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譯文如下:
舜從田間被堯起用,傅說從築墻的工作中被選拔,膠鬲從販賣魚鹽的人中被舉拔,管夷吾從獄官手裏釋放後被舉用,孫叔敖在隱居的海濱被選拔,百裏奚從奴隸市場被贖回並被舉用。
因此上天將要將降下重大的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就壹定要先使他的心智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忍饑挨餓,使他的身體窮困缺乏,使他做事受到阻撓幹擾,用這些來激勵他的心誌,使他的性情堅韌,增加他所不具備的才幹。
壹個人常常犯錯誤,這樣以後才能改正;內心困擾,思慮阻塞,這以後才能奮起;(別人)把憤怒表現在臉上,怨恨吐發於言語之中,這樣(妳)才能明白。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主的賢士,國外如果沒有與之相匹敵的國家和外來國家的憂患,國家常常會滅亡。
這樣以後就才知道,憂愁患害使人生存發展,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孟子(約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子輿(待考,壹說字子車、子居),生於曲阜市小雪街道鳧村,戰國時期鄒國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
韓愈《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為“亞聖公”,尊稱為“亞聖”,《孟子》壹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同編寫完成,倡導“以仁為本”。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寡人之於國也》編入高中語文教科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