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王拙筆下人物的生活

王拙筆下人物的生活

清同治元年(1862),品學兼優,同治六年獲壹等獎。第二次考砸了,我就講課說;“我無意做官,怕得了令,更累。”發明學術,舉薦聖賢,啟迪他人,是我壹生的誌向。歷任學院領導有:黃巖九峰、青縣、文達、滁州連城、溫州鐘山、齊靜東山、太平文綜、臨海鄭雪、江西南昌景訊。王霸通曉經學,提倡宋明理學,歌頌民族氣節,經常以反清學者呂留良的事跡教育學生。提倡讀書應該是理智的,不是為了做官。泰州近代學者俞長林、王、張明、、關、黃等,都是以“交、交朱(1)為友,化濱海為鄒魯”為辦學宗旨,出身名門。光緒八年(1882),江西鄉試中,有壹半以上的人是從掌管王霸的書院中選拔出來的。

王拙對黃巖地區書籍的缺乏深有感觸,他收集經典,探索鄉村文學。我在同治七年去應試時,在京師借了丟失的明抄本杜青紀弦,日夜抄寫,寫成了《杜青仙年譜》作為付梓的附件。從玉海樓(②)借泰州古籍,刻宋車若水《柏培裏集》和方明小如《荀知齋集》。王霸執掌九峰書院十余年,關註文化事跡。他向江西教務捐銀3000兩,購置了《古今圖書集》等名山館藏書,還收藏了歷代大型書籍,如《太平玉蘭》、《元桂》、《袁劍雷函》、《古壹叢書》、《五營殿叢書》等

著有《經說甌存》、《六書古訓》、《史記補正》、《漢書補正》、《歷代帝王年譜修訂》、《來年表》、《大壹統論》、《大禮論》、《明代大禮駁》、《中外和戰咨議》、《臺灣獻疑年錄》、《軟橋文學》等。自光緒七年開始編纂《臺灣研究叢書》,晚年著述100卷,在臺州收集了晉朝至清代名人337位。《軟橋鈔》總結了壹生的學術思想,自晚清以來壹直為學者所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