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楚辭》約34000字
3、《論語》11750字
4、《孟子》34685字
5、《老子》5056字
6、《莊子》約80400字
7、《左傳》196845字
8、《國語》約92500字
9、《戰國策》約120000字
10、《世說新語》約79000字
11、《文心雕龍》約48000字
以上典籍(包括《昭明文選》)是本次統計的對象,以下是附帶的收獲:
《書經》25700字
《禮記》99010字
《大學》1753字
《中庸》3568字
《墨子》76516字
《荀子》約90800字
《韓非子》106131字
《淮南子》130840字
《列子》30724字
參考:《宋元學案》卷四《廬陵學案(全氏補本)》:“讀書說”
立身以力學焉先,力學以讀書為本。今取《六經》及《論語》,《孟子》,《孝經》,以字計之:
《毛詩》三萬九千二百二十四字,
《尚書》二萬五千七百字,
《周禮》四萬五千八百六字,
禮記九萬九千二十字,
《周易》二萬四千二百七字,
《春秋左氏傳》壹十九萬六千八百四十五字,
《論語》壹萬二千七百字,
《孟子》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字,
《孝經》壹千九百三字。
大小九經合四十八萬九十字。且以中材為率,若日誦三百字,不過四年半可畢。或以天資稍鈍,中材之半,日誦壹百五十字,亦止九年可畢。茍能熟讀而溫習之,使入耳著心,久不忘失,全在日積之功耳。裏諺曰:“積絲成寸,積寸成尺。寸尺不已,遂成為匹。”此語雖小,可以喻大。後生其勉之!
(梓材謹案:此說有作《歐陽公讀書法》者,其數諸經,先《孝經》,次《論語》壹萬壹千七百五字,次《孟子》,次《周易》二萬四千壹百七字,次《尚書》,次《詩》三萬九千二百三十四字,次《禮記》九萬九千壹十字,次《周禮》,次《春秋左傳》。先後字數微有不同。又雲:“九經正文,通不過四十七萬八千九百九十五字。童子日誦三百字,不五年,略可上口。”是先生之說蓋本歐公,而字數有異爾。又其辟佛亦與歐公同,故移《水心文集》壹段於後而特為立傳雲。)
內容來源於網絡,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