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憶:小說是什麽?—《心靈世界·小說講稿》之壹
王安憶對小說藝術有獨到的感悟和理解,將小說定義為在現實世界之外築造出的“心靈世界”(這對於理解其他藝術形式都有深刻啟迪)。講稿既有理論上的解說和分析,也有從創作論和鑒賞論角度的評述,鞭辟入裏地評析了小說的創作動因、途徑和藝術。我時常在想,我們這種人,也就是我們這種寫小說的人到底在幹什麽?在相當長的壹段時間內,我們的位置非常奇異。當有政治運動,特別是1949年後政治運動頻繁的時期,我們常會成為槍,或者靶子,批評的對象或批評的工具,總是這種作用,逃脫不了的作用。歷來的運動中,作家正是成為壹種意識形態的工具,無論是從正面,還是反面,很難擺脫,盡管我們花了很多時間,用了很多辦法去擺脫它。在文革之後,“四人幫”倒臺的時候,我們成了民眾的喉舌或心聲,當民眾感覺到有話要說,我們便搶在前邊說了。那個時期現在有許多人將其定位為中國文學的黃金時代,有那麽多人讀小說,而且幾乎每篇小說都會引起強烈的反響,許多話都靠文學說出來,比如話劇《於無聲處》,妳們復旦的壹位校友盧新華寫的小說《傷痕》,陳國凱的小說《我應該怎麽辦》,等等。翻開1978年的獲獎作品,全是那些說出了人民心裏想說但是不知道怎麽說,而且說不好又不敢說的作品。那時候的作品很過癮,很痛快,當之無愧地成為民眾的喉舌。今天,我們小說家還被賦予壹種心理醫生的功能,恐怕每壹位作家都會受到讀者這樣的要求:希望妳能解答壹下我的問題,生活當中,人生道路上碰到的難題。在這種種情況下,作家的角色有點類似於社會學家,似乎作家有必要對這社會上的許多問題負責任、作回答。這種情況下我經常會想:我們到底是誰?我們從事的工作是什麽?到了今天,改革開放形勢之下,各個領域裏,市場占了主導地位,市場怎麽說呢?它引起了知識分子和作家的深沈思考,他們有時痛恨這個市場化的社會,因市場的實用性貶低了思想的無形價值。但我個人以為,市場化倒是把很多問題簡單化而且本質化了。市場概括了民眾中大多數人的需要,這種需要比較地貼近其個人自身的需要,日常化的需要,而不是意識形態的需要。不妨可以從市場角度看看,哪幾類文學作品、哪幾類小說的銷路比較好?也就是比較為人們需要。看清市場的要求也許能使我們看清壹些東西。在市場背景下,最走紅最受歡迎的是兩大類作品:壹類為紀實類作品,另外壹類是言情、武俠、推理類作品。也就是說前者是完全真實的,後者是完全虛假的。這兩類作品其實都是滿足了人的獵奇心理,前者因其是百分之百的真實,我們對它的“奇”的要求相應地降低了,不會要求它有特別的、過分離奇的形態,壹些平凡的事情,因我們知道它是真實發生的,於是就變得奇特了。第二類作品,言情的,像瓊瑤的小說,武俠的如金庸,推理破案,科學幻想……就更好理解它滿足人做夢心理的功能了。生活如此乏味和枯燥,幾乎每壹步都是按部就班,安排好了的,沒有意外之筆,此類作品就提供了夢幻。瓊瑤小說說到底就是灰姑娘的故事,出身貧苦的女孩子,最後找到她的白馬王子,同時擁有了財富。她的小說路數是符合大多數人的心理的。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來自於特別的階層,但我們都有壹種遭遇奇跡的希望。而武俠小說中的人物就更為離奇了,他們個個是超人、是異種,很滿足人的英雄心和探險心。推理小說亦很刺激,它使人體會到恐怖的快感、懸念的快感和最後謎底揭開的愉悅。也是對平凡生活的挑戰。通過市場的需求,我反倒看見了文學的某壹層真實面目,開始接近於事物本身。市場使文學變成了壹種享受的東西。我們可以批評市場的格調不高,可以說這種傾向不好,它迎合了小市民庸俗心理,可是在它將文學變成了壹種享受的東西的時候,作家脫去了壹件外衣,壹件社會學者的外衣,我們成為了制作人,制作小說。