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的修行原則“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是“禪宗”的修行原則惠能禪宗的理論核心是解脫論,認為凡夫所以不能成佛,就是因為對於諸法心有貪染、執著,從而不能自見本性。要由凡轉聖,首先要破除妄執,無心於萬物,壹切修行,任運自在,這樣才能與真如、實相相應,才能解脫生死煩惱。所以《壇經》說:“我此法門,從上已來,頓漸皆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念”,就是指人的意念,第六識的意識活動。“無念”並不是要停止壹切意識活動,因為那樣無異於死人,所謂“壹念斷即死,別處受生”。即使從佛法的體悟來說,“若百物不思,常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無念”是要人於念中去除虛妄的分別、執著。《壇經》雲:“何名無念?無念法者,見壹切法,不著壹切法;遍壹切處,不著壹切處,常凈自性,使六賊(指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從門門中走出,於六塵(指色聲香味觸法)中不離不染,來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不迷。若悟此法壹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禪門弟子希運也說:“如今但學無心,頓息諸緣,莫生妄想分別,無人無我,無貪瞋,無憎愛,無勝負。但除卻如許多種妄想,性自本來清凈,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若不會此意,縱妳廣學,勤苦修行,木食草衣,不識自心,皆名邪行。”從五祖弘忍以來,即大力弘揚《金剛經》。《金剛經》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求菩薩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菩薩觀諸法如幻如化,雖誌求無上菩提,廣行壹切善法,願度盡壹切眾生,但不見有壹法可得,有壹眾生得度,惟有如此,才能融入般若性海,成就無上菩提。而要做到這壹點,就須“於自念上離境,不於法上生念。”也就是《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禪宗諸師橫說豎說,闡發的不外乎《金剛經》的這壹般若思想。其實,禪宗的這壹修行方法並不新鮮,早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初翻譯的第壹部經典《四十二章經》中就有類似的表述:“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曰道。”又,“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禪宗”的中心內容禪宗認為“心外無法”、“心外無佛”,每個人的心性即佛心,所以成佛只在自悟本性。自心迷則愚則凡則是眾生,自心悟則智則聖則是佛。由於自性“覺體圓明”,體性不二,是壹個包羅萬有不可分割的整體,因而用智慧觀照成佛,得即全體,所以利根之人對於這壹純全之理的體悟,只能頓了,不容階次。所謂頓悟,即指突然理解、體認、領悟佛理,而無需長期的修習。這種頓悟是通過直覺的主觀體驗,產生內心的神秘啟示,達到精神狀態的突變。後世禪師們常用“如桶底子脫”的比喻來形容頓悟。