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陳元光是潢川人還是固始人?

陳元光是潢川人還是固始人?

陳元光毫無疑問是河南省潢川縣人。

有歷代文獻記載,並有祠堂家廟為佐證,陳元光籍貫光州人及陳元光和其家人在光州世代活動的事跡,歷代地方誌、皇家敕文制誥等歷史文獻中有大量詳實、明確的記載,足以環環相扣的印證陳元光是光州(今潢川縣)人。

特別是《潘存實:開漳陳氏源流序》《全唐文》《宋會要輯稿》《(宋代丞相周必大)文忠集》及《光州誌》關於陳元光光州人和光州弋陽城諸多陳氏家祠、廟宇的記載,有重要史料價值。

例如,《潘存實撰:開漳陳氏源流序》《全唐文》《宋會要輯稿》《(宋代丞相周必大)文忠集》等唐宋史料顯示:則黌公,字子章,乃光州之世家也;宋廷詔敕光州弋陽城西弋陽三神祠廟額“威惠”;宋孝宗加封陳元光為靈著順應昭烈廣濟王,光州城有司春秋祀之;明代光州北城儒學東恢復祭祀陳元光的廣濟王祠,並有祭田七畝,在南裏九甲行糧;陳元光三十六世孫陳燁,於萬歷初為光州守,民感其德,以燁配祀廣濟王祠。

《宋史·藝文誌》顯示宋代光州誌修過三次,明清又多次續修,《光州誌》修編達十多次。今天流傳的清代多個版本的《光州誌》實際上是宋代以來誌書的沿襲流傳。從現存歷代《光州誌》看,陳元光及其子孫、後世的陳酆、陳詠、陳章甫、陳燁等幾代人的事跡,也在《光州誌》多個章節篇目中都有明確的、大量的記載。這是宋代以來直到清光緒年間光州地方誌流傳有序的記載。這些內容在歷代《固始縣誌》古籍中從來沒有記載過陳元光及其家人只言片語。

對比光州、固始縣歷史文獻證實:陳元光籍貫光州確定無疑。

地方誌是官修信史,是壹方百科全書。縱觀唐、宋、明、清,陳元光籍貫及其事跡在固始縣是從來沒有任何記載,而在光州今潢川歷代都有記載和傳流。對比光州、固始縣,陳元光籍貫光州確定無疑。

歷代地方誌對於陳元光籍貫光州人或弋陽人及其立傳記載,有關史料可謂數量可觀,歷歷在目,斑斑可見。

(1)順治十七年《光州誌》陳元光傳

順治十七年《光州誌》卷之九《人物考(上)·鄉賢》陳元光:

“唐 陳元光 光州人,字廷炬。風姿卓異,博覽經書。年甫十二,領光州鄉薦第壹,遂從其父政,領將兵五十八姓以戍閩。父薨,代領其眾,任玉鈴衛翊府左郎將,會廣寇諸蠻陳謙、苗自成等攻陷潮陽,守帥不能救,公輕騎平之,詔進嶺南行軍總管。垂拱二十年,上疏請建壹州於泉、潮之間,以控嶺表,乞駐刺史以主其事。時宰相侍從裴炎、婁師德等以為非公不可,遂可其請,俾建漳州漳浦郡邑於綏安地,仍世守刺史。州自別駕、縣自簙尉以下,聽自註用。由是方數千裏,無桴鼓之警。未幾,蠻寇潛抵嶽山,公往討之,步兵後期,為賊所殞,民哭而祀之。事聞,詔贈官賜,謚忠毅、文惠。宋孝宗加封為靈著順應昭烈廣濟王,有司春秋祀之。三十六世孫陳燁來為光州知州,表揚先德,士民為立廣濟王祠於學之左。”

(2)康熙三十壹年《光州誌》陳元光傳:

唐 陳元光,字廷炬,號龍湖,生於顯慶二年二月十六日,豐姿卓異,博覽經書,總章巳巳年,年甫十三,領光州鄉薦第壹,遂從其父政領將兵五十八姓以戍閩,父薨,代領其眾,任玉鈐衛翊府左郎將。會廣寇諸蠻陳謙、苗自成等攻陷潮陽,守帥不能救,公輕騎討平之,詔進嶺南行軍總管。垂拱二年,上疏請建壹州於泉潮之間,以控嶺表,乞註刺史以主其事。時宰相裴炎、婁師德、裴行立、狄仁傑等建議,以為非公不可,遂可其請,置建漳州漳浦郡邑於綏安地。仍世守刺史。州自別駕縣自簿尉而下聽自註用。乃註部典馬克君之子仁數人為司馬等職。仍效巡守之典,奏立行臺於四境,四時巡邏焉。由是,方數千裏無桴鼓之警。未幾,蠻寇鴟張,潛抵嶽山,公往討之,步兵後期,為賊所殞。百姓聞之,如喪考妣,為像其體貌,祀於綏安溪之大峙。先天元年,事聞詔贈官賜謚忠毅文惠。宋孝宗加封為靈著順應昭烈廣濟王。有司春秋祀之。其先本媯姓,,胡公滿之封國,周敬王之季移於楚,其國為屬縣,子孫以國為姓,易媯為陳,漢建武間,有祖名孟連者為固始侯,薨,葬於浮光山之山麓,子孫因而留家焉。後三十六世孫陳燁來為光州守,表揚先德,士民為立廣濟王祠於學宮之左。