至於制作什麽樣的小說是另外壹件事情,然而,事情壹下子變得清楚和單純了,就是說它告訴我們:妳們不是人生的良藥,亦非人民的喉舌,妳們只是制作壹樣東西的創造者。然後再是:當我們在制作文學的時候我們應當做些什麽,我們制作的是什麽樣的東西。事情變得比較清楚,而且出現了另壹種情況,它告訴我們,文學是壹種專門的職業,並不是壹種特異的功能,要來談文學並不是特異功能者所作的壹次帶功報告,表演和啟迪壹下奇異的功能,不是這樣。文學是壹種專門的職業,它有它的道理,有它特定的技巧和技術。我現在便很想談壹下這其中的技術問題。我不怕別人對我的問題反感,我就要這麽直接地說,我今天在這兒來講的是壹個技術問題。困難在於小說這樣東西,它的技術和材料同我們日常生活貼得非常非常近,這我會專門地開壹堂課來講。我覺得它的困難在於它和我們日常生活貼得太近,小說使用的語言是我們日常的說話,我們怎麽區別這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話而不是小說裏的話?我們小說裏需要故事,這是壹定的,我覺得小說壹定要有情節和故事。這些故事我們要賦予它人間的面目,因為它絕對不是壹個重話,不是壹個民間傳說,它是小說,它要求壹個寫實的面目,人間的面目,所以它非常容易和我們真實的生活攪和在壹起,非常難以分別其獨立性。我覺得這裏面有著非常大的困難,但是我到復旦來所要做的,就是這個事情,我要把它理出個頭緒來。這就需要壹個學期的課程,而不是壹次啟迪心智的講座。現在我就想言歸正傳。我們回到這個話題。小說,我們壹般對小說的要求,還有我們心裏面常常以為的小說是怎麽樣的呢?我們常常會以為,實際上也變成了壹個較為長久的認識,覺得小說反映真實,反映現實。那麽,我就在想,如果小說所做的是在反映真實,反映現實的話,那麽我們為什麽要有小說呢?已經有歷史學、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已經有那麽多學科來直接描述現實了,為什麽還要小說呢?我們常常評論壹部小說,給它很高的評價,就說它是歷史的長卷,它反映出了我們幾十年的,甚至上百年的歷史,我們常常會用“史詩”這個名字,去給我們認為最好的小說命名。但為什麽小說不是歷史?再換壹句話,是不是說,小說是以具體生動的面目反映歷史?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我們如何裁定小說的價值?我們應當從哪壹面來檢驗其價值?是在於生動的面目之下的深刻廣闊悠久的歷史意義,我們又為什麽不直接地研究歷史,而要用小說?如果價值在於其生動的面目,那麽這生動的面目,又是什麽內容?這句話繞過來繞過去,又繞了回來,到底小說是什麽?我今天提出這個問題,也實在是被逼得沒路走了。為什麽說呢?因為長久以來,我們以為真實,是我們的目的,尤其是在文學走過了壹個相當長久的虛偽的道路以後,我們非常重視真實,真實是我們的理想。文學,好像其理想是真實。我們花了許多力氣和代價去爭取到小說的真實,可今天我感到非常困惑的是,真實是否真的是小說的理想。張藝謀的電影《秋菊打官司》,它真是真實,它用當地的群眾作演員,說了本土的地方方言,他讓大明星鞏俐拼命靠近生活。它已經把生動的面目這壹層上的真實做到家了。我們如果說小說是用生動的面目反映深刻的歷史的話,張藝謀,不管怎麽說在生動的面目這壹層上真實到家了,他不能再真了,電影的材料要比小說具象和真實得多,那我們還能做什麽呢?接下來更進壹步的,出了那麽多紀實的作品,我覺得這個打擊也是非常大,譬如說《毛毛告狀》。去年上海電視臺“紀錄片編輯室”搞的這部紀錄片,我覺得它真的是很真實,而且我覺得它具有著真實的價值,它的真實把我們很多虛偽的東西,假的東西,錯誤判斷的東西,都推翻了。