桶底壹脫,桶中之物,頓時壹覽無遺。同樣,壹個人頓悟,就可當下直了本性,這種境界,不可言傳,只能意會,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所以佛與眾生的差別,只在壹悟,而迷與悟的不同,只在壹念之間。《壇經》謂“故知不悟,即佛是眾生,壹念若悟,即眾生是佛。”“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頓教大乘,念佛往生路遠。”“我於忍和尚處,壹聞言下大悟,頓見真如本性。是故將此教法,流行後代,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令自本性頓悟”。不假修習的頓悟思想自惠能首倡之後,就成為禪宗修行的根本主張,所謂“自性自悟,頓悟頓修,亦無漸次,所以不立壹切法。”惠能的弟子神會就曾用“利劍斬束絲”的比喻來說“壹念相應,便成正覺”的頓悟思想。也因此,後世禪宗祖師的修行和弘法,無不是圍繞著“悟”來下功夫、做文章。《六祖壇經》分幾個部分: 首先講他的來歷、經過,壹部分講他跟大眾的壹些說法,體現他的思想的,還有壹部分是他跟弟子的對話,和最後跟弟子們的交待。《六祖壇經》從唐代到現在發展已經壹千多年了,版本非常多,民間統計有幾十種版本,歸納起來有四種版本。第壹個是到目前為止發現最早的、最古老的壹本六祖壇經,這個名字非常長,也不好念,《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慧能大師於韶州焚寺施法壇經》,這個版本是1923年有壹個日本的學者在倫敦大英博物館裏頭發現的.上個世紀初敦煌有個道士無意中發現了壹批隋唐時期的文獻寫本中就有《六祖壇經》,消息壹公布引起了各地學者,尤其是考古學家都紛紛湧來想要得到這個文獻,其中有壹個英國人斯坦恩用很不光彩的手法買通道士得到了壹部分壇經,並且運到倫敦放在大英博物館裏展出,引起了學者研究《六祖壇經》熱潮,尤其是早期日本研究比我們研究得好,後來我們也重視起來。這個版本的壇經大約1萬多字,剛剛發現時沒有整理,很不規範,很多錯字、漏字,現在已經整理了,這是在唐代完成的六祖壇經。 第二個版本是慧昕本的《六祖壇經》,這個版本大概是唐代末到宋代處編成的,這個人還就為什麽要編這本書進行說明,看到古老版本的壇經看不懂,有壹些錯漏等等的,所以想辦法編壹個規範的六祖壇經。這個在壹個日本壹個興聖寺發現的所以又叫興聖寺本,在日本其他寺廟也發現了這個版本。第三個版本是契嵩本,是宋代的壹個和尚契嵩編的名字叫《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曹溪原本》,他編制時便說明本來要寫壹本書關於壇經的,壹個官員說如果妳把古本的壇經重新校好,我就出錢讓妳印來發行。經過幾年時間他真的把幾個版本的壇經找到,進行對照把錯的更正過來又編了壹本,這是宋代的版本。最後壹個版本是宗寶本《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元代有壹個叫宗寶的編成的,這個壇經大概兩萬多字,文字比較通俗比較規範。所以比較起來,敦煌本最早,但是讀起來稍微比較困難壹點,宗寶本字數比較多,兩萬多字,讀起來比較容易,書店都有賣,而且都有註釋翻譯成白話文了很容易讀,建議大家讀讀。敦煌本的《六祖壇經》在世界上影響很大、流傳很廣,很多國家翻譯成本國文字,到目前為止英文本的有12種,還有韓文、日文、西班牙文、法文等等。六祖認為,人的心和佛是等同的,“即心即佛”,當然這個思想也不見得是他的發明,因為壹直以來佛教有這這種說法和思想,但是六祖慧能特別強調這樣的東西。從歷史發展來看,佛祖釋迦牟尼是壹個人,但慢慢發展幾千年以後變成壹個神了,我們現在的佛教供奉和崇拜他。