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 gān cǎo
2 《中醫大辭典》·山甘草山甘草為中藥名,出自《閩南民間草藥》[1]。
2.1 山甘草的別名野白紙扇、白蝴蝶、涼藤[1]
2.2 來源及產地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 Ait.f.的莖葉。分布長江以南各地[1]。
2.3 性味甘、微苦,涼[1]。
2.4 功能主治
解表清暑,涼血解毒。[1]
1.治感冒、中暑,發熱,咳嗽,咽喉腫痛,扁桃體炎,腎炎水腫,泄瀉,痢疾。煎服:15~30g[1]。
2.治瘡瘍膿腫,蛇咬傷,濕疹。搗敷[1]。
2.5 使用註意孕婦忌服[1]。
2.6 化學成分莖含豆甾醇、β谷甾醇、阿江欖仁酸(Arjunolic acid)、海恩西阿苷元A、玉葉金花苷A~C、M、咖啡酸、阿魏酸等。葉含豆甾醇、β谷甾醇及高級脂肪醇[1]。
2.7 藥理作用山甘草有抗早孕作用[1]。
3 《*辭典》·山甘草 3.1 出處《閩南民間草藥》
3.2 拼音名Shān Gān Cǎo
3.3 山甘草的別名野白紙扇(《廣州植物誌》),白蝴蝶(《閩南民間草藥》),白茶(《泉州本草》),白紙扇、涼茶藤、白頭公(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涼藤、黃蜂藤、生肌藤、粘雀藤(《廣西中草藥》),土甘草、水藤根(《福建中草藥》),假忍冬藤、蝴蝶藤(《實用中草藥》)。
3.4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莖葉。全年可采。
3.5 原形態藤狀小灌木。小枝被柔毛。葉對生,膜質或薄紙質,卵狀矩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8厘米,寬2~3.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短尖,全緣,上面禿凈或被疏毛,下面被柔毛;托葉2深裂,長約5毫米,裂片線形.花頂生、無柄、稠密的傘房花序;萼被毛,其中4片線形,長3~4毫米,1片擴大為葉狀,呈闊卵形至長圓形,白色,長2.5~4厘米,有柄;花冠黃色,漏鬥狀,長約2厘米,裂片5,外被緊貼的柔毛;雄蕊5,著生於花冠管喉部,花絲短;子房下位,2室。漿果球形,長8~10毫米,寬6~7.5毫米。花期夏月。
本植物的根(山甘草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3.6 生境分布生於山坡或灌木叢中。分布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四川、貴州等地。
3.7 性味甘微苦,涼。
①《廣西中藥誌)):"澀,平,"
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甘淡,涼。"
③《福建中草藥》:"微甘苦,涼。"
3.8 功能主治解表,消暑,利濕,解毒,活血。治感冒,中暑,發熱,咳嗽,咽喉腫痛,暑濕泄瀉,痢疾,瘡瘍膿腫,跌打,蛇傷。
①《廣西中藥誌》:"煎水洗瘡,有去腐生新之效。"
②《泉州本草》:"治跌打損傷、瘀血作痛,散惡瘡腫毒。"
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表。治流感,感冒,中暑,支氣管炎,扁桃體炎,咽喉炎,腎炎水腫,腸炎腹瀉,蛇咬傷。"
④《廣東中草藥》:"清熱解暑,涼血解毒。治大茶藥中毒,皮膚濕疹。"
⑤《實用中草藥》:"治深部膿腫。"
3.9 山甘草的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鮮品1~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
3.10 附方①治急性胃腸炎:鮮玉葉金花莖、葉壹至二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②治暑濕腹瀉:玉葉金花二兩,大葉案樹六錢。水煎,日分三次服。(《廣西中草藥》)
③治伏暑下痢:山甘草壹至二兩。水煎服。(《閩南民間草藥》)
④治濕熱小便不利:玉葉金花壹兩,銀花藤二兩,車前草壹兩。水煎服。(《廣西中草藥》)
⑤治惡瘡腫毒:山甘草搗爛敷患處。(《泉州本草》)
⑥治食物中毒:鮮山甘草葉,搗絞汁灌服。(《泉州本草》)
⑦治斷腸草、砒霜、磷化鋅中毒:玉葉金花鮮葉三至四兩搗汁,調雞蛋白三至五個,大薊根粉、天門冬粉各五分,先探吐後灌服,每十五分鐘服壹次。口渴者多飲綠豆湯。應用本品治解斷腸草等中毒時,宜嚴密觀察病情,必要時配合其他中西醫搶救方法。(《福建中草藥》)
3.11 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