譬如說它跟蹤追拍的那個女人,毛毛的媽媽,她到上海來做短工,和壹個殘疾的男人有了這樣的關系,然後生了孩子,那個男的卻不肯認這個孩子,她就抱了孩子到上海來找,壹定要孩子的父親認她。我壹下子就想起了我們小說和電影中很多的這壹類,我們所謂的農村小保姆的形象,曾經有壹部電影,得過“金雞獎”,叫《黃山來的姑娘》,它所描繪的那個女孩子,那麽溫順、那麽賢良,逆來順受、忍辱負重,最後回到農村,得到自己應有的幸福。而《毛毛告狀》這裏面的女孩,全然不是這樣子,她非常勇敢,她豁出去了,她才不管自己的形象如何,她就是要向這城市討還自己的權利,爭取自己的利益。《毛毛告狀》告訴我們,我們所做的“真實”,很多都是出毛病的。妳們看,在生動的面目下的歷史事實,人家紀錄片也真實到這份上了,我們還能做什麽?到頭來還是那個問題:小說到底是什麽?我們究竟要做什麽?假如我們所做的不是說壹定要反映真實的話,那我們應該做什麽?我們並不是制造偽善,也不是制造虛假,這壹點很清楚,但我們也不是制造真實,那我們究竟要制造什麽呢?那麽現在我就想從正面來描繪壹下這個小說的世界,或者說給小說下個定義。我先想用別人的話來說壹下,用別人的話並不是說他們是什麽權威,只不過他們說的比我說的好。我第壹要引用俄國流亡作家納波科夫(《洛麗塔》、《微暗的火》的作者)的話,他有壹部作品《文學講稿》,我建議大家讀壹下,不必讀那麽多,他後面分析了很多名著,他分析的方法和我不壹樣。但他前面有壹篇文章不長,譯過來約幾千字樣子,題目叫《優秀讀者與優秀作家》,我覺得這篇文章應該熟讀。這篇文章非常有意思。其中有句話是這麽說的:“沒有壹件藝術品不是獨創壹個新天地的。”這句話是雙重否定,後面這段話僅是過渡的,不怎麽重要:“所以我們讀書的時候,第壹件事就是要研究這個新天地,研究得越周密越好。”重要的是下面:“我們要把它當作壹件同我們所了解的世界沒有任何明顯聯系的嶄新的東西來對待。”我覺得這句話有兩個重要點:第壹個是“同我們所了解的世界沒有任何明顯聯系的”;第二個是“嶄新的”。接下來該文還有句話,帶有些定義性的,比較簡單壹些、不妨記下來,作為以後研究的壹個前提吧。它說:“事實上好小說都是好神話。”這是納波科夫對小說的定義。他的定義對於我來說非常重要,我覺得他說得非常好,所以我就用了他的話。還有壹個人,也說過類似的話,這個人是壹個中國的當代的評論家,叫李潔非,我想妳們會比較熟悉。他有評論我的壹篇作品,在《當代作家評論》1993年第五期上面,文章題目叫做《王安憶的新神話》,他裏面也談到了納波科夫的“好小說都是好神話”的意思,並且試圖解釋什麽叫神話,我也利用他的解釋。我覺得他解釋得挺好,也符合我的觀點。他的話是這麽說的:“小說應當如小說自己的邏輯來構築、表意和理解。”就是說應當有小說自己的邏輯。我覺得“小說自己的邏輯”這句話相當重要,我們可以說以後的幾堂課都是在研究小說自己的邏輯。李潔非還有話:“神話的本質,實際上乃是對於自然、現實、先驗的邏輯的反叛。”他提出反自然、反現實,“它拒絕接受這種生而被給予的‘真實’。”這句話有點繞,但還是可以理解的。“它”指神話,“它拒絕接受這種生而被給予的真實。而時間、人和命運皆以另種方式發生或存在,……”這段話提到神話的本質,還是前面那句話,它有自己的邏輯,它有自己的時間,人和命運。這時間、人和命運全都是和我們現在的自然、我們所以為的自然現實反叛,不壹樣的。“這世界以其自己的價值、邏輯和理由存在著,妳不能經歷它,但是妳卻能感受它、體驗它,妳的感受的真實性告訴妳這世界的存在不容否認。”這又是壹個非常矛盾的地方,它首先是講,這世界顯然不是壹個真實的東西,妳不能經歷它,可是妳能感受它,妳的感受卻是真實的,“妳感受的真實性告訴妳這世界的存在不容否認。”這裏很矛盾,首先他強調它是不能經歷的,其次他強調當妳感受它的時候,妳是有真實感的。困難以及美妙就在於此。