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以後,有關辟谷食餌和辟谷食餌方的描述與記載散見於各代中醫學著作中,第壹部中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即開創了有關辟谷食餌養生的先河,特別是道教的興起更加推動了辟谷術的發展,認為人體可以通過辟谷達到“不饑輕身,益壽延年”的目的,並創立獨特的道教服食術。有關道教服食方,在長達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屢見於各種史籍。
古人是如何看待辟谷的呢?成書於漢代的禮儀論著《大戴禮記·易本命》中記載:“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這可能是辟谷術的最早理論根據。晉代的道家、醫學家葛洪在其著作《抱樸子內篇》稱:“欲得長生,腸中當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滓”,意思是說如果希望益壽延年的話,就要腸胃中清潔,沒有糞便殘渣。辟谷術專著《莊周氣訣解》中也有壹段話:“其天下之人,不達其要者,但以味適口充腹飽胃,以養其性命,恐隔滋味而已;然其臟腑,長欲蒸心亂神,反資百疾,以至夭殂”,說明不懂得飲食養生的人過多地攝取食物,不但無益,反而有害,甚至引起早亡。
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隨著社會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特別是壹些社會上層人物,開始追求衣食住行方面的享受,喜歡吃那些“膏粱厚味”的食品,並縱酒為樂,損傷健康。針對這種時弊,人們受道家“返璞歸真”思想的影響,稱那些肥甘厚味食物為“爛腸之食”,而轉向天然的植物類食品,並提出辟谷的理論,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應該說是有壹定積極意義的。
辟谷真相:是“限食”而非“絕食”
現代人通常以為,辟谷就是“絕食”,與現在流行的斷食療法如出壹轍。實際上,這是壹個“歷史悠久”的誤會。
據張國璽教授考證,辟谷並不是指完全的不吃任何食物,而是少食或食用“特殊食物”。《淮南子·人間》稱:春秋時魯國人單豹避世塵居深山,“不衣絲麻,不食五谷,行年七十,猶有童子之顏色”。這是史籍所載最早之辟谷實踐,書中只是說他不食五谷,並不代表他不吃其他東西。又如古書中記載道門名士於章在辟谷時“餌黃精、茯苓、山地黃”,可見他是用藥食來代替五谷。
古人稱辟谷為“壹食為適,再食為增,三食為下,四食為腸張,五食饑大起,六食人兇惡,百疾從此而生”,並強調“全不食亦兇,腸胃不通”。也就是說,辟谷過程中只是減少進食,並不是不食,否則“亦兇”(指損害健康)。可見辟谷並不是什麽都不吃,而是慢慢節食,少食;或者不吃日常的五谷食物,只吃壹些具有滋補作用的藥物,或服食高營養而較難消化的加工品。如常說的“服藥辟谷”,即是采取服食藥物以代替谷食的方法。
《神農本草經》中就記載有山藥、蜂蜜、茯苓、蓮子、芡實、蒼(白)術、天門冬、麥門冬、澤瀉等代替谷食的藥物。實際上山藥、蜂蜜等既是藥品,也是營養豐富的食品,可以代替谷物為人體提供營養。後世的壹些辟谷術中,也有用大豆、大棗、胡麻(芝麻)、栗子、酥油、茯苓、黃精、天門冬、白術、人參、蜂蜜等配伍,制成丸膏,以代谷食的方法。還有用含豐富植物油的松子仁、柏子仁、火麻仁等,再加入麥門冬、地黃、茯苓、山藥、黃芪、人參等富含營養物質中藥,制成營養高、消化慢、質地較硬的食物,以供食用;還有服用壹些流質的胡麻湯、酥湯等。
可見,歷代的辟谷術修煉者,並非不吃任何東西,只是不吃或少吃五谷雜糧罷了。如果采取什麽都不吃的所謂“辟谷”,只會損害自己的健康甚至危害自己的生命,同時也給辟谷這壹傳統養生方法蒙上壹層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