嘉應進士、監察禦史邱玖華《過張陸渡宋井懷古》:誰使神州坐陸沈,空余荒井尚深深。石泉幽咽忠臣淚,野露寒沾帝子襟。萬裏山河萍破碎,百年家園淚淋零。西湖蟋蟀人何在,洋水渾流直到今。

清東莞舉人、揭邑教諭鄧大業《過張陸渡宋帝井有感》:此地舊傳張陸渡,忠魂猶見起旋渦。荊舒誤國緣新法,繆醜愚君在議和。二聖蒙塵無反旆,舉家沈海有隨波。何須更向涯門去,井畔停舟慨已多。

三、神泉勝跡

神泉勝跡在惠來縣城南7.5公裏處,地處廣東省東南沿海,西臨南海,背靠文昌山,是縣內龍江、鹽嶺河和雷嶺河匯合出海港口,是粵東地區歷史上著名的海港。建於明嘉靖33年(1554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勝跡繁多,有“三奇”、“八景”之說。(“三奇”即奇物——絲線吊金鐘,奇魚——拜魚,奇水——甘泉。“八景”指蜃樓海市、海角甘泉、煙墩望海、玉芴朝天、文筆高標、晚霞歸帆、書院青松、古井通海。)相傳隋朝年間,神泉四面環海,是壹個孤島。唐朝時,島上已有居民,以捕撈為生。爾後,因泥沙沖積,島嶼與陸地相連,形成了背山面海的地勢,居民倍增,逐漸於神山古廟前後創建神前、神後、神山等13個村落,合稱“神山巨鎮”。

海角甘泉位於神泉鎮區東南角,宋代是海灘上壹個淡水泉眼,明時砌成泉井,其時潮汕神童蘇福為其題寫獨腳聯“抉(快)取攜而不竭任鹵浸鹹蒸獨標平淡”,壹時成為絕對,擴大了此泉影響,並被人們編寫出許多神奇傳說,使此泉演變為“神泉”。清乾隆間知縣王瑋在井旁建亭,將蘇福獨聯刻在亭柱上,並樹碑撰文。清代歌詠神泉寺中有“天涯有奇景,海角出甘泉”的句子,因而產生了“海角甘泉”的雅稱。水仙宮為神泉古跡之壹,建於清嘉慶八年(1803年),祀夏禹王,宮內有正廳、明間、次間,卷篷式拜亭,硬山頂,有“登臺望舟”之景觀。玉華塔位於神泉港口南端,原是壹座漁船來往的航標,建於清乾隆年間,為七層八角狀實心塔,貝灰夯築,高26。4米,為古八景之“文筆高標”。

海市蜃樓常出現於神泉港西南海面,時間多在春夏之交,天將大雨前夕。“海市蜃樓”的出現次次有異,有古代的臺榭、廳閣,有現代的高樓大廈,還曾出現過日本侵華的戰爭場面。同壹次蜃景也變幻莫測,景象萬千:時而勇士披堅執銳,萬馬奔騰,時而曲苑、酒旗,仕女嬉遊,或隱或現,若遠若近,蔚為壯觀。蜃樓出現有壹年壹次或數年壹次,也有壹年兩次。長則幾小時,短則十幾分鐘,甚至壹瞬即逝。1957年3月19日蜃景出現,從下午壹時至六時四十五分才消逝,是有史以來延續時間最長的壹次。當地漁民總結為觀察氣候經驗,有“景遠候風,景近候雨”之說。

四、方方紀念館

方方紀念館,建於洪陽文化廣場,為四層樓房建築,面積約2700m。該館是為紀念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運動的先驅、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久經考驗的***產主義忠誠戰士和國家僑務事業的卓越領導人方方而建。

