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陶淵明的故事

陶淵明的故事

故事壹 陶淵明生活的時代,朝代更叠,社會動蕩,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公元405年秋天,陶淵明為了養家糊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來壹名官員來視察,這位官員是壹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壹到彭澤縣的地界,就派人叫縣令來拜見他。

陶淵明得到消息,雖然心裏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馬上動身。不料他的秘書攔住陶淵明說:“參見這位官員要十分註意小節,衣服要穿得整齊,態度要謙恭,不然的話,他會在上司面前說妳的壞話。”

壹向正直清高的陶淵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長嘆壹聲說:“我寧肯餓死,也不能因為五鬥米的官餉,向這樣差勁的人折腰。”他馬上寫了壹封辭職信,離開了只當了八十多天的縣令職位,從此再也沒有做過官。

從官場退隱後的陶淵明,在自己的家鄉開荒種田,過起了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在田園生活中,他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寫下了許多優美的田園詩歌。他寫農家人生活的悠然自得:“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他寫自己勞動的感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也寫農人勞作的甘苦:“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不言春作苦,常恐負所懷”。

故事二 三、遊學和初仕

陶淵明從小就註重鍛煉身體,每天聞雞起舞,練就壹身好工夫,劍術尤佳。

陶淵明家所在的村子叫上京裏,他家的房舍庭院,取名“園田居”。陶淵明自幼隨母親住在園田居,青少年時候的陶淵明,壹邊務農,壹邊學習。田裏有活就幹活,沒活就刻苦讀書。

公元371年,陶淵明19歲,他的叔父陶夔給陶淵明壹筆錢,叫他到京城裏去遊學求官,見見世面。陶夔當時是大司馬桓溫手下的參軍,他經常關照陶家的孤兒寡母,這樣才對得起去世的哥哥。

東晉的京城在建康,即現在的南京。陶淵明遊學京城,確實增長了見識,看到朝廷的無能,社會的黑暗。當權的大司馬專橫跋扈,為所欲為。他三次北伐大敗而歸,為了挽回面子,就打皇帝的主義。派人在京城散布謠言,說當今的皇帝是陽痿,三個兒子是妃子和侍衛生的。就憑這樣的謠言,桓溫帶兵進京,把皇帝司馬奕廢為海西公,三個皇子被人用馬鞭勒死,掛在樹上。被廢為海西公的司馬奕,與妃子又生了孩子,還得親手掐死掩埋,以證明大司馬桓溫說自己陽痿是對的,才得以逃生。桓溫還把反對他的人誣陷為謀反,滿門抄勒。有時幾百口人被繩索綁著,牽連在壹起,壹裏多長,老老小小,壹起押赴刑場斬首。陶淵明親眼目睹了這悲烈的場面。

京城裏的門第觀念很重,只要是名門望族,年紀輕輕就可以做大官。做官的也不管事,天天縱酒豪飲,放蕩形骸,醉生夢死。

陶淵明到了京城,也看到當時頹廢的飲酒風氣。仕大夫階層和社會名流,對黑暗的統治不滿,只好借酒發泄,自我消耗。他們聚眾豪飲,把門壹關,脫光衣服,赤身裸體,披頭散發,壹手拿著蟹螯,壹手擎著酒杯,狂喝濫飲,高談闊論。去晚了的人從狗洞往裏爬。不講君臣禮儀,不講父子綱常,隨便與歌妓調笑,荒淫之狀,不堪言表。自幼熟讀儒家經書的陶淵明,非常看不慣,難找知己。

京城裏的人把陶淵明看成鄉巴老,他到處受歧視,看白眼。所以他在京城住段時間,就到浙江和蘇北等地去遊學。

陶淵明遊學三年,回到上京裏村園田居。他成熟了,眼睛更亮了。陶淵明把這段遊學經歷,後來寫成《擬古九首》中的壹首詩:

少時壯且歷,撫劍獨行遊;

誰言行遊近?張掖至幽州。

饑食首陽微,渴飲易水流,

不見相知人,惟見古時丘。

路邊兩高墳,伯牙與莊周。

此士難再得,吾行欲何求。

這首詩寫的通俗、生動、深刻,死人也叫他寫活了。陶淵明回到園田居,過了三年亦耕亦讀的生活,公元376年,他移居潯陽縣城,當了教書先生。教了幾年書後,陶淵明的文學天才顯露出來,他的成名作《閑情賦》,被友人傳抄開來,寫的是他遊學時對壹個女子初戀之情。

當時的江州刺史王凝之,看了陶淵明的《閑情賦》後,非常欣賞,決定聘任陶淵明為別駕祭酒。

王凝之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他的字寫得很好,受家父遺傳的影響。王凝之只當官,不管事,主張“無為而治”。壹心癡迷煉丹念咒,修煉“五鬥米道”。不僅在家裏修煉,還在官衙裏設道室,不分白黑在道室裏煉丹念咒,行道拜鬼。