這是我用了別人的話對小說進行的描繪和命名。那我自己對小說的命名是什麽呢?我命名它為“心靈世界”,很簡單。我為什麽叫它“心靈世界”呢?因為我覺得它的產生是壹個人的,絕對絕對是壹個人的。它不像別的東西,比如電影,聯合了很多很多因素,如它這種近代科學技術的產物,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會、大眾、市場等的要求。我覺得小說是壹個絕對的心靈世界,當然我指的是好的小說,不是指那些差的小說。我是說小說絕對由壹個人,壹個獨立的人他自己創造的,是他壹個人的心靈景象。它完全是出於壹個人的經驗。所以它壹定是帶有片面性的。這是它的重要特征。它首先壹定是壹個人的。第二點,也是重要的壹點,它是沒有任何功用的。它不是說,最早這世界上沒有椅子,人為了坐的需要發明了椅子,然後在使用的過程中,檢驗著它的合理性使其越來越合乎使用的需求。而小說絕對是壹個沒有功用性的東西,它沒有壹點實用的價值的。我記得有壹次和壹位畫畫的朋友討論,說為什麽這個世界上有許多好的藝術家都是同性戀者。當然有很多種解釋,這個朋友他有壹個解釋我覺得很有意思。他說很簡單,同性戀是壹種沒有結果的,沒有用的情欲。它不像男女之間可以生孩子,可以組織家庭,同性戀之間的感情是最無用的,而藝術就是最無用的。他的解釋可能不合乎事實,但也是指出藝術的不實用性質。所以我覺得小說壹定是帶有不完全的,不客觀的,不真實的毛病,用常說的話,它很主觀。但我不喜歡主觀這個詞,似乎太科學,也太冷靜了,我倒喜歡壹些更加和人性有關系的東西。我就給它命名為壹個“心靈世界”。這是我個人對它的命名。現在我說出了這個世界,但實際上我是否能夠真正地解釋,然後說服妳們我不知道,我只是告訴妳們了,有這麽壹個世界。這個世界我們對其基本上的了解是,和我們真實的世界沒有明顯的關系,它不是我們這個世界的對應,或者說是翻版。不是這樣的,它是壹個另外存在的,壹個獨立的,完全是由它自己來決定的,由它自己的規定、原則去推動、發展、構造的,而這個世界是由壹個人創造的,這個人可以說有相對的封閉性,他在他心靈的天地,心靈的制作場裏把它慢慢構築成功的。我們說它封閉也不對,因為這個人的心靈壹定受到他的經驗的影響。我所說的封閉只是指制作它的過程、制作它的瞬間是封閉的,他壹個人的。它帶有很強的心靈特征、即完全個人的精神的特征,妳是怎樣的人,怎樣的性情、性格,都會在此有所表現,而且,絕對只是妳個人的。妳這個個人裏面,沒有真理性的,沒有什麽道理的,沒有什麽大家可以公認的對和錯這壹說的,沒有是非,不是可以被大家用科學的東西或用社會意識形態的東西去檢驗、規定、衡量,沒有這壹說的,完全由他個人所決定。它的存在有壹種反自然的性質。它不是和自然同壹的,好像太陽早上從東方升起,晚上從西方落下,這就是自然。它卻不壹定這樣。它完全不壹定這樣。它有它自己的升起和落下。所以它也是反現實的,壹定是另外的。這壹點我們壹定要搞清楚。當我們看到壹個東西,實在和我們真實的生活壹模壹樣,何苦再要去制作這樣壹個生活翻版呢?我們就不得不懷疑它的藝術性質了。現在我們就算知道了它有自己的規則,性質、發生的原因、發展的邏輯和它自己的歸宿,結局,那麽它是怎樣的形態呢?我現在用“形態”這個詞。首先它是以講故事為形式的。它不是詩,它也不是散文。故事應該怎樣,這是另外討論的事情,也許有人說這樣是故事,那樣不是故事,這是另外壹個問題。但是這壹點沒有問題,它是有故事的,它壹定是以講故事的形式。然後它是以語言作材料的,它不是圖畫那樣以色彩線條作材料,也不像音樂那樣以節拍音符作材料,它是用語言作材料。這裏帶來壹個很大的問題,我剛才也順帶說了壹下,這裏有很大的矛盾。第壹我說它是壹個反自然反現實,獨立的個人的心靈的世界,但現在我又說它使用的材料是語言,它的形態是故事。