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四朝元老潘世恩趣事:三百年第壹福氣人,為什麽是開掛般的榮譽和趣事呢?

四朝元老潘世恩趣事:三百年第壹福氣人,為什麽是開掛般的榮譽和趣事呢?

潘世恩,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字槐堂,號芝軒。歷任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四朝,被稱為"四朝元老"。今天給大家大家帶來這個四朝元老的幾則趣聞。

潘世恩少時才思敏捷,成為朝廷重臣;中年嫁女規矩頗多,女兒只嫁汪氏讓人費解;老年再次參加科舉,由親孫子主考留下壹段佳話。

潘世恩畫像

文不加點,壹氣呵成

潘世恩文思敏捷,參加童子試時就令人刮目相看。清朝的童子試分為縣試、府試、院試三級。縣試和府試***考五場,每日壹場,早上入場,當日交卷。院試***考六場,在府試的基礎上增加了"經古"考試。

乾隆五十八年,潘世恩參加縣試,縣令李逢春任考官。他給潘世恩出了壹個對聯:範文正以天下自任。這個對聯是說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為官精神。潘世恩立刻對出:韓昌黎為百世之師。這個下聯是說韓愈可為百世的師表。

清朝科考

後人評價潘世恩此對聯為其壹生寫照。他的壹生真的取得了媲美範仲淹和韓愈的成就。

嫁女奇聞,只選汪姓

潘世恩壹生兒女頗多,***有五子五女。他對兒女的教育頗為重視。這點從他在世的時候給自己寫的挽聯就能看出。他的挽聯是這麽寫的:鄉夢久無憑,那有閑情問松菊;主恩慚未報,好留余悃付兒孫。

在他的教育下,五個兒子都史書留名。其中長子潘曾沂是嘉慶年間舉人。除了對兒子的教育,潘世恩為女兒的安排也異於常人。他挑選女婿的標準讓人費解,五個女婿都是汪姓。分別是汪學源、汪嘉森、汪楏、汪嘉梓、汪德英。

這五人中汪學源、汪楏、汪嘉梓等三人都是清初遷居蘇州的吳趨汪氏的第88代世孫。而另外兩個女婿汪嘉森等人也和吳趨汪氏關系密切。五個女兒嫁給壹個姓氏這種事非常少有,這其中和潘世恩家族的愛好有很大關系。

古籍

潘世恩家族特別喜歡詩文和藏書,潘世恩五個兒子中有大半放棄了仕途,醉心於詩文和收藏圖書。潘氏家族有以收藏書畫著名的"小鷗波館",還有收藏各類文獻的"滂喜齋"和"竹山堂"等。他們為中華文化和典籍的傳承立下了汗馬之勞。

潘世恩選擇汪氏壹族做女婿,是因為汪氏壹族是當時圖書收藏的大家。汪氏經過數代人的努力,收羅了海量的古籍。潘世恩家族和汪氏壹族誌趣相合。潘世恩索性將五個女子壹股腦嫁給了汪氏家族的子弟。這種因為相同愛好而大規模聯姻的事,也算是歷史中的壹段美談。

爺爺科考,孫子主考

潘世恩是壹個有福之人,不僅仕途暢通而且高壽。人稱潘世恩為清朝三百年中第壹福氣人。

第壹, 潘世恩活著時就被封為太傅。在整個清朝活著做到太傅的人壹***五人。太傅這個稱呼是臣子極大的榮譽。大部分有名望的人,死後才會被追封太傅。而潘世恩在活著時就獲得了這種榮譽。

第二, 獲狀元後重逢"甲子"考。古代科考的規矩,中舉後如果過了壹甲子也就是六十年,要和新中舉的人壹起參加"重宴瓊林"。重宴瓊林是科舉制度中為新進士舉行的壹種宴會。唐宋時有"曲江宴"、"聞喜宴"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