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靈寶函谷關學習《道德經》是什麽意思?

靈寶函谷關學習《道德經》是什麽意思?

《道德經》在函谷關地區的傳播與實踐。

函谷關始建於周朝。從地域上看,該關位於華東省會洛陽與西京交通要道長安(Xi安)之間,兩地距離超過180公裏。地理上,函谷關坐西朝東,左邊是黃河,右邊是秦嶺。它站在危險的邊緣,控制著壹切。是古漢沽道(關中與中原的通道)的咽喉。

漢沽關、武關、大三關、小關並稱為關中四大關。除非先秦時期另有規定,“關”就是函谷關。函谷關所在的靈寶市有75萬人口,函谷關鎮有2.5萬多人,是全國第二批特色小鎮。

函谷關太極殿主體建築地基為唐代,後多次修繕。根據現存函谷關唐代石碑的記載和學者的推斷,老子在公元前491年,80歲左右在函谷關寫下了《道德經》。

因此,函谷關被稱為“道教之源”。同時,靈寶也是史書記載的人類始祖黃帝鑄鼎升天的地方,有中國最大的仰韶文化遺址群。由於黃老思想壹脈相承,靈寶既是“道教之始”,又是“道教之源”,被稱為“黃老聖地”

作為《道德經》的發源地,靈寶市近年來主動發揮傳承作用,開展了壹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2017以來,靈寶市老子道德經文化研究會進入了壹個新的高潮,特別是在文化傳統平臺和黃曉明老師的指導下,啟動了漢沽關地區道德經百日系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