方方同誌是洪陽鎮西村人,青少年時期就追求真理,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中。1919年“五四”運動時任普寧學生會會長,1926年春轉為0黨員,歷任0潮安縣支部書記、普寧縣委書記、汕頭市委書記、福建省上杭中心縣委書記、閩粵贛邊區省委職工委書記、福建省委宣傳部長兼武裝部部長、南方工委書記、0中央香港分局書記、華南分局書記等職。解放後,任0華南分局第三書記、廣東省人政府第壹副主席、0中央-部副部長、中僑委黨組書記、副主任、全國僑聯副主席等職務。曾當選為黨的七大、八大代表和第壹、二、三屆人國人大代表,第壹、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文革”期間,方方同誌受到殘酷-,1971年9月含冤去世。1979年3月黨中央為方方同誌平反昭雪,恢復名譽,補開追悼會。在方方同誌的家鄉——普寧市洪陽鎮建“方方紀念館”,是普寧160萬人民和廣大海外僑胞、港澳同胞的夙願,也是廣大0員和老同誌的熱切要求。原國家主席-同誌生前為“方方紀念館”題寫館名,原國家副主席-生前也為“方方同誌塑像”題名。館內的展品有方方同誌革命活動的情況介紹、照片、實物***300多件。展品陳列***分六個部分:壹是少懷中華淩雲誌。概述方方同誌在潮汕地區領導革命鬥爭的情況;二是崛起閩西有俊聲。介紹方方同誌奉調閩西後,力挽狂瀾,領導閩西革命的英勇事跡;三是抗日反頑智勇全。介紹方方同誌任0閩粵贛邊區省委職工書記時的建樹;四是擎起南國壹方天。介紹方方同誌大力開展人民民主統壹戰線、發展人民武裝的卓越貢獻;五是僑務風範炳千秋。概述了方方同誌作為我國僑務活動的卓越領導人,為鞏固和發展愛國統壹戰線作了大量工作,彪炳千秋;六是英名不朽史流芳。展示了人們對方方同誌的尊敬和懷念,其光輝業績

永遠銘刻在廣大黨員幹部和廣大人民群眾心中。

方方紀念館於1999年10月1日開館接待來賓,成為普寧市的又壹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五、天竺巖

天竺巖位於揭西縣城河婆鎮南面4公裏的明山東麓,創建至今800多年。奇石突起,以天然石洞為佛殿,今增新宇,風光如畫。1989年7月1日列為縣級文保。1995年被批準開放。

巖所處之明山,是著名三山之壹,與毗鄰的巾山、獨山成為隋代創建三山國王廟之神話出處,馳名兩岸,堪稱“揭西第壹洞”。清《廣東通誌》載:“招仙觀在揭陽縣西明山(今屬揭西縣),宋嘉定中(1208—1224)建,相傳有羽士隱此。”至明朝成化八年(1472)秋月,由住持慧釗和尚募資,鳩築成寺,佛殿僧舍初具規模。清乾隆十六年(1751)十二月初壹日,揭陽縣正堂顧,接受九月十六日生員黃鷹揚等12人呈文,稱其祖楊蘊有糧田12畝,於康熙十八年(1679)施巖為香油資,為防被變賣,須勒石之求,故立下《廉明縣主顧批準勒石示禁》碑(今存)。乾隆五十二年(1787),密證禪師住持此寺,遍題十方,修葺擴建,殿舍僧院更加完備(今存碑記)。1950年後,寺被廢止。1989年7月1日,0揭西縣委批準修復,列為文保護單位。巖山門高大瑰麗,設正門和左、右偏門,上飾澄色琉璃瓦,嵌瓷楚尾和動物、花草,光彩耀眼。門柱石刻對聯,橫批刻“翼善開賢”。又擺大石獅、大石鼓各壹對,使山門顯得更為壯觀。

