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山大歷史系八位教授的細節

山大歷史系八位教授的細節

妳說的可能是50年代初山東大學歷史系的“八馬同槽”。

這八位歷史教授是:楊向奎、、陳同燮、黃、鄭、、、王。其中、陳同協、黃、、鄭在1950後進入山東大學。現在,八位著名的教授和歷史學家已經去世。

“八馬同槽”是山東大學歷史系在青島的鼎盛時期,但僅限於50年代初。自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來,各種運動擾亂了山東大學。

楊祥奎是青島解放後新成立的21校務委員會成員之壹。這八個人中,只有1人加入了委員會。1950年3月,盛大決定將文史系合並,成立文史系,由楊任任院長。文史系分文史兩個組。1951 3月,楊正式出任山東大學歷史系主任。1952年6月任文學院院長兼歷史系主任。6月1956調到北京工作,離開青島。後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清史研究室主任、清史研究室主任。他是壹位歷史大師,壹位歷史巨匠。

楊湘魁在青島時,是著名刊物《文史哲》的主編。刊物1951於1年5月在青島創刊。創辦那年夏天,陳毅在上海的壹次會議上說:“山東大學創辦文史哲,開風氣之先。如果繼續下去,壹定會引起全國高校的關註。”1954,出版物受領導青睞。

當時關於《紅樓夢》研究的討論是在文史哲中展開的。

楊湘魁在《紅樓夢》研究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特別是在寧府、榮府的源流以及和遼東兩個曹氏家族的譜牒和宗譜研究方面,成績斐然。這可能和楊湘奎是個有錢人有關。

1954年,文士哲發表了李希凡、蘭陵關於《紅樓夢》的文章,領導發表了他的文章,在全國文藝界引發了壹些重大事件。

不知道為什麽文史哲的出版在青島編年史和大事記中沒有記載。

關於65438-0954青島編輯出版的《文史哲》壹書,青島文史圈有研究文章嗎?

在八位教授中,我最感興趣的是趙麗生,壹位“信仰馬克思的自由主義者”。他有著傳奇的壹生。

趙教授祖籍山東,原名,著有《詩雅》、《愛鹿》等。景德鎮小學畢業後,上世紀20年代隨母親去了青島,住在西鎮貧困戶家裏。在很多人的幫助下,我上了6年鐵路中學。他在《吉焦日報》1932發表作品。不知道上世紀二四十年代的西鎮貧民窟裏還有沒有別的教授或者別的“家”。

在他的自傳中,有“12月9日的五次遊行,我都參加了,我揮舞著旗幟;我加入了左翼作家聯盟和民族解放先鋒隊,我還是清華文學協會的主席。

正是從他的自傳中,我想起了“12.9運動”的五次遊行。

在“12.9運動”中,蔣南翔動員他加入該組織。他想了想,表達了想成為馬克思主義自由主義者的願望。原話好像是“做壹個馬爾托夫式的孟什維克”。

1950回青島,去山大教書。

1955年,華鋼出了問題,在大清洗結束之前,趙麗生被揪出來批判。幸運的是,問題得到了糾正。夏征農來到青島,並前往盛大宣布他的康復。但57年“反右”,他又倒黴了。

夏征農現在還活著,年齡104。和趙麗生都曾是“左聯”成員。前幾年有個北京的朋友跟我說他是青島某個人的爺爺,不知道是真是假。這是壹個老兵,大概是五四運動唯壹幸存的參與者,南昌起義也只有兩個幸存的參與者(另壹個蕭克)。他和山東、青島的很多事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1956年6月,楊湘魁調任青島,黃接任山大歷史系主任。

他是自學成才的學者和教授。

是壹位學究式的教授,和梅壹樣,都是浙江人。青島解放後,1949年下半年,楊祥奎把他從上海介紹到了青島。他的記憶力驚人,從來不會忘記任何事情。在青島,華剛做了壹個報告。討論中,對華剛的發言細節產生了爭論,於是請童教授評判,由他來背報告。當時醫學院的人沒去聽講座,是童書業傳達的。他不僅完整的重復了壹遍,還對著華剛說話時咳嗽的地方咳嗽。

老教授在青島的時候,被罰過很多次。

有壹次召回,大概意思是:1948年,童在古參加會議,國軍人員說打* * *產黨壹夜能消滅幾千人。童回來後告訴了壹些人。經過很多人的傳播,變成了童書業壹夜之間殺死了上千名黨員。他的檔案裏有這樣的披露材料。因此,在50年代中期,他成為山大歷史系三大“反革命”之壹。

還有壹段話:60年代初,臺灣省當局要反攻大陸,這讓被運動嚇壞的孩子們很緊張。他找到黨支部書記,說國民黨來了,壹定要我帶領他們抓黨員,我不敢帶。我現在就跟妳約定,我使勁咳。當我聽到咳嗽聲,妳會馬上躲起來。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童教授的主要罪行之壹是與臺灣當局對大陸的反擊有關。

上面對童書業的描述有沒有演繹的成分?我不知道。

張衛華,山東人,是壹個從65438到0952來到青島的老實巴交的教授。

50年代中期,他也是山大歷史系的三個“反革命”之壹,是三人之首。

先發到這裏,有空再繼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