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消癰湯簡介

消癰湯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處方 3 功能主治 4 消癰湯的用法用量 5 摘錄 6 《趙柄南臨床經驗集》 6.1 方名 6.2 組成 6.3 功效 6.4 主治 附: 1 古籍中的消癰湯 1 拼音

xiāo yōng tāng

2 處方

金銀花21克 當歸15克 蒲公英18克 生甘草9克 荊芥3克 連翹3克

3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消癰。治瘡毒生於手足,或結毒在皮膚,或生於面上,或生於頰間者。

4 消癰湯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5 摘錄

《石室秘錄》卷二

6 《趙柄南臨床經驗集》 6.1 方名

消癰湯

6.2 組成

金銀花5錢至1兩,連翹3錢至5錢,公英5錢至1兩,赤芍3錢至5錢,花粉3錢至5錢,白芷2錢至3錢,川貝母3錢至5錢,陳皮3錢至5錢,蚤休3錢至5錢,龍葵3錢至5錢,鮮生地5錢至1兩。

6.3 功效

清熱解毒,散瘀消腫,活血止痛。

6.4 主治

蜂窩組織炎,癰癥初起,深部膿腫等化膿感染。

古籍中的消癰湯 《石室秘錄》:[卷四(禦集)]明治法

甘草三錢,荊芥壹錢,連翹壹錢,水煎服。(〔批〕消癰湯。)壹劑輕,二劑消,三劑愈。此明治之妙法,人亦...

《瘍醫大全》:[卷七]癰疽腫瘍門主方

諸毒,又不耗損真氣,可多服久服,俱無礙。岐天師消癰湯金銀花當歸蒲公英(各壹兩)荊芥連翹(各壹錢)生...

《藥性切用》:[卷之四下谷部]麥粉

即小粉。性味甘涼,和臟腑,通經絡。炒黑入醋煎煉成膏,消癰腫、湯火傷,俗名鐵散。《藥性切用》...

《本草分經》:[原例(次序略經更定)通行經絡]小粉

甘涼,和五臟調經絡,醋熬消癰疽、湯火傷。《本草分經》清姚瀾公元16441911年...

《得配本草》:[卷三草部]劉寄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