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檳榔是東南亞許多國家和民族,特別是越南的京人、岱人、傣人、埃迪人的壹種特殊嗜好。
檳榔樹是壹種常綠喬木,屬棕櫚科植物。有紅檳榔、白檳榔兩種。
白檳榔的果實大,白而硬,嚼時必須把它切成小塊,每次嚼壹塊。
紅檳榔的果實橙紅色,像紅棗壹般,小而軟,每次可嚼整粒。
嚼檳榔有消積、行水、殺蟲、麻醉等作用,並對牙齒起到保護作用。嚼時,用蔞葉包上壹點石灰或硯灰,然後放入嘴中與檳榔同嚼,使檳榔起化學作用,變出血紅色的汁液,吐出渣子,咽下汁液,會使人陶醉,產生壹種昏昏然的感覺,久嚼成癮,如抽煙、喝酒壹樣。他們多在飯後嚼,待客、送禮尤不可少。今越南京人還把檳榔子當做信物,無論求婚、請客,均送給對方壹顆檳榔,如漢族的請柬。
嚼檳榔還有另外壹種意義,長期的咀嚼,人的牙齒便被染成漆黑的顏色,這就是我國古籍所說的“漆齒”或“黑齒”,並由此稱這些民族為“漆齒蠻”或“黑齒蠻”。這些民族也自以“漆齒”、“黑齒”為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