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方、盧方、於闐
關於公元前1500年以前的古印歐人的遷徙路線,事實上並沒有多少確切的線索可以尋找,由於沒有文件資料,我們往往只能根據語言上的關系趨解釋古印歐人的起源和早期遷徙。
前1500年左右,印度次大陸突然出現了壹支講被現代人歸納為古印歐語的民族,他們被稱為雅利安人。由於古印歐語系起源於東歐平原,要將這壹種屬於這個語系的語言從遙遠的歐洲帶往印度,那唯壹的可能就是說該種語言的民族的遷徙。
早期的雅利安人相當落後,他們的棲息營地極其簡陋,沒留下任何有價值的遺跡。他們對於記錄歷史也滿不在乎,所以在他們遺留的壹些宗教典籍中,也沒有任何專門的歷史記載。甚至於他們的存在,都是有賴於周圍那些熱衷記錄歷史的非印歐民族的文字資料,才得以確認。
公元前2000年左右,原始雅利安人,從東歐平原翻越烏拉爾山,來到了阿富汗高原,壹支南下來到了印度河流域的旁遮普平原。另壹支,則朝著相反方向,西向進入伊朗,在伊朗,他們第壹次出現在亞述記載中是在公元前9世紀中葉。
這裏需要提到壹個常見的錯誤的觀念,是由於對“雅利安”這壹術語的使用不當而引起的。這壹名稱只能專門適用於印度——伊朗人,因為這是他們用以稱呼自己的名字。20世紀的壹段時期,歐洲的民族學家們居然“雅利安人”推而廣之,去泛指印歐人了,這就相當於將所有中國人稱為蘇州人那麽不可思議。在納粹德國期間,“雅利安人”這壹名詞使用的混亂更是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其後果是導致了赫梯,希臘,日耳曼人都成為了雅利安人,似乎他們是從東方的雅利安家園移民過去的。但事實上,印歐人種的歐羅巴各個分支,是東歐古印歐人的土著居民,而雅利安人則是從他們分離出來後才向東擴展的。
雅利安人公元前1300年,因《梨俱吠陀》的編成,以雅利安文明為代表的印度古典文明就被稱為了吠陀文明。考古遺跡表明,很多方面,早先的印度河原生文明要比雅利安文明優越了許多。雅利安人利用軍事實力擊敗了原生印度河文明,建立起了自己的社會。那些原有居民,壹部分以“首陀羅”這壹最低種姓的資格被吸收入雅利安人社會,壹部分則撤退到雅利安人暫時未到達的地區。
到公元前6世紀,雅利安人經過1000年的不斷遷徙和戰爭,終於將“雅利安伐爾塔”——雅利安人的國土擴展到了北抵喜馬拉雅山,南達文底亞山,東,西瀕臨大洋的整個北印度。雅利安人的征服和以婆羅門教委代表的吠陀文化的傳播,使整個印度次大陸被壹種***同的文化融合到了壹起。這壹文化壹直影響到了今天,而雅利安人則是這壹***同文化的締造者。
大月氏人
在雅利安人生活的故鄉——阿富汗高原,曾經有壹支古印歐人翻越了高聳入雲的蔥嶺(今喀喇昆侖山脈)和遍地黃沙的塔裏木盆地,來到了今天中國甘肅的祁連山下,歷史上第壹次在古印歐和光輝的中華文明之間建立了聯系,他們在中國古籍中被稱為“大月氏人”,曾被匈奴人驅逐,首領被匈奴王砍殺,腦袋被做成了酒壺。後來被漢人滅族,而在西方,他們又被稱為吐火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