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寶雞鬥雞臺“鬥過雞嗎?”

寶雞鬥雞臺“鬥過雞嗎?”

編者按:為什麽會有馬營這麽奇怪的地名,馬營為何還分為上馬營和下馬營;鬥雞這個地方以前真的是鬥雞場嗎;寶雞既然古稱陳倉,那陳倉城到底在哪裏?生活在寶雞這座城市,總會有很多這樣的問題浮現在腦海裏。幾千年來,無論是炎帝使民知稼穡之事還是周王使民曉禮樂之規;無論是暗度陳倉劉邦建大漢天下還是兩出斜谷孔明留終生之憾,都沈澱為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並影響著壹代代寶雞人。從本期開始,我們將***同尋找寶雞發展史上壹個個沈甸甸的故事。山東諸城都吉臺村鬥雞臺遺址,相傳為春秋時魯大夫季平子與魯大夫後昭伯鬥雞之處;山東鄒城嶧山周代遺址鬥雞臺,據說為當年邾國王公貴族鬥雞取樂之地;河北省南和縣有古跡鬥雞臺,民間傳說為唐代名相宋璟小兒子鬥雞場所……在全國,以“鬥雞”和“鬥雞臺”命名的村落和坪臺遺址數不勝數,距寶雞市城區東五公裏處也有壹座鬥雞臺,這裏是否為寶雞古代鬥雞活動的場址,是否也曾出現過韓愈所描述的“裂血失鳴聲,啄殷甚饑餒”的鬥雞盛景,鬥雞臺之名又緣何而來?帶著這些疑問,我們走近鬥雞臺,了解發生在這裏的種種傳說。鬥雞臺必然鬥過雞市政協學習與文史資料委員會翟軍認為,古代對地方的命名十分嚴格,正如叫李姓人家聚集的村莊喚作“李家村”壹樣,“鬥雞臺”因鬥雞活動而得名合情合理。翟軍翻閱古籍時談到,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鬥雞活動就是王孫貴族喜愛的娛樂形式,《史記》、《漢書》中有多處記載“鬥雞走狗”之事。唐代鬥雞趣事更為後人所咋舌,《東城老父傳》中記載,唐玄宗尤喜鬥雞,專門設立了雞坊,坊內養著從各地挑選出的壹千余只公雞,又從軍中挑選出五百名小兒負責餵養和訓練鬥雞。開元十三年( 726年),唐玄宗到東嶽泰山封禪時,破例讓只有十三歲的鬥雞小兒賈昌帶著三百只鬥雞隨駕。當時,每到節慶之日必有鬥雞,賈昌因指揮鬥雞表演而聞名全國,坊間有詩傳:“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賈家小兒年十三,富貴榮華代不如。”由此可見,當時鬥雞活動的風靡和盛行,鬥雞活動不僅是王公大臣的壹大樂事,也逐漸擴散到百姓的娛樂項目中去,各地過節、集會時,鬥雞已經成為壹項常置活動,這在不少典籍中都有記載。寶雞周秦文化研究會理事楊曙明解釋,就像現代人玩手機壹樣,古人玩鬥雞是稀松平常的事。全國各地如此多的鬥雞臺和相關傳說正說明了這壹點,鬥雞活動的盛行遺留下了許多鬥雞臺,寶雞的鬥雞臺地理位置靠近寶雞第壹祠——陳寶祠。在過去,陳寶祠不乏官方和民間祭祀,也許鬥雞臺就是祭祀、集會時,寶雞官方或者民間的集中鬥雞場所,通過地名的形式口口相傳下來。翟軍按《鳳翔縣誌》記載推測,至德二年( 757年),唐玄宗之子李亨自靈武(今寧夏靈武市南)至雍,曾把鳳翔當做臨時都城。唐代鬥雞活動如此之盛,而父親又頗愛鬥雞,李亨及唐大臣在周圍進行鬥雞活動也是情理之中。寶雞鬥雞臺是否為民間或官方的鬥雞臺雖並無史料記載,但是從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寶雞設有開展鬥雞活動的鬥雞臺是很有可能的。市地方誌研究學者吳正茂談到,有壹種觀點認為鬥雞臺就是史籍中所指的“祀雞臺”,被後人叫轉音而喚作“鬥雞臺”,但在寶雞方言中,“祀”與“鬥”的發音區分明顯,叫轉音的現象不太可能,鬥雞臺的命名與鬥雞活動有關較為可信。鬥雞臺其實沒鬥過雞在古代,鬥雞臺是否為官方或民間的鬥雞場所呢?金臺區文化館李春林認為,鬥雞臺原本是用於祭祀的壹個高臺,並非用於鬥雞活動。