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國(1827-1887),騰越鎮下綺羅人。曾先後任威遠營參將、騰越鎮標中衡、左營都司、龍陵營參將、騰越守備總兵官副將。1874年,抵抗英軍入侵。1886年病故,葬於來鳳山麓。
張文光(1882-1914),字少三。1906年加入同盟會,後組建自治同誌會。1911年宣布建立滇西軍督府。1914年被唐繼堯派人刺殺於硫磺塘溫泉。1923年,追授陸軍中將,授二等嘉禾章,事跡宣付國史館立傳。
劉楚湘(1886-1952),字夢澤,號適齋。1916年被選為國會議員,擔任憲法起草委員,得授二等大綬嘉禾勛章。1927年任騰沖等五屬聯合中學校長兼縣立圖書館館長。騰沖從日軍手中收復後,任騰沖縣長。新中國成立後,任雲南省文史館員。
張寶廷(1859-1928),名德珩,以字行。年青時赴緬從商,先後從事咖啡引種、解木機器廠等實業,清宣統後,改營玉石開采而致富。後被英國聘請代收玉石關稅和物資運輸,被英國女皇授予金質獎章。張寶廷豪爽任俠,被旅緬華僑尊為領袖。
張木欣(1881-1964),名榮庭,號木石居士。1914年加入中華革命黨。民國20年,將在北平等地購得的數萬件文物古籍運回騰沖,開辦木欣圖書館。1942年騰沖淪陷前,定居北京,任國際紅十字會中華總會會長。
張問德(1880-1957)騰沖抗戰前後,兩度出任昌寧、順寧縣長,為官清廉,體恤百姓。在擔任騰沖抗日縣長期間,為騰沖人民抗擊日軍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晚年被舉為德宏州政協委員並被聘為省誌編纂,1957年病逝於騰沖,德宏州政協題旌曰“忠恤千秋”。
李根源(1879-1965)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者,雲南辛亥起義的名將。先後擔任過雲南陸軍講武堂總辦、駐粵滇軍總司令、雲貴監察使、代理國務總理、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第壹副主任等職。
寸性奇(1895-1941)抗日名將。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中將,於中日戰爭期間陣亡的中國軍方高級將領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