這裏就有壹個很大的矛盾,這矛盾是什麽呢?小說語言是我們這個現實的生活所使用的東西,我們必須用我們現在所說的,所用的語言去表現它。我們沒有別的工具,我覺得詩人還方便壹些,詩人可以用壹些反現實的語言,而我們不能。我們不能使用那種詩句壹樣的,抒情式朗誦式的語言。我們呢只能用壹些最最日常化的語言,而且我個人也覺得最好的小說應該用最日常化的語言。比如我說妳應該吃飯了,那我無論如何都得用“妳應該吃飯了”而不能用別的語言去說。這是壹個很要命的事情。所以我們所用的材料——語言,是非常寫實化的。這裏的矛盾可以看出來了,我們這個世界是心靈的,獨立的,拒外的,封閉的,可它材料又是那麽現實。首先它的語言就是我們平時所用的壹切的語言,其次還有,語言要說成壹個故事,這故事所要求的邏輯、發展也是現實的。我們畢竟不是神話。“好小說就是壹個好神話”,那是壹種描繪性的形容的說法,但實際上小說不是神話,這壹點大家都知道。它只是具有神話的某壹種特性,但是在形式上它不是神話。接下來引起了又壹個問題:這個心靈世界和我們這個現實的世界的關系是什麽?也許我們這幾堂課主要要解答的就是,這個關系是什麽?我想道理上是可以說得清的。道理上是什麽呢?就是材料和建築的關系。這個寫實的世界,即我們現在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實際上是為我們這個心靈世界提供材料的,它是材料,它提供壹種藍圖也好,磚頭也好,結構也好,技術也好,它用它的寫實材料來做壹個心靈的世界,困難和陷阱就在這裏。然後我再引用壹下納波科夫的話,還是在《文學講稿·優秀讀者與優秀作家》裏面,這句話說得非常好,他說:“我們這個世界上的材料當然是很真實的(只要現實還存在)”,他首先承認了我們這個世界的材料是真實的,“我們這個世界”是指小說世界,“但卻根本不是壹般所公認的整體,而是壹攤雜亂無章的東西,作家對這攤雜亂元章的東西大喝壹聲‘開始’,剎時只見整個世界在開始發光、融化、又重新組合,不僅僅是外表,就連每壹粒原子都經過了重新組合,作家是第壹個為這個奇妙的天地繪制地圖的人,其間的壹草壹木都得由他定名。”這段話解決了兩個問題,壹個是它幫我確定了這樣的想法,就是我們的現實世界是為那個心靈世界提供材料,這個材料和建築的關系我想是確定了。而第二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說這個材料世界是壹堆雜亂無章的東西,在我們眼睛裏不是有序的、邏輯的,而是淩亂孤立的,是由作家自己去組合的,再重新構造壹個我所說的心靈世界。這樣壹來從道理上大約已經把這問題說得差不多了。我們生活在壹個現實的世界,只要我們承認這個現實還存在,我們便當然要使用現實的材料。納波科夫,他也同意用真實的材料,用我們這個世界的材料。然後,我們的問題是:這個我所謂的心靈世界的價值何在。這也是我們今後的課程所要回答的問題,我要以壹些名著分析證明的問題。現在,我以語言來說明的只有很簡單的壹句話,那就是開拓精神空間,建築精神宮殿。讓我們以“好小說就是好神話”這句話來追溯往事,看看原始人眼睛裏的世界,也許能夠幫助我們有所了解。原始人眼中的世界,可說就是那堆“雜亂無章的東西”。他們沒有前人的經驗,歸納和總結,他們赤手空拳,僅憑借個人的情緒、感受,以及心靈幻像去看世界,他們的思想特別自由,簡直無所不至。又由於他們不了解這個世界,世界便在他們心目中充滿了神力,他們抱著無上的神聖感,對這世界充滿了崇高的敬仰。而這種自由和神聖均是在不真實的基礎上的,他們提供給我們壹個不真實的世界,這世界裏充滿了不可思議的精神建構和靈魂活動,為我們開辟了另壹個空間領域。其實,當我們觀望原始人的創作時,心裏所追尋的就是壹個不真實的世界,那裏有著不為我們所知的邏輯、規則,起源和歸宿。