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玄綱論的玄綱論簡介

玄綱論的玄綱論簡介

《玄綱論》壹卷。唐開元至大歷間正壹道士吳筠撰。《正統道藏》收入太玄部。《通誌·藝文略》著錄《玄綱論》為三卷,

全稱《宗玄先生玄綱論》,壹卷,為唐玄宗時期(713—756年在位)道教正壹道學者吳筠所撰專論道教義理的道書。他認為“道法之精,無如《五千言》。其諸枝詞蔓說,徒費紙劄耳。”全文分上、中、下三篇,凡三十三章。上篇為《明道德》,凡九章;中篇《辯法教》,凡十五章;下篇《析凝滯》,凡九章。其中闡明“道”義說:“道者何也?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其大無外,其微無內,浩曠無端,杳冥無際。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至靜無心而品物有方,混漠無形,寂寥無聲。萬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生者無極,成者有虧,生生成成,今古不移,此之謂道也。”明“德”義說:“德者何也?天地所稟,陰陽所資,經以五行,緯以四時,牧之以君,訓之以師,幽明動植,鹹暢其宜,澤流無窮,群生不知謝其功,惠加無極,百姓不知賴其力,此之謂德也。”《玄綱論》既論述了宇宙萬物生成本原,也論述了修真要旨和社會政治觀。立意暢旨皆本“道”為根基,並不攝引佛學,保持著道教的傳統特色,故深受後世奉道者贊賞,為研究道教義理的重要文獻。明《正統道藏》太玄部“尊”字號收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