(3)乾隆三十五年《光州誌》陳元光傳

乾隆三十五年《光州誌》卷五十六《忠義列傳》陳元光:“陳元光字廷炬,弋陽人,生於顯慶二年二月十六日。風姿卓異,博覽經書。總章已巳,年甫十三,領光州鄉薦第壹,遂從其父政,將兵五十八姓以戍閩。父薨,代領其眾,任玉鈴衛翊府左郎將,會諸蠻陳謙、苗自成等攻陷潮陽,守帥不能救,元光輕騎討平之,詔進嶺南行軍總管。垂拱二年,上疏請建州於泉、潮之間,以控嶺表,乞設刺史以主其事。時大臣裴炎、婁師德、裴行立、狄仁傑等建議,以為非元光不可,遂可其請,俾建漳州漳浦郡邑於綏安地,仍世守刺史,州自別駕、縣自簙尉而下,聽自註用。乃辟部曲馬克君之子仁數十人為司馬等職,仍奏立行臺於四境,以時巡查焉。由是方數千裏,無桴鼓之警。未幾,蠻寇鴟張,潛抵嶽山,元光往討之,步兵後期,為賊所殞,百姓哀之,肖其象以祀於綏安溪之大峙。先天元年事聞,詔贈官賜,謚忠毅。宋孝宗時,加封為靈著順應昭烈廣濟王,命有司春秋祀之。其系本於胡公滿,後子孫以國為姓,遂易媯為陳,漢建武間,有祖名孟連者為固始侯,薨,葬於浮光山之麓,子孫因而留家焉。元光三十六世孫燁來為光州守,表揚先德,士民為立廣濟王祠於學宮之左。(節舊誌。)”

(4)光緒十三年《光州誌》陳元光傳

光緒十三年楊修田繤《光州誌》卷之五忠義列傳陳元光:“陳元光,字廷炬,弋陽人,生於顯慶二年二月二十六日,豐姿卓異,博覽經書,總章己巳,年甫十三,領光州鄉薦第壹,遂從其父政將兵五十八姓以戍閩,父薨代領其眾,任玉玪衛翊府左郎將,會諸蠻陳謙、苗自成等攻陷潮陽,守帥不能救,元光輕騎討平之,詔進嶺南行軍總管。垂拱二年,上疏請建州於泉潮之間,以控嶺表,乞設刺史,以主其事。時大臣裴炎婁師德行立。狄仁傑等建議以為非元光不可,遂可其請。俾建漳州、漳浦郡邑於綏安地,仍世守刺史,州自別駕縣自簿尉而下聽自註用,乃辟部曲馬克君之子仁數十人為司馬等職,仍奏立行臺於四境,以時巡察焉。由是,方數千裏無桴鼓之警。未幾,蠻寇鴟張潛抵嶽山,元光往討之,步兵後期,為賊所殞。百姓哀之,肖其像以祀於綏安溪之大峙。先天元年,事聞,詔贈官賜,謚“忠毅”。宋孝宗時加封為靈著順應昭烈廣濟王,命有司春秋祀之。其系本於胡公滿,後子孫以國為姓,遂易媯為陳。漢建武間,有祖名孟璉者,為固始侯,薨葬於浮光山之麓,子孫因而留家焉。元光三十六世孫華(燁)來為光州守,表揚先德,士民為立廣濟王祠於學宮之左。(節舊誌)”

陳元光為光州人或弋陽人,不光《光州誌》有的記載,歷代《汝寧府誌》《河南通誌》《河南新誌》同樣有記載:

(5)雍正《河南通誌》陳元光傳

景印文淵閣版《欽定四庫全書?史部(二九三)? 地理類?河南通誌((卷六十三、七十六)?光州 》之《陳元光傳》載: 光州 唐,陳元光,字廷炬,光州人,年十三領光州鄉薦第壹,總章間從父政領兵五十八姓以戍閩,,政卒代領其眾,任玉鈐衛翊府左郎將,會廣寇諸蠻陳謙等攻陷潮陽,元光……垂拱二年,疏請建州治於泉潮之間,以控嶺表,......,未幾,蠻寇鴟張,潛抵嶽山,元光輕騎以往,步兵後期,為賊所殞。百姓如失怙(死了父親—筆者註),特立廟祀之。事聞,詔增秩,謚忠毅。

(6)康熙元年《汝寧府誌》陳元光傳

進士、弘文院編修、河南按察副使萊海等撰康熙元年《汝寧府誌》卷十壹《人物·忠節》陳元光、陳酆傳:唐,陳元光,字廷炬,光州人,風姿卓異,博覽經書,年十三,領光州鄉薦第壹,……,為賊所殞,百姓如喪考妣,立廟祀之。事聞,詔贈品職,賜謚忠毅。乾道四年(宋1168年),加封顯著順應昭烈廣濟王,有司春秋祀之。……

(7)民國十八年《河南新誌(通誌)》陳元光傳

民國十八年劉景向等纂《河南新誌(通誌)》卷之十五《人物·忠烈·陳元光(傳)》: 陳元光,字廷炬,唐光州人。總章間,從其父政領將兵五十八姓以戍閩,政卒,代領其眾,任玉鈐衛翊府左郎將。會廣寇諸蠻陳謙等攻陷潮陽,元光率輕騎往平之,詔進嶺南行軍總管。垂拱二年,疏請建州治於泉潮之間,以控嶺表,設刺史主其事。宰相侍從裴炎、狄仁傑等建議以為非元光不可,遂可其請。由是,方數千裏無桴鼓之警。未幾,蠻寇鴟張,潛抵嶽山,元光輕騎以往,步兵後期,為賊所殞。百姓如失怙恃,立廟祀之。事聞,詔贈秩,謚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