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大禹故裏北川還有哪些“禹跡”?

大禹故裏北川還有哪些“禹跡”?

“大禹治水”的故事婦孺皆知,耳熟能詳,聞名中外。根據文獻記載、現存遺跡、民間傳說故事、民間習俗傳承、專家學者考證,學術界認為: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是古代治水英雄、華夏文明的奠基者、羌民族祖先大禹的誕生地,北川因此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大禹文化之鄉”。

大禹的第143代後裔姒承家到北川尋根時,曾題詞:“四川北川我始祖生地,六月初六乃大禹誕辰。”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李先登為北川題詞:“禹生北川信而有征”。中國先秦史研究的權威專家李學勤在深入研究禹生石紐後指出:北川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境內至今還保存著大量有關大禹的遺跡和傳說,民間祭禹習俗傳承千年之久,表現形式豐富多彩。張愛萍將軍為北川的大禹紀念館題詞“大禹精神,光耀華夏”;原國家主席楊尚昆為北川題字:“大禹故裏”。

唐代以前,北川境內就有不少祭祀大禹的場所,如大禹廟、禹王宮等,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時任石泉縣令的姜炳璋在今禹裏鎮城南石紐山下建“神禹故裏”坊,這是歷史上國內唯壹建有“神禹故裏”坊的地方,每年農歷六月初六大禹誕辰日,北川舉行祭祀活動的民間習俗延續至今。

在北川羌族自治縣禹裏鎮境內,至今仍有不少“禹跡”可尋,從禹裏場鎮往南壹裏許,便是石紐山,山腰分布著壹片不易風化的黑褐色石林,隨著雲霧緩緩飄過,峰巒忽隱忽現,變幻無常。走近細瞧,發現有兩塊巨石紐結,《大清壹統誌》記載:它“因有兩塊巨石,石尖紐結為壹,曰石紐”。巨石的南面,刻有“石紐”兩個漢隸體大字,系西漢揚雄來北川考察時所書寫。在山腰中,分布著壹片不易風化的黑褐色石林。每當雨後,白雲飄浮於石林中,石峰忽隱忽現,變化萬千,實為奇觀。

禹穴溝,因三處古代“禹穴”石刻而得名。橫跨清泗溝西岸的古石橋頭,刻著楷書顏體的“禹穴”,每字寬40厘米、高52厘米,落款為“顏真卿書”;沿溝行數裏,在金鑼巖山腰可見最大的楷書“禹穴”,每字高、寬都達180厘米,地方誌記載系李白所書;再往前,位於“壹線天”崖壁上有蟲篆體的“禹穴”,《四川通誌》記載“為大禹所書”。溝內峭壁淩空,奇峰對峙,形成兩道天然的神秘彩屏,人們稱之為“東方伊甸園,人文天際線”。沿溝巖古棧道遺跡繼續前行,便到采藥山下的禹母床,禹母和大禹曾住於此。在北川境內,還有不長高樹,大禹母親當年企盼丈夫歸來的望崇山。

正是由於大禹出生於北川,北川世世代代的人民都將大禹作為自己的祖先和族群英雄加以崇拜。據《蜀王本紀》記載,早在漢代,羌人就把大禹誕生地石紐山看得十分神聖,方圓百裏之內不敢居住放牧,犯了罪的人藏匿於此,只要三年不被捕獲,就會受到原諒,因為這是大禹神靈的護佑。從唐代開始,北川人民自發地形成了祭祀大禹的傳統,每年農歷的六月六日大禹生日這壹天,北川人民都要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緬懷這位彪炳千秋的人文始祖,北川也是四川最早建立禹王廟的三處地方之壹。在北川,幾乎每個鄉鎮都有民間自發修建的禹王宮或禹王廟,借以表達家鄉人民對這位遠古英雄的崇敬和哀思。

刳兒坪,系山峰下壹片稍平坦的地方,即古籍所稱“聖母剖背而生禹”之處。坪內溝底有塊較大的赤石,其狀如盆,清澈的溪水流入即呈紅色,看起來如同血水,這裏即古籍所載“修己背剖而生禹”之處。相傳,修己在半封閉的洞穴生下大禹後,把大禹放進溪水中清洗;很快,溪水和周圍的石塊都被染得血紅。所以,此處也喚作“洗兒池”。

順溪水下行二裏之溝底,均有帶血斑之石英石。在溪邊隨手抹掉壹塊石頭上的泥,石頭現出了血色。當地人說血石神奇,歷經四千多年了還能嗅到血腥味,而且有治難產的效果,所以當地婦女懷孕後、生產前常有到禹穴溝拜祭洗兒池和血石頭的,以求母子平安。

從1987年開始,北川羌族自治縣就系統地挖掘、研究大禹文化,多次舉辦全國性的大禹文化研討會,出版學術論文集20余種。四川省大禹研究會、四川省社科院禹羌文化研究所、中國先秦史學會禹羌文化研究基地等研究機構先後落戶北川。1988年,北川大禹故裏風景名勝區被評為綿陽市風景名勝區;2007年北川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評為“大禹文化之鄉”;2009年北川“大禹祭祀習俗”成功列入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禹的傳說”也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的北川已經成為人們探古訪幽,追尋大禹精神的聖地,成為海內外華夏子孫向往之地。(周永珩/文鄧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