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成語: 不見書傳是什麽意思?有什麽典故和故事?

成語: 不見書傳是什麽意思?有什麽典故和故事?

成語: 不見書傳 成語簡解 編號 : 4589 成語 : 不見書傳 註音 : ㄅㄨˋ ㄐ|ㄢˋ ㄕㄨ ㄓㄨㄢˋ 漢語拼音 : bù jiàn shū zhuàn 參考詞語 : 不見經傳 釋義 : 義參「不見經傳」。見「不見經傳」條。 Emoji符號 : ?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不見書傳”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成語詳解 典故說明 : 此處所列為「不見經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見經傳」原作「不見書傳」。「經傳」、「書傳」都是典籍的代稱,「不見書傳」即是指從未出現於文獻記載中,在《史記》裏就有這種用法。〈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孔子眾弟子的身世,取材自古籍文獻。孔子桃李滿天下,教過的學生不計其數,但並非每個都像顏回、子路、子遊、子夏等那麽有名,可以在文獻裏找到相關的生平資料。有不少人是不見於書傳中,生平不詳,只好將他們列在後面。後來「不見書傳」變為「不見經傳」,較早的書證如宋.洪邁《容齋三筆.卷壹三.再書博古圖》:「考諸前代,叔液之名不見經傳。」意思是說:「在以往眾多典籍中,都沒出現過叔液這個名字。」後來「不見經傳」就被用來比喻沒有名氣,亦用於比喻缺乏根據,沒有來歷。如:「這種說法不見經傳,恐是作者自創的吧!」 典源 : 此處所列為「不見經傳」之典源,提供參考。《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列傳.序》孔子曰「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冄伯牛,仲弓。政事:冄有,季路。言語:宰我,子貢。文學:子遊,子夏。……自子石已右三十五人,顯1>有年名及受業2>聞見於書傳。其四十有3>二人,無年及不見書傳者紀於左:冄季字子產。……公西葴字子上。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七十子之徒,譽者或過其實,毀者或損其真,鈞之未睹厥容貌,則論言弟子籍,出孔氏古文近是。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論語》弟子問並次為篇,疑者闕焉。 〔註解〕 (1)顯:明白、清楚。 (2)受業:追隨老師學習。 (3)有:音|ㄡˋ,通「又」。 書證 : 01.《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列傳.序》:「自子石已右三十五人,顯有年名及受業聞見於書傳。其四十有二人,無年及不見書傳者紀於左。」(源) 成語接龍

“傳”字開頭的成語

“不”字開頭的成語

“傳”字結尾的成語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不見書傳”分成的單字詳解:

不, 見, 書, 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