但是六祖慧能把神拉回到人到現實裏頭,“人人有佛心,人人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因為“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所以每個人都可以成佛,不管老人、小孩、甚至是壞人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這是壹個很重要的思想,如果我們從怎麽看待佛的問題,它屬於慧能的佛性觀,他對佛的看法“心即是佛,佛即是心”。既然人人有佛心,人人都可以成佛,但怎樣成佛?為什麽有人成不了佛。 這樣就引出六祖慧能第二個思想,怎麽樣成佛?六祖慧能說,“頓悟成佛”,妳光有心還不行,妳要悟,妳有心而不悟的話還不能成佛。妳翻開《六祖壇經》這樣的論述很多,悟,眾生是佛教,妳不悟的話,佛是眾生,所以關鍵在於妳悟,而且他強調“頓悟”,不是慢慢慢慢來,而是突然間頓悟。北宗神秀主張慢慢來的,我們稱為“漸悟”,我們要區分五祖弘忍的南北兩宗,南能北秀,南頓北漸,當然這不是絕對的,他們兩人“頓中有漸,漸中有頓”,這是因果關系、是壹個過程是不能忽略。所以我們把六祖慧能的“頓悟成佛”看作是南宗禪的壹個重要思想,我們也把南宗禪稱為“頓教”剛才講壇經敦煌本時南宗頓教最上乘。這是六祖慧能的第二個思想,怎麽悟,用什麽方法悟,靠什麽悟?這就引出六祖慧能第三個思想。悟要靠自己,“自性自度”,佛心在妳裏頭,悟要靠妳的力量,其他人只能幫妳壹把,所以他說“自度自性,才是真度。”自身不度的話不是真悟,方法、解脫的問題,我們常常講主觀能動性“自性自度”傳承惠能為禪宗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對於後來各派禪師建立門庭,影響極大。在他圓寂後,他的弟子傳承禪法,形成南北二宗。北宗即是荷澤神會門下,稱荷澤宗。南宗則以南嶽懷讓門下的洪州宗,與青原行思、石頭希遷壹系的石頭宗為代表。惠能禪法在北宗荷澤壹派的推動下,取代了原先北宗神秀壹系的地位,成為禪門正宗,但荷澤壹派因後繼無人,在唐末衰亡。對後世影響較大的反而是南宗門下。南宗門下,後來形成河北臨濟宗、江西曹洞宗、湖南溈仰宗、廣東雲門宗、江蘇法眼宗五宗,即“壹花開五葉”。後來,法眼宗遠傳於泰國、朝鮮;雲門宗、臨濟宗更遠播歐美。在中國、日本,則是臨濟宗、曹洞宗兩宗最盛。荷澤宗漢傳佛教禪宗宗派之壹,為曹溪禪中的北宗。始於荷澤神會,承繼曹溪六祖法脈,又被尊為禪宗七祖,但他的地位不被南宗各派所承認,因荷澤宗在洛陽壹帶傳布,因此又被石頭、洪州認為是曹溪禪中的北宗。開元二十年,荷澤神會在滑臺(今河南滑縣)大雲寺開無遮大會,評破北宗,建立曹溪宗的正統地位,現存《南宗定是非論》就是當時的記錄。《六祖壇經》最早的編輯者,應該就是荷澤門下,但現行的《六祖壇經》已經經過洪州、石頭門下改寫,加入許多不利荷澤宗的說法。因此宗在神會之後並沒有傑出人才,又因北方戰亂,後由磁州法如傳至圭峰宗密後,此宗遂衰。至十世紀,青原行思與南嶽懷讓所傳出的法系,被認為是曹溪禪門的正統,荷澤神會法脈反被淹滅不彰。因為敦煌古籍的發現,近代學者又重新發現了荷澤宗,對它的歷史地位做了重新的評價。石頭宗,又稱石頭禪,與洪州宗並列為唐代禪宗兩大派系之壹,由六祖惠能門下青原行思、石頭希遷壹系分出,下開雲門、法眼、曹洞三宗。其主要建立者,為石頭希遷。因希遷禪師,曾在南嶽壹塊巨石上結廬而居,稱“石頭和尚”,他這壹系禪法,也因此被稱為石頭宗。石頭希遷禪師因為閱讀《肇論》〈涅盤無名論〉:“會萬物以成己者,其惟聖人乎!”深有所感,作《參同契》,建立了本派的基本思想。在思想上,它與牛頭宗相近。 洪州宗又稱洪州禪,與石頭宗並列為唐代禪宗兩大派系之壹,由六祖惠能門下分出。