再進,正對面是壹個長方形車庫,上飾澄色琉璃瓦,與後山翠林青黛相映成趣。登其旁石臺階而上,便抵達石洞前所築佛廳正面。新建佛廳美輪美奐,並建兩“伸手”。廳脊嵌瓷雙龍朝0,隨帶嵌入物,古色古香。作為主殿的自然洞頂巨石,高過廳脊,勢淩青天,於緊連的綠林中分外顯眼。佛廳門匾石刻著:“天竺古巖”。走過佛廳,便抵達石洞內主殿。它有350多平方米,可容數百人,三面為天然石壁,底面有石龕,前面用石條砌成精致的殿門。天然巨石蓋中,有壹小孔,深不可測,被稱為“出米孔”。殿後有迂回遂道,中有石室,如入迷宮。由暗道穿越出門,到達山谷,清風吹拂,迎面忽見10米高天然石雕大佛,巍然端坐,笑逐顏開。舉目眺望,滿坡蒼松翠竹,奇花異草,嫣紅姹紫,綠滴凝香,亭臺掩映於綠海之間。

六、北標窺日

北標窺日是北回歸線標誌塔,位於揭東縣地都鎮雞籠山南麓,是標誌地理學上北回歸線經過地方的建築物。由浮雕地球儀、“北”字承重架和觀賞臺三部分組成,塔高13.6米,底壇直徑30米,每年夏至日中午十二點,太陽光直射北回歸線時,能透過標誌塔地球儀的中軸線管,在觀賞臺中心石板上投下日影,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觀“光”。北回歸線是地球上北溫帶與熱帶的分界線,也就是北緯23°26′的緯線圈。我們人類生活的地球除了不斷自轉外,還以橢圓形的軌道繞著太陽旋轉,叫做公轉。地球的自轉產生了晝夜更替,而地球的公轉就形成了四季輪回。地球公轉時是斜著身子繞太陽轉,地軸與公轉軌道面交相成66.5度的夾角,因此地球在公轉過程中,太陽光垂直照射地球表面不是固定在壹個地方,有時直射北半球,有時直射南半球。把太陽光直射在最北面的點連成壹條假想線,就叫北回歸線。壹年之中太陽光的垂直照射點就在北回歸線到南回歸線之間移動。只有每年6月22日夏至日正午12點左右,有壹瞬的時間直射北回歸線,從這壹瞬開始,北半球進入夏季。因此我們每年只有壹次能看到“立竿不見影”的天文現象。北回歸線是看不見的壹條假想線,建立了標誌塔,就使得人們能夠直觀地看到北回歸線的客觀實體,感覺到這條緯線的存在。它對天文、地理、土壤、生物、氣候的科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我國在北回歸線經過的地方,臺灣的嘉義、花蓮,廣東的汕頭、從化、封開和雲南的墨江都建起了標誌塔。到目前為止,我國是世界上建立北回歸線標誌塔最多的國家。

“誇父亭”和“鄧林亭”取名與太陽有關,古籍《山海經》有壹則動人神話傳說:誇父就是大男子漢的意思。古時幹旱,他要征服太陽,追趕太陽,滿身淌汗,熱渴難忍,飲盡黃河渭水還不止渴,要去飲大海的水,未到,就在路上口渴而死。誇父丟棄的手杖,插在地上,即成茂密的鄧林。鄧林就是桃林。汕頭北回歸線標誌塔地處我們這個海濱城市,造“誇父亭”等景致和《山海經》中的誇父追日的神話故事非常吻合。

七、郭氏大樓

棉湖郭氏大樓,位於揭西棉湖,為清初富商郭來所建。大樓位於棉湖古鎮翰林府右側,永昌古廟左側,面對高聳的鐵山筆架峰,瀕臨秀美的雲湖。湖橋亭榭鑲綴,名勝古跡交輝。與興道書院、翰林府、雲園、永昌古廟等,形成壹個壯觀的建築群。郭氏大樓顯得尤為雄偉壯觀,是遠近有名的建築物,有“潮汕民居古建築之最”的美譽。此樓建於清雍正十壹廿(1733年),竣工於1746年。整座樓占地5460平方米(約合9畝),樓寬52米、深105米,有四條花巷,五落院堂,後面有高4.25地瓊樓壹座,其建築格局,模仿宮殿形式,裏面原有99間房經後代修補增建,總數為100間,即所謂“駟馬拖車”、“百鳳朝陽”的格局。