我們心裏充斥了另壹種完全不同的經驗和感情,這是真正的創造,真正的造物。它擴展了我們的存在,延伸了真實世界的背景和前景。然而,有趣的事情卻在這裏,當原始人在洞穴裏描畫著那些變形的飛禽、走獸、人物,他們原來是在探索與尋找世界的真實面目。他們壹代代地朝著真實走來,留下他們的足跡,我們所稱之為文明的東西。經過漫長的道路,他們終於走出迷霧,具有神力的超人和英雄在壹項項科學技術的發現和發明之後,漸漸隱去了他們的身影。世界變得清晰、明了,藝術也壹步步地走向寫實。真實的限制也越來越嚴格,壹丁點微小的差異也瞞不過我們的眼睛。人們最初是將“知道的”畫下來,於是側面的人物和動物也會有兩只眼睛和耳朵;然後,人們認識了事情的錯誤,便描畫他們“看見的”東西,透視的技術也形成了;再接著,更苛求的革命來了,僅僅是“看見的”還不夠,而是要表現更確切的“看見”,那就是在瞬息萬變的光色之下所看見的某壹片刻。所以,妳別看印象派的作品模模糊糊,模棱兩可的,其實它更接近世界的真相。好了,藝術就這樣成了創造真實的事情。小說,其實就是在這樣的科學和民主的背景之下產生的,它是近代的產物,寫實是它牢不可破的外衣。到了20世紀,幾乎所有的“好神話”都消失了,它們被真實取代。事實上,我以為現代的作家們都在為小說的現實困擾,它們想盡壹切辦法,要將小說與真實拉開距離。他們從各種理論中去尋找途徑,從心理學去找畸形反常態的人性表現,或者從相對論中找到時空錯亂的根據,拉美文學大爆炸則亮出了“魔幻”這壹個武器,它促使作家們到消失的神話中再度發掘寶藏。然而,現實是日趨成熟的壹個世界,多少人在其間生存,出於需要為它加磚添瓦,它是那麽堅固,有著巨大的力量,它束縛著人們的想象,比人們自以為的更要固定。所以,在現代小說所有壹切的變形反常的外表之下,其實還是壹顆現實的心。我舉壹個近在眼前的例子,就是上海作家陳村的壹篇小說《壹天》。小說寫壹個名叫張三的人,在壹天之中,度過了他從開始上流水線作業直至從流水線退休下來的壹生勞作與生活。這是壹個不真實的故事,誰也別想在壹天之中過完幾十年,它具有神話的特征,可惜只是壹個外部的特征。事實上,它是在影射大工業生產方式中人生的蒼白單調和枯乏,是對現實的描繪。20世紀的作家,總是難以走出影射,象征式的描繪,我們實在被現實纏繞得太緊了。而我們也許會發現,在現代的文學中,作出更大貢獻的往往是身處現實邊緣的作家,比如猶太人,婦女,少數民族,同性戀傾向者,殘疾者,這或許是因為他們所處位置與現實保持壹定距離的緣故,他們比較自由壹些,可以縱情他們的想象,背叛真實和自然。回過頭去再談這個心靈世界的價值何在。我們已經知道,它的價值不能由它的真實性來判定,那我們如何來界定其價值?舉例而言,奧林匹克運動會,美國運動員劉易斯創造了壹個極迅速的短跑記錄,這個記錄應該說是無必要的。因為這個世界上有火車,有飛機,有非常先進的交通工具,何必要這個速度呢?而且這個速度也非常人能達到的,僅只個別人才能達到的,因此可說是不實用的速度。它的意義在於,在世界上設立了壹個很高的標準,或者說設立了壹種理想,人的速度的理想。它也許沒有用處,可是它照耀我們平凡的人世,顯現了神力。再比如說數學裏的哥德巴赫猜想,陳景潤研究的,也是壹個沒有用處的東西,並不是能夠迅速地投入到生產之中去,創造財富,創造有效益的東西,它的價值在於什麽呢?它也是標誌了壹種神力,壹種人的思維的神力,表明人的智慧、人的邏輯思維能夠達到壹個什麽樣的高度。我覺得藝術也是這樣,它就是設立壹個很高的境界,這個境界不是以真實性、實用性為價值,它只是作為壹個人類的理想,壹個人類的神界。這也就是“好小說就是好神話”的意思。但我覺得這樣光說道理,還是說不太明白,也不很具有說服力,需要舉些實例來作證明。這就是以後我們的課程所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