始於南嶽懷讓禪師,但它的實際建立者,為洪州道壹法師。下開臨濟、溈仰二宗。洪州宗重視機鋒,以作風犀利聞名,常以棒喝來接引學人。 臨濟宗希運禪師也提倡無心,“無心者,無壹切心也。如如之體,內如木石,不動不搖;外如虛空,不塞不礙。無方所,無相貌,無得失。”又說:“但能無心,便是究竟”。希運繼承了馬祖道壹“即心即佛”的思想,力倡“心即是佛”之說。“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他從這壹思想出發,主張“以心印心,心心不異”,後世故有 “心心相印”壹說。臨濟義玄主張“以心印心,心心不異”,後世有 “心心相印”壹說。臨濟義玄上承曹溪六祖惠能,歷南嶽懷讓、馬祖道壹、百丈懷海、黃蘗希運的禪法,以其機鋒淩厲,棒喝峻烈的禪風聞名於世。現存《臨濟錄》和《祖堂集》卷十九、《景德傳燈錄》卷十二等記載了他的生平事跡和禪法。臨濟宗傳至石霜楚圓(986年-1039年)門下,又分出楊岐派、黃龍派。楊岐派開宗者為方會,因住楊岐山(在今江西萍鄉北)而得名。黃龍派開宗者為慧南(1002年-1069年),因其住黃龍山(在今江西南昌)而得名。慧南初學雲門宗,後從臨濟宗。在南宋時,因為楊岐派傳人大慧宗杲的影響力,使得臨濟宗壹支獨秀,成為禪宗與漢傳佛教最具代表性的宗派。 1187年,日僧明庵榮西將黃龍派引入日本,使臨濟宗在日本得到極大發展。1246年中國僧人蘭溪道隆東渡日本,又傳去楊岐派禪法。日本鐮倉時代禪宗24派中,有20派出於楊岐派系。20世紀80年代,日本臨濟宗信徒逾500萬人。 曹洞宗禪宗的五個主要流派之壹,自石頭宗門下分出,創始於洞山良價、曹山本寂,後傳至宏智正覺禪師,創默照禪,與大慧宗杲所提倡話頭禪,成為後世禪宗兩大流派。日本道元禪師入宋,從學於天童山曹洞宗如凈禪師門下,傳回日本,建立永平寺,提倡“只管打坐”,為日本曹洞宗的開始。臺灣法鼓山聖嚴法師,即為曹洞傳人。溈仰宗,禪宗的五個流派之壹,自洪州宗門下分出。唐潭州溈山禪師,名靈祐,嗣法於百丈懷海禪師。江西仰山禪師,名慧寂,嗣法於溈山靈祐。師資相承,別為壹流,法道甚盛。於是便有了溈仰宗的名聲。見稽古略三。溈仰宗修行理論認為萬物有情,皆有佛性,人若明心見性,即可成佛。 雲門宗,禪宗的流派之壹。出自青原行思、石頭希遷壹脈,以韶州雲門山(在今廣東乳源瑤族自治縣北)文偃禪師為祖師,故得名為雲門宗。它的傳承為,石頭希遷傳天皇道悟,天皇道悟傳龍潭崇信,龍潭傳德山宣鑒,德山宣鑒傳雪峰義存。雪峰義存門下,又分兩支:傳雲門文偃,為雲門宗;另壹支傳玄沙師備,玄沙傳羅漢桂琛,羅漢桂琛傳法眼文益,是為法眼宗。稽古略三曰:“師嗣雪峰存禪師,存嗣德山鑒,鑒嗣龍潭信禪師,師之法道。世宗仰之。目之曰雲門宗。”其禪風被稱為雲門三句:“函蓋乾坤”,“截斷眾流”,“隨波逐浪”。
法眼宗,禪宗的五個主要流派之壹。源自六祖惠能門下石頭宗壹系,始於法眼文益,為禪宗五派中最晚成立的壹派。其傳承為石頭希遷傳天皇道悟,天皇道悟傳龍潭崇信,龍潭傳德山宣鑒,德山宣鑒傳雪峰義存。雪峰義存門下,又分兩支:壹支傳雲門文偃,為雲門宗;另壹支傳玄沙師備,玄沙傳羅漢桂琛,羅漢桂琛傳法眼文益,是為法眼宗。文益禪師,住錫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曾經舉華嚴初地中六相義,並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南唐中主李璟賜謚文益禪師為“大法眼禪師”。歷經文益(885—958)、德韶(891—972)、延壽(904—975)三祖,活躍於唐末、五代、宋初時期。世稱法眼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