整座大樓以貝灰三合土夯成(據說三合土中和以少量地紅糖),堅固美觀,大院中有小

院,院墻砌有長窗,清雅超俗。樓前有廣場和高照壁。廣場之右側建有“會元居”,是該樓主人當年接待四方商賈和賓客之地。“會元居”後面,還有書齋壹座,人們稱為“老書齋”。後樓正中,有清代監察禦史邱玖華“去天尺五”之題匾。樓下大門正中,又有“帶湖亭”之大匾額。邱玖華被請來執教,這為郭氏大樓增加了知名度。邱氏執教之後,師塾遂從“老書齋”遷至“帶湖亭”,號稱“帶湖學校”。這間學校開棉湖教育之先河,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曾有“道林百眾,書院千徒”之美譽。這座樓的建築重點在後樓,墻厚二尺,大門石圈,構築精美,樓有兩層,高4.25丈(據說宮殿高度4.4丈,只差1.5尺,

故有“去天尺五”之說),飛檐淩空,高脊巍峨。樓前有長廊,外圍欄桿,憑欄遠眺,極目達烏犁古塔;樓內雕梁畫棟,鬥拱交錯,上鋪十層紅瓦。樓之正中,原有聖旨牌壹塊,兩邊有木聯雲:“五六月間無暑氣,二三更後有書聲”,也是邱氏之手筆。漫步樓上,瀏覽周圍風光,美不勝收,令人心曠神怡。

八、京明溫泉度假村

全國有機茶生產基地,中國十大名茶示範茶園。位於揭西縣京溪園鎮。周圍有普惠、深汕高速公路、距揭西縣城25公裏,距揭陽市區35公裏。是壹個集生態茶園、旅遊觀光、會務、休閑度假為壹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2003年2月動工興建,2004年1月開業。

度假村整體規劃面積10072畝,其中核心區面積52畝。北回歸線穿境而過。玉、明、鏡、翠、盅五潮環繞雲、龍、翠、松、孔雀五嶺,亭臺樓榭,曲徑橫廊掩映湖光山色之中。

度假村以“仰天地正氣、享人生體閑”的開發思路和功能定位,按照“遊、行、住、食、娛、購"六要素配套各項旅遊設施。主體區有京明長城、水上世界、動物觀賞園、京明寶塔等20多個景點,集中了度假村自然景觀和旅遊資源的精華,體現了度假村,的主體風貌和功能。特包景’區主要包括京明茶園、茶藝館、茶山畫廊等景點,盡顯中國茶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蘊。京明茶園:占地面積2500畝,梯田式的生態茶園種植了烏龍茶等二十多種優良品種茶,是全省首家集種植、生產、加工、銷售、旅遊觀光和科研為壹體的現代茶葉生產基地。水上世界;面積2200畝,有意大利貢多拉遊船,動物-船、水上自行車等9種不同風格情調的遊船。動物觀賞園:占地面積110畝,有東北虎、黑熊、小熊貓等動物及孔雀等80多種鳥類。京明長城:位於京明度假樹中部,仿八達嶺至山海關風貌建成,全長1.6公裏。上有唐僧師徒往西天取經及十八羅漢塑像。多功能服務中心:擁有溫泉休閑區、高爾夫球練習場等設施的娛樂中心及具中謠、潮客風味的美食中心,有各類客房、8號別墅258間(套),有2000多座位的京明文化廣場及多種風格可同時容納近千人的多功能會議廳。

九、赤松觀龍藏洞

在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惠城鎮西北8公裏處,有壹條羊腸小道通往古昔壹仙廟,世稱“龍藏洞”。這裏山清水秀,清幽雅靜,自然風光綺麗,民間傳說:當地幹旱缺水時,唯有此處終日泉水潺潺!歷代地理先生朝思暮想擇此地作風水,誰知羅庚盤壹擺放,指針即不動彈,不可思議。置身此地,真有神秘玄妙之感。

