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包括哪些內容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包括哪些內容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包括哪些內容

中國傳統文化關於天人之際的論辯與實踐,奠定了以儒家仁學理論“天下歸仁”為核心、“和而不同”為原則的和諧文化精神,其主要內容為:以“仁”為本的身心和諧觀、由己及人的群體和諧觀以及“天人合壹”的宇宙和諧觀。

壹、以“仁”為本的身心和諧觀

對於“仁”的理解,歷代的思想家在根本上都贊同這樣壹個內涵:“人之所以成為人的理由與標準,是人天賦的內在本質的不可改易和不容偏離的原則性規定。根據“仁”的要求,人要修身養性,從而實現個人的道德完善和境界提升,並以此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乃至於人與自然的和諧。所以,以“仁”為本的身心和諧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

首先,身心和諧的重要性體現在治國平天下中的基礎性作用。孟子認為:“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學》也強調:“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其次,身心和諧的重要性還體現在主體的內在要求方面。傳統的和諧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認為是主體本性要求主體修身養性從而達到和諧:對上,有孟子把君主的身心和諧即“仁”與國家的興衰緊密聯絡,“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壹正君而國定矣”;對下,有荀子主張國君的“仁”教化“臣下百吏至於庶人莫不修己而後敢安正”。通過孟子和荀子的論述,主體的身心和諧有了內在的正當性。

二、由己及人的群體和諧觀

修身以成仁是天下歸仁的基礎,由己及人、實現群體和諧則是天下歸仁的關鍵。孟子說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在很大程度上就有群體和諧的意味,即個體在修身的前提條件下通過感染帶動他人修身實現群體和諧。至於如何“由己及人”,孔夫子的“安人”思想給我們提供了壹個途徑,即曾參所概括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就是積極作為,將好的東西推薦給他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則是消極的不作為,不要將自己厭棄的東西強加於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忠恕之道,由己及人的群體和諧觀是對“仁”在群體層面上的闡述,在傳統文化層次上,“仁”既是家庭等級倫理的需要,也是政治和社會倫理要求。首先,傳統文化宣揚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的直接目的是“齊家”,因此,由己及人必須先在個體家庭中實踐,即維護等級尊卑家庭的群體和諧。其次,在家庭和諧的基礎上,“仁”開始由“家”向“國”過渡,在孟子的竭力推廣下,“仁政”理念進人了統治階級的生活,仁政“安人”、保國、平天下。再次,“仁”作為社會倫理要求,在壹定程度上具有了普遍友愛的意義,即所愛之人從家人開始向外普及,最終達到“四海之內皆兄弟”。中國傳統文化長期追求思維的整體性和政治上的大壹統局面,這也決定了身心和諧和群體和諧的目的是建立壹個和諧有序、公平正義的社會。

三、“天人合壹”的宇宙和諧觀

“天人合壹”思想是中國哲人天人觀的永恒主題。盡管他們對“天人合壹”的理解有著明顯的差異,如老子的匝天論”,荀子的“制天論”,《易經》主張天人調諧論等,但總體上說來,“天人合壹”論強調人與自然的壹致性,強調規律與行為的和諧性,認為人要以實現天道為己任,體現宇宙大化之流行,強調天道與人道、人與自然的緊密聯絡與和諧統壹。

古人對於“天”的頂禮膜拜源於對強大自然的恐懼和敬畏,人們在逐漸揭開“天”的面具後,仍然堅持了對“天”的多樣化理解,這主要是沿著“自然”之天與“倫理”之天兩條線路發展,前者以道家為代表,後者以儒家為代表。此後,“天”既是宇宙萬物的生命起源,也是人倫道德的價值本源。在倫理之天與人相通、引領人的行為向“人”發展的同時,自然之天也與人相融,強調自然對人的重要性和人對自然的尊重,這樣“天人合壹”把對自然的倫理尊重與對人的人文倫理關懷聯絡起來,在倫理上實現和完成了人道與天道的徹底貫通。

電大中國傳統文化概觀孔子的"仁"道包括哪些內容

仁是人的良心,人的核心,人之所以是人的根本。人人都有仁,只是表現不同,具體表現為愛人,克己復禮,助人為樂,惠民輕稅等等。

國學特指中國傳統文化它包括哪些呢

中國歷史上“國學”是指“國立學校”的意思。自 “西學東漸”後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指以先秦的經典與諸子學說為根基,並涵蓋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及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等等各類文化學術。

國學的分類方法有兩種:

