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文言文陳磷

文言文陳磷

1. 萬歷年間陳磷的生平及詳細事件

1598年11 月 - 1598年11月,李舜臣和明將陳磷指揮中朝聯合水軍在露梁海域與日軍廝殺,這是這場戰爭中最大最慘烈的海戰! 朝中水師逼近日艦,以猛烈炮火轟擊,李舜臣親乘旗艦與日軍對決, 70多歲的明軍老將鄧子龍指揮千余水兵,分乘三艘巨型戰艦,也殺入敵陣。

明軍巨艦齊射火箭,日艦多艘著火,烈焰映紅 。1598年11月,李舜臣和明將陳磷指揮中朝聯合水軍在露梁海域與日軍廝殺,這是這場戰爭中最大最慘烈的海戰! 朝中水師逼近日艦,以猛烈炮火轟擊,李舜臣親乘旗艦與日軍對決, 70多歲的明軍老將鄧子龍指揮千余水兵,分乘三艘巨型戰艦,也殺入敵陣。

明軍巨艦齊射火箭,日艦多艘著火,烈焰映紅了海面! 在廝殺中,鄧子龍壯烈殉國,李舜臣前來增援, 但被流彈擊中,也為國捐軀。

2. 文言文陳萬年教子

原文: 陳萬年教子 陳萬年乃朝中重臣,嘗病,召其子陳鹹戒於床下,語至三更,鹹睡,頭觸屏風.萬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聽吾言,何也?”鹹叩頭謝曰:“具曉所言,大要教鹹諂(讀“纏”的音))也.” 萬年乃不復言. 選自(班固《漢書●陳萬年傳》)譯文或註釋: 陳萬年教子譯文 陳萬年是朝中的重臣,曾經病了,把兒子陳鹹叫到床前.告誡他做人的道理,講到半夜,陳鹹打瞌睡,頭碰到了屏風.陳萬年很生氣,要拿棍子打他,訓斥說:“妳的父親口口聲聲教妳,妳卻打瞌睡,(妳)不聽我的話,這是為什麽?”陳鹹趕忙跪下叩頭道歉說:“您說的話的意思我都知道,主要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馬屁.”陳萬年於是不敢再說話. 陳萬年教子註釋 1.鹹:陳鹹,陳萬年之子. 2.戒:同“誡”,告誡. 3.大要:主要. 4.乃公:妳的父親 5.嘗:曾經. 6.具:全,都 7.謝:道歉 8.語:說話 9.顯:顯赫 10.杖:打 11.其:陳萬年的兒子(代詞) 12.之:代(陳鹹) 13.曰:說 14.大要;主要的意思. 15.具曉:完全明白 16.復:再 17.具曉所言:您說的話的意思我都明白 18.諂(chǎn):奉承拍馬屁. 19.睡:打瞌睡.啟示,學習不分年長老幼,要活到老學到老。

3. 陳際泰學有所成文言文翻譯

文言文全文翻譯:陳際泰,字大士,臨川人。

家裏貧窮,不能夠拜師讀書,又沒有書籍,有時拿鄰居家孩子的書,躲著人偷偷地誦讀。從表兄那裏得到了壹本《書經》,書的四角已經磨滅變得模模糊糊了,而且也沒有劃分句讀,自己根據文意去判斷區分(哪個地方該有停頓),於是就通曉了《書經》的大意。

十歲,在舅家藥籠中見到《詩經》,拿著就快速地跑了。父親看見了,很生氣,督促他到田地裏去。

陳際泰就把《詩烴》帶到了田地裏,蹲在高的土山上吟詠《詩經》,於是終身都沒有忘記。很久以後,返回臨川,同艾南英等人憑借八股文而聞名天下。

陳際泰寫詩作文,非常敏捷,壹天可以寫二三十首詩,先後寫的詩達到了萬首,讀書人應試詩文的數量,沒有比得上陳際泰的。

4. 初三文言文陳涉世家原文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蔔。蔔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蔔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並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弟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铚、酂、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陳。數日,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傑皆曰:「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

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乃以吳叔為假王,監諸將以西擊滎陽。令陳人武臣、張耳、陳余徇趙地,令汝陰人鄧宗徇九江郡。當此時,楚兵數千人為聚者,不可勝數。

陳勝王凡六月。已為王,王陳。其故人嘗與傭耕者聞之,之陳,扣宮門口:「吾欲見涉。」宮門令欲縛之。自辯數,乃置,不肯為通。陳王出,遮道而呼涉。陳王聞之,乃召見,載與俱歸。入宮,見殿屋帷帳,客曰:「夥頤!涉之為王沈沈者!」楚人謂多為夥,故天下傳之,夥涉為王,由陳涉始。客出入愈益發舒,言陳王故情。或說陳王曰:「客愚無知,顓妄言,輕威。」陳王斬之。諸陳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無親陳王者。

5. 《陳際泰傳》文言文翻譯

《陳際泰傳》原文: 陳際泰,字大士,臨川人。

家貧,不能從師,又無書,時取旁舍兒書,屏人竊誦。從外兄所獲《書經》,四角已漫滅,且無句讀,自以意識別之遂通其義。

十歲,於外家藥籠中見《詩經》,取而疾走。 父見之,怒,督往田,則攜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畢身不忘。

久之,返臨川,與南英輩以時文名天下。其為文,敏甚,壹日可二三十首,先後所作至萬首。

經生舉業之富,無若際泰者。 《陳際泰傳》翻譯: 陳季泰,臨川人文學大師。

家境貧寒,不能由老師學習,沒有書,有時帶著孩子在附近看書,偷看。我從表兄弟那裏得到了壹本書。

這本書的四個角變得模糊了,沒有可供閱讀的分句。我根據文學意義來判斷區別(應該有停頓的地方),所以我熟悉這本書。

十歲的時候,我在我叔叔的藥箱裏看到了那本歌,很快就跑了。 我父親看到了,非常生氣。

他催促他去田裏。陳繼泰把《詩經》帶到田裏,蹲在高高的土山上唱《詩經》。

所以他壹輩子都沒有忘記。很長壹段時間後,他回到了臨川,與艾南英等八部詩作齊名。

陳吉泰的詩歌和作曲寫得很好。勤奮,壹天能寫二三十首詩,寫過壹萬首詩。

這次考試的詩歌和散文的數量與陳季泰不匹配。

擴展資料:

《陳際泰傳》創作背景: 陳際泰才思敏捷,寫作速度極快,有時壹天能寫二三十篇,壹生之中作文多達萬篇。

史書稱他“經生舉業之富,無若際泰者”。在八股文方面造詣較高。

他將經史古籍融會貫通,自辟門徑,借題發揮,馳聘才思,抒發己見,被人稱為八股文大家。 崇禎三年(1630),陳際泰才得中舉人;崇禎七年中進士,時年68歲。

十年,被授行人(掌冊封、傳旨的官),赴貴州監考。十三年,奉旨護送已故相國蔡國用靈柩回鄉,次年於濟寧途中染病去世,年七十五歲。

其著述多闡發經籍,有《易經說意》(又名《讀易正義》)7卷、《周易翼簡捷解》16卷、《群經輔易說》1卷、《五經讀》5卷、《四書讀》10卷,均存目於《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文集有《太乙山房集》15卷、《已吾集》1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