據傳,清朝乾隆年間,惠來縣靖海鄉人宋超月乙鏡真人,與道友暢遊潮州九邑,惠來都十八景地,識昆侖山落脈,西系葵峰望天嶺、雙乳峰,居普陀巖虎頭山,悟蓮峰山油瓶石坑有玉盒獻寶,仙師南行追龍趕鳳,但見龍藏鳳棲,到了“龍藏洞”,遂推蔔立願而戲言曰:“藏世道宣仙地,389年後,自有吾後傳明月善人,在此為師創觀建宮,存真容於龍藏洞。”至公元1994年11月,當地道友自籌資金300余萬元,修復古廟,圓成“龍藏洞赤松觀黃大仙廟”,並經揭陽市宗教事務局核準,惠來縣宗教事務局批準登記開放。於1996年陰歷8月23日,舉行黃大仙誕辰暨龍藏洞管理委員會成立掛牌揭彩雙慶活動,盛況空前。還先後接待了海內外來賓3萬多人,舉行“羅天大醮”法會3次。參加信眾約15萬人次。現在在赤松觀後殿興建了“乙鏡真人宮”,於1997年4月20日舉行奠基典禮,請汕頭大學及汕頭園林建築高級工程師設計,參偈先賢魯班圖模,定為天地人三才乾坤宮閣,分三層設計:上層呈天壇形沖雲宮;中層為城郭形八卦迷宮;底層為富麗堂皇地宮。三層疊宮,有24屋頂、36飛檐、72角椽、99洞孔,8柱6門玄洞沖天,造型獨特,史無前例。還規劃在山腰修復“觀音圓通宮”、“報孝堂”﹙功德堂﹚,在山頂復建“沖天觀”,以恭三清至尊、李道明天尊、呂純陽祖師等八仙。

十、惠來西來寺

西來寺位於廣東省惠來縣西三十五裏龍溪西畔溪西鎮上村,是入潮古道。《惠來縣誌》記載,唐大顛和尚得法於石頭希遷禪師,在元和年間入潮,經過龍溪溪西鄉的時候,恰遇鄉民天旱祝禱雨,大顛和尚即發心求雨,如若無雨則自梵。精誠所至,克期雨至,村民都稱大顛為“-”。後立祖師堂,世代奉祀。明嘉靖四年邑候楊孟訓募建僧舍,塑大顛聖像,稱祖師庵,香火旺盛。清順治丁醜年,竭石鎮守將陳萬權增建前亭;康賾丙申年,邑候佟世後重修寺宇;乾隆壬戌年,知縣楊宗秉、遊府馬錫寧又增築墻垣;戊戌年龍江守府陳登奎、楊昌再修。己亥年邑貢生蔡士池撰《重建龍江西祖師廟序》,記修建因緣。歷代文人吟詩撰聯,為數甚多。寺內並有乾隆十七年《縣主張太爺禁示牌》,記載了貢生蔡振聲、蔡士江父子營建西來橋等善舉。

西來寺正殿為大顛祖堂,旁有聯曰:“大師龍溪萬古尊嚴成-,顛歌鶴舞千秋聖誕祝遐齡。”東側為大雄寶殿及客堂,西側為歷代祖師堂及僧寮。各僧寮成法師,29歲時師從虛雲和尚出家,駐錫西來寺以後,精勤修行,為當地民眾治病消災。1982年圓寂,世壽67歲,萬民哀痛,溪西學校停課壹天,許多僧眾不遠千裏日夜趕到西來寺送葬。

1983年惟修法師繼任住持,在海外僑胞及國內信眾的支持下,將西來寺修葺壹新。1994年知雲法師住持此寺,修建了壹座兩層樓的寶通亭,亭右築寶通精

舍。1995年傳林法師任住持,於寶通亭前二百米的路口構築壹座二樓三門牌坊式的山門,以紀念大顛祖師之德澤。1997年,傳順法師任住持,籌資十萬元,

在古寺前架起衛公裏的路燈。全寺總面積4783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