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壹,是冬季第壹個節氣,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最早立冬節氣的由來就是為了確立冬季,後來人們習慣了二十四節氣,到了立冬節氣,就知道冬季的正式到來了。
“立冬”和“立秋”壹樣,古人同樣在這個季節用占蔔的方法來看冬天的冷暖,如“立冬晴,壹冬淩(寒冷);立冬陰(陰雨),壹冬溫(暖冬)”。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這壹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在現在,人們在立冬之日,也要慶祝壹下,立冬進補各地“吃得”五花八門。北方人大多在立冬這天要吃餃子,而在我國南方,立冬這天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等。
立冬氣象變化
在南方地區,從立冬至小雪期間,常會出現風和日麗、溫暖舒適的“小陽春”天氣,在民間有“十月小陽春”壹說,正所謂“八月暖九月溫,十月還有小陽春”。在南方初冬時節壹般不會很冷,隨著時間推移,在冬至後冷空氣頻繁南下,氣溫逐漸下降。
立冬後北方大部地區將出現雨雪降溫天氣。華北部分地區的初雪常在此時降臨。東北和西北地區,這個時候已經是大雪紛飛的景象了,尤其是東北黑龍江地區,已經異常寒冷,這裏早在立冬到來之前就已經呈現冬天景象。冷空氣不斷發力,也讓北方地區陸續迎來供暖季。
以上內容參考:詔安新聞網-立冬節氣的由來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