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聊齋誌異》的作者是誰

《聊齋誌異》的作者是誰

《聊齋誌異》作者:蒲松齡。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壹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濟南府淄川(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清代傑出文學家,優秀短篇小說家。

蒲松齡生前,《聊齋誌異》刊行後,遂風行天下。在其後壹個時期裏,仿效之作叢出,造成了誌怪傳奇類小說的再度繁榮。許多篇章不斷被改編為戲曲、電影、電視劇,影響是深遠的。《聊齋誌異》還很早便走向了世界,蒲松齡為中國、為世界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蒲松齡國際影響:

《聊齋誌異》對國際的影響,主要是對壹衣帶水的鄰國日本的影響。據日本專家藤田祐賢先生考證,《聊齋誌異》在中國最早的刻本“青柯亭本”出版大約兩年後(1768年後)即傳入日本。到公元1887年,出現了第壹部《聊齋誌異》的日文選譯本《艷情異史》。

《聊齋》傳入日本以後,日本文學創作陸續出現了壹些根據《聊齋》故事進行小說或戲劇形式改編的作品。最早直接受到《聊齋》影響的作品是生活於1833至1918年間的漢學家石川鴻齋創作的、出版於1888年的《再生奇緣花神譚》和出版於1889年的《夜窗鬼談》中的花神。

《再生奇緣花神譚》取材於《聊齋》中的《花神》《香玉》,編織成壹個情節更為曲折復雜的故事。而《花神》受《聊齋》的影響最為顯著,其故事內容、情節結構、描寫手法均與《聊齋》無異。

日本近代文學創作,小說家、詩人從《聊齋誌異》取材更是壹個顯著現象。小說家尾崎紅葉出版於1890年的小說《巴波川》就是壹部與《聊齋誌異》有極深淵源關系的作品,其情節直接受《聊齋》中《花姑子》壹篇的影響,藤田氏並認為,《巴波川》實際是以《花姑子》為構思藍本。

日本近代著名小說作家芥川龍之介曾創作了四篇直接取材於《聊齋誌異》的短篇小說。分別是:《仙人》(取材於《鼠戲》《雨錢》)、《酒蟲》(取材於《酒蟲》)、《掉頭的故事》(取材於《諸城某甲》)、《仙人》(取材於《嶗山道士》)。

日本評論家認為,芥川的作品表現了某些奇特的情趣,其浪漫主義傾向終其壹生而不改。不能不說是有《聊齋誌異》的影響。從《聊齋誌異》中取材並留下了公認是好作品的是太宰治。他創作的《清貧譚》和《竹青》分別取材於《聊齋·黃英》和《竹青》《蓮香》,成為能體現這位以描寫家庭生活為主題的短篇小說大家創作特色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