《寶雞社會科學》編輯部王洪波也認為鬥雞臺並非源於鬥雞活動。他解釋,鬥雞臺與陳寶祠有密切關系。《漢書·郊祀誌》記載,自秦文公修建陳寶祠至西漢六七百年間,這裏的祭祀活動壹直十分繁盛。陳寶祠在秦西漢時期被列為國祭,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均參與陳寶祠的祭祀活動。《史記·秦本紀·索隱》臣瓚雲:“陳倉縣有寶夫人祠,歲與葉君神會,祭於此者也。”《史記·封禪書·集解》臣瓚雲:“陳倉縣有寶夫人祠,或壹歲二歲與葉君合。葉君神來時,天為之殷殷雷鳴,雉為之雊也。在長安正西五百裏。”“野雞夜雊”傳說講的是陳寶夫人與葉君的愛情故事,愛人約會時,錦雞長鳴。從這段傳說推測,鬥雞臺可能原本喚為雊雞臺,被後人逐漸叫轉音了。代家灣村村民、《代家灣村誌》編撰者楊釗認為,鬥雞臺因祭祀而得名較為可信。因為在清乾隆四年重建陳寶祠於陳倉城鐵路隧道南崖壁下,殿前掛有“祀雞臺”匾壹面,正殿前有壹尊“祀雞臺”等銘文字樣的鐵香爐,這些物件都是當地老人親眼所見。在修編村誌時,楊釗翻閱寶雞縣誌,發現寶雞縣誌將“陳寶祠”所在壹片地區總稱為“祀雞臺”,“祀雞臺”系秦文公為祭祀雞峰山的石雞和陳寶夫人祠所建,他認為“鬥雞臺”即為“祀雞臺”。明朝詩人伍福曾在《祀雞臺》壹詩中寫到:“秦師畋得石如雞,千載相傳作縣題。霸業因消山萃律 ,祀臺神去草萋迷。”楊釗說,由詩文可見,“鬥雞臺”這個名稱最早也只可能在清代才出現。上世紀30年代修建鐵路時,鐵路當局為了保護“祀雞臺”文物,避免開鑿臺基,在臺下修建隧道。此隧道稱為“鬥雞臺隧道”,寶雞東站稱為“鬥雞臺車站”。 1937年,楊虎城在鬥雞臺車站舉行通車典禮,並親自為鬥雞臺隧道題名,鬥雞臺才漸漸成名。鬥雞臺得名於“神雞搏鬥”專家們關於鬥雞臺的說法各持壹端,由於沒有確切的資料記載,鬥雞臺的得名和用途至今不能確定。撥開關於鬥雞活動的猜想和繁重的文史資料,我們走近鬥雞臺所在地代家灣村,村民們的解釋傳奇而幽默。村民說,唐至德二年( 757年),渭河岸邊的百姓發現每晚三更以後,有兩只閃著亮光的火球由西向東滾動,在東面落下,五更以前,火球又從東面升起,順原路向西返回,消失在夜空中,天天如此。原來這火球是兩只神雞,因為彼此不服,耐不住天宮寂寞,每晚展開翅膀下凡偷玩,落腳在陳倉城“祀雞臺”的坪臺上,相互爭鬥,五更前返回。壹天晚上,兩只神雞飛騰跳躍、相互攻擊,直到五更,遲遲難分勝負,神雞戀戰錯過了回天宮的機會,只好飛落在陳倉山上,化為兩只石雞。當時的陳倉縣令聽到老百姓稟報後,立即帶人上山查看,認為是“吉祥征兆”,報請皇上將陳倉縣改為“寶雞縣”,改“祀雞臺”為“鬥雞臺”,改“陳倉山”為“雞峰山”。當地村民說,石雞每年啼鳴兩次,百姓紛紛前往觀看,逐漸形成了今天雞峰山的兩次廟會。楊釗說,載入村誌的“神雞搏鬥”傳說有很強的神話色彩,或許是為附會寶雞的石雞之說而編撰出的。尋找沒落的鬥雞臺原址在楊釗、姜玉科兩位代家灣村人的帶領下,我們找到了位於代家灣村六組的鬥雞臺原址,鬥雞臺東西長約四百米,高約十五米,隴海鐵路從半臺上穿越而過。鬥雞臺上方是漢陳倉故城遺址,附近是落寞的陳寶祠。姜玉科回憶,鬥雞臺附近確實出現過幾次鬥雞活動,在上世紀 50年代,河南人遷徙至寶雞,在塬上居住時,帶來了鬥雞在鬥雞臺附近鬥雞。此外,鬥雞臺再無任何鬥雞活動的流傳,縱使居於鬥雞臺下的爺爺輩,也未曾講起。姜玉科說,古時候,鬥雞臺究竟有無鬥雞活動,鬥雞臺之名由何而來,如今並無確切的證據可考,在推測和玩味地名之余,我們還應該進行舊址保護。在代家灣村民親眼所見下,鬥雞臺因修建房屋部分被鏟平,陳寶祠屢次搬遷和毀壞,原物僅剩下壹尊千年石獅,漢陳倉故城遺址也已殘損。這壹臺、壹廟、壹遺址若被更好地保護起來,當後人問起我們的時候,我們還能通過這些文物遺存講述寶雞之寶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