公元380年,29歲的陶淵明被人引見來到王凝之的道室。王凝之對陶淵明說:“看了妳寫的那篇《閑情賦》,老朽很是欽佩,妳就換上官服,明天妳就可以理政了。做官其實並不難,只要懂得‘無為而治’就行了”。

陶淵明擔任的別駕祭酒,要管壹個州的武器督造,地方治安,錢糧儲調,戶口田賦,農田水利,軍服供應等等。他什麽都要管,又什麽都管不了。就說戶口田賦吧,當時的賦稅是按人頭收的,由於連年戰爭,人口銳減。豪門望族,隱瞞人口不報,陶淵明帶人下去查戶口,處處碰釘子,什麽也查不清。王凝之天天修煉,拜神拜鬼無意過問。陶淵明讀的儒家書,知道忠君報國大濟蒼生的道理,現實使他非常失望。

有壹天,陶淵明看見府衙院裏堆滿木頭,壹打聽,知道是王凝之挪用加固長江堤壩的款,要在刺史府裏修建壹座道觀。陶淵明壹聽急眼了,馬上跑到王凝之的道室,打斷他的修煉說:

“動用加固長江堤防的錢糧,修建道觀,是萬萬使不得的!壹旦汛期發洪水,就會生靈塗炭啊!”

王凝之翻起眼皮瞪他壹眼說:“老夫夜觀天相,今年是旱年,長江不會發水。我還準備把修建道觀的事情交給妳去做”。

陶淵明壹聽,嚇得出了壹身冷汗。他告退了王凝之,回到住處,摘掉官帽,脫下官服,卷起行李就回家了。

陶淵明回家後,又當起了教書先生。

這壹年真是天旱,江州老百姓逃過壹劫。過了幾個月,王凝之又派人來請陶淵明去當主簿,官比祭酒還大,陶淵明死活不去。

陶淵明的故事

故事三陶淵明壹生結過三次婚,前兩個妻子年紀輕輕早逝,第三個妻子翟氏,比他小壹輪,陪伴他到終生。陶淵明的婚姻是不幸的,兩次經受中年喪妻的打擊;陶淵明的婚姻也是幸福的,他的三個妻子都很賢惠,感情很深。

公元376年,陶淵明25歲結婚成家。婚後離開園田居,移居到潯陽縣城,先是教書,然後到江州刺史王凝之手下任別駕祭酒,不辭而歸。陶淵明回到家裏,知道妻子已經懷孕了。母親和賢妻怕他在官場分心,想瞞壹段時間。

古人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陶淵明到了而立之年要當爸爸了,自然很高興。誰知妻子臨盆難產,肚裏的孩子只是伸出壹條腿,當時的條件,束手無策,眼睜睜看著大人孩子送了命。給妻子辦完喪事,陶淵明萬念俱灰。

公元385年,34歲的陶淵明又做了新郎官。結婚第二年大兒子阿舒出生了,新生兒給陶家帶來極大的歡樂。又過二年,二兒子阿宣出生。阿宣剛會跑,妻子又生了壹對雙胞胎,取名阿雍和阿端。陶淵明深愛他的幾個寶貝兒子,特別是那對雙胞胎。他夜晚讀書的時候,也抑制不住內心的高興,躡手躡腳走到床邊,在微弱的燈光映照下,端詳這雙寶寶的小臉,像兩塊透紅的美玉,長得壹模壹樣。他懷著壹種特別的幸福,鉆進妻子的被窩裏。

公元392年,陶淵明的第二任妻子得了癆病,大口吐血,又離開人間。陶淵明很痛心,知道妻子是為了家庭操勞過度累死的。在六年的時間裏生了四個孩子,忙活壹家老少七口人的生計。

妻子去世後,家庭的重擔落到陶淵明母親肩上。每天教書回來,看到四個不懂事的孩子亂成壹團。這四個孩子就夠母親看的,誰來操持家務?家裏沒個主婦實在不行。

孟老夫人和叔叔陶夔商量,又給陶淵明提了壹門親事,等到第二年的春天娶進門。

陶淵明的第三個夫人姓翟,翟夫人比陶淵明小壹屬,又賢惠又能幹。首先對婆婆侍奉的很好,婆媳關系融洽。對陶淵明前妻留下的四個孩子盡心盡力撫養。經過她的壹番整治,這個家庭又井井有條,其樂融融。陶淵明只管教書就行了,回家讀書寫字的時候,孩子也不圍著吵鬧了。翟夫人有付好身板,農田裏的活也很能幹。每到農忙時,插秧或是收割,她都跟著陶淵明壹起幹,幹得比陶淵明都利落。