壹種是“四庫全書”的分類方法,它把國學分經、史、子、集四大類。“經”是指古籍經典,如《易經》、《道德經》《詩經》、《孝經》等等,後來又增加壹點語言訓詁學方面的著作,如《爾雅》;“史”指壹些史學著作,包括通史,如司馬遷的《史記》、鄭樵的《通誌》,斷代史,如班固的《漢書》,陳壽的《三國誌》、歐陽修等的《新五代史》等;政事史,如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等;專詳文物典章的制度史,如杜佑的《通典》、馬端臨的《文獻通考》等;以地域為記載中心的方誌等。“子”是指中國歷史上創立壹個學說或學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論語》、《孟子》、《荀子》,法家的《韓非子》、《商君書》,兵家的《孫子》,道家的《老子》、《莊子》,以及釋家、農家、醫家、天文演算法、術數、藝術、譜錄、雜家、類書、小說家皆入“子部”。“集”是歷史上諸位文人學者的總集和個人的文集。個人的稱為“別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荊公集》等;總集如《昭明文選》、《文苑英華》、《玉臺新詠》等。四庫未列入的壹些古代戲劇作品如《長生殿》、《西廂記》、《牡丹亭》也屬集部。

另壹種是按內容分類,開始分為三類:義理之學,闡明事物道理,也就是哲學;考據之學,從事歷史研究,也就是史學;辭章之學,從事詩詞散文以及章奏、書判等實用文體創作的,就是文學,及今天所說的文史哲等社會科學。後來又有人在此基礎上又加了兩個以補其不足:壹是經世之學,即治國馭民的政治、經濟、法律等社會科學知識;二是科技之學,即聲光化電等自然科學知識。

收集壹些中國傳統文化中,體現和諧的語句或思想

家和萬事興 琴瑟和鳴 珠聯璧合 比翼齊飛 天長地久 上行下效 天地交泰 五福臨門 和衷***濟 十全十美 天人合壹 攜手同心 並肩戰鬥 同心同德

概括伏爾泰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學到了哪些思想

在西方近代啟蒙思想家中,伏爾泰對於中國文化的推崇,可以說是壹個難得壹見的景觀。但是,筆者認為,伏爾泰對於中國文化的理解,自身存在著太多的偏差。具體地說,伏爾泰與壹般的西方人壹樣,缺乏對於中國文化本質的洞悉。

伏爾泰是如何理解中國文化的,或者說,他是如何誤讀中國文化的,在看了本書之後,相信讀者會有壹點了解。

伏爾泰窮盡壹生精力孜孜追求的理想,就是將法國變成壹個具有宗教寬容精神的國度,而在他看來,中國就是這樣的理想國的最優秀的範例。這是我們理解伏爾泰為什麽推崇中國文化的關鍵。讀者自然能夠明白伏爾泰對於中國文化的本質是否有了真正的理解。如果僅僅就對待宗教本身的態度而言,我們可以說,伏爾泰對中國文化的描述,應該說還是中肯的。但是,如果我們將宗教視為壹般而言的公***話語權力——在西方傳統文化中,這種權力往往就是以宗教的形式存在——的話,我們對於中國文化,恐怕就會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了。尤其是與伏爾泰生活的時代對應著的中國前清時期,文字獄曾經給中國的士人帶來巨大的恐懼。 盡管如此,伏爾泰對於中國文化的那種善意,仍然讓我們感動。我們應該有這位偉大的啟蒙思想家那樣的胸懷,以壹種善意的寬容精神,來對待世界上所有的文化,包括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雖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對傳統采取那種抱殘守缺的態度。

"中國傳統文化像什麽"補充句子 像壹本巨大的史書,悠長而璀璨。

像壹汪清泉,滋潤心靈,澆灌我們成長。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為本體、以儒家、莊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為主體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諧包容的實體系。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國5000年優秀文化的統領。而流傳年代久遠,分布廣闊,文化是宇宙自然規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軟實力,是決定壹切的內在驅動力;文化又是社會意識形態,是中華民族思想精神,是社會政治和經濟的根本。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文化,為什麽要凸顯"養"與"敬"相結合的內容

因為父母對子女是養,子女對長輩父母是敬啊!而孝主要是父母與子女嘛,所以肯定強調這兩點

中國傳統文化為何如此推崇"和"(儒家)

“和”出自《論語》“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和”在這裏可以理解為“恰當”、“合適”、“剛好”的意思。以及“君子和而不同”,可以理解為君子追求誌同但不排斥異議。論語中的“和”用處不同,但實際要表達的思想是壹致的。就是追求處事的“中庸”,也就是做事要恰到其份,不偏不倚,不左不右。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四象,知道是哪些嗎

四象在中國早期文化中指《易傳》中的老陽,少陰,少陽,老陰,又指四季天然氣象,在秦漢以後逐漸指代源於遠古星宿信仰中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上的群星,也稱四神、天之四靈,四聖將。

中國傳統物質文化包括哪些

說到“傳統物質文化”,太多太多了,先說包括“筆墨紙硯”的“文房四寶”,其次是身邊到處都有的,自個找;

如不開竅,最好妳到中國的世界物質文化遺產地去看看,大到山中“中國特色的廟宇”,小到“剪紙”,“皮影”之類,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