結婚兩年,翟氏為陶淵明生了個小兒子,乳名阿通。由於翟夫人能吃苦耐勞,陶家的日子漸漸好起來。田裏的莊稼年年豐收,糧食吃不了,每年都要釀些酒喝。每當新酒釀成,翟夫人先端壹大碗給陶淵明。只要家裏有酒,翟夫人每頓飯都為陶淵明備酒。陶淵明覺得飲酒是件很舒服的事,小飲小舒服,大飲大舒服,飲多了就醉過去了。

陶淵明在家閑居的時候,逗逗孩子,自飲自酌,把名利之心忘到九霄雲外。當然,他也有消沈的時候。有時候感覺自己已經老了,有時想到死。特別是他的兩個夫人,年紀輕輕,相繼去世,對他打擊很大。東晉的時候,人的平均壽命不到50歲,多少王公貴族,三四十歲就完命了。陶淵明已經45歲了,他想到自己不定那壹天就會倒下。陶淵明不信命,他覺得生死都是自然規律,是不可抗拒的。這壹年,他為自己寫下了《自挽歌辭三首》。第壹首是: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

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

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

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

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陶淵明的詩明白如話,造句雖淺而涵義實深,雖出之平淡而實有至理,似枯而實腴,自然而有妙趣。

在東晉的時候,能像陶淵明這樣把生死看得很透,能提出“有生必有死”這樣的命題,是很可貴的。不像有些人煉丹念咒,幻想得道成仙,長生不老。

陶淵明意識到,人死後壹了百了,特別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是非功過,榮辱得失,誰能評說!不如在世的時候多喝幾杯酒。西晉時張翰曾說:“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壹杯酒”。陶淵明似有同感,在這首詩的最後兩句:“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雖近詼諧,也是肺腑之言。《似挽歌辭三首》中的第二首是:

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觴。

春醪生浮蟻,何時更能嘗!

肴案盈我前,親舊哭我旁。

欲語口無音,欲視眼無光。

昔在高堂寢,今宿荒草鄉。

壹朝出門去,歸來夜未央。

這首詩寫的是人死後從入殮到停屍家中受祭奠的情形。緊接上篇,活著的時候,想喝酒杯常空。如今,在祭奠的案桌上,酒盈杯,肴擺滿。想喝不能喝,想吃不能吃。親人扶著棺柩哭,我口無音,眼無光。壹旦出門去,葬在荒郊野外,長眠地下,暗無天日,與這個世界永別了。

《似挽歌辭三首》第三首是: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蕉峣。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壹已閉,千年不復朝。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這首詩通篇寫送葬下葬的過程,突出寫了送葬者。把墓地的環境、氣份寫得歷歷在目,把送葬者的表現也寫得合情合理。最後說:“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意思是說人死後還有什麽好說的呢,把屍體托付給大自然,化作大山腳下的壹杯土,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誰也無可奈何這樣的命運。陶淵明這樣豁達是空前的。

故事五 陶淵明辭官歸裏,過著“躬耕自資”的生活。夫人翟氏,與他誌同道合,安貧樂賤,“夫耕於前,妻鋤於後”,***同勞動,維持生活,與勞動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關。歸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滿堂前。”淵明愛菊,宅邊遍植菊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從雜詩》)至今膾炙人口。他性嗜酒,飲必醉。朋友來訪,無論貴賤,只要家中有酒,必與同飲。他先醉。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義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縣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遷至栗裏(今星子溫泉栗裏陶村),生活較為困難。如逢豐收,還可以“歡會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如遇災年,則“夏日抱長饑,寒夜列被眠”。義熙末年,有壹個老農清晨叩門,帶酒與他同飲,勸他出仕:“襤褸屋檐下,未足為高棲。壹世皆尚同(是非不分),願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汙)。”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稟氣寡所諧。纖轡(回車)誠可學,違已詎非迷?且***歡此飲,吾駕不可回。”(《飲酒》)用“和而不同”的語氣,謝絕了老農的勸告。他的晚年,生活愈來愈貧困,有的朋友主動送錢周濟他。有時,他也不免上門請求借貸。他的老朋友顏延之,於劉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經過潯陽,每天都到他家飲酒。臨走時,留下兩萬錢,他全部送到酒家,陸續飲酒。不過,他之求貸或接受周濟,是有原則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濟親自到他家訪問。這時,他又病又餓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濟勸他:“賢者在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妳)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說:“潛也何敢望賢,誌不及也。”檀道濟饋以梁肉,被他揮而去之。他辭官回鄉二十二年壹直過著貧困的田園生活,而固窮守節的誌趣,老而益堅。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誌還清醒的時候,給自己寫了《挽歌詩》三首,在第三首詩中末兩句說:“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表明他對死亡看得那樣平淡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