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魯豫紀念館流傳下來的故事

魯豫紀念館流傳下來的故事

“碧水繞村,樹蔭下有古宅”。在峰間這個極具嶺南水鄉特色的村落,水道、古橋、石巷、白墻,讓我們走在這裏就像在讀壹本引人入勝的線裝書,四處飄舞的煙雨和塵埃像袖子壹樣,更讓人感到迷茫。

千年石板鋪長虹,百年祠堂記人間滄桑。馮建村的每壹座石橋、每壹棵古樹、每壹座古寺都有壹個耐人尋味的故事,都鐫刻著先民生活的痕跡。

每座橋都鐫刻著壹段歷史。

據不完全統計,馮建村有30多座古老的石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聚集橋、明遠橋和金奧橋。

李是宋朝的壹位學者,也是壹位高官。因為他的政治觀點與朝廷不壹致,他退隱並定居在馮建村。他也是今天村李的祖先。據村裏的老人說,每當李有兒子出生時,就要為他建壹座橋。他壹生有五個兒子,所以他建了五座橋。五座橋中,有四座橋的名稱已被記載,分別是居濟橋、明遠橋、青雲橋、清江橋,還有壹座橋至今無法考證。

記者在高香坊采訪剪紙藝人時,從村民口中得知,李先造橋,後得子。為了感謝馮建的好風水,他在道光年間在高香坊建了壹座“三界廟”,廟門口的對聯就提到了這五座橋。對聯是“青雲子琪接三界,金水恩伯培五橋”。

是先建橋還是先領孩子,村民們的意見並不壹致。然而,根據《每簡》所載李家譜,李確有五子,其中壹子為南宋國子監教輔李革。

桂花樹、石橋、牌坊的皇家禮物

皇帝賜予的桂花樹、石橋、牌坊,至今被村民們津津樂道。

據村裏的老人們說,馮建村的村民李長明在光緒年間獲得了陪審員的職位,後來在海陽縣擔任神諭。他在進京述職時受到光緒皇帝的表揚,並得到壹棵桂樹(最珍貴的桂花樹)作為臺灣省的貢品。

根據傳說,皇帝贈送的金桂樹不到壹英尺高,李長明在晚年退休後把它種在花盆裏。李長明去世後不久,他的家人不知道這種花很貴,隨著家庭的衰敗,他就把它冷落了。抗戰時期,李家大院荒廢,壹個懂“寶”的人把它挖了出來,以15元賣給了壹個姓梁的人家。梁家壹直把這種花當寶貝種在院子裏,直到解放後才搬到自家門口。

金鰲橋,建於公元1700年,是康熙皇帝送給當時太子的老師劉的。據說劉聽說紫禁城裏的兩座橋,金鰲和魚洞,非常漂亮,所以他想親眼看看。有壹天,他假裝患了急癥,進了故宮,實現了這個願望。康熙聽說了這件事,就對劉說:“妳也可以回家造橋。”於是劉參照“金鰲魚洞”的樣式,修建了金鰲大橋。

居濟橋下還有文革時被毀的“進士牌坊”舊址。記者看到,路邊只剩下四個石墩,橋邊水中隱約可見牌坊的12石堆。據說這也是明朝村民梁升中後皇帝所建。村裏的老人說,牌樓* * *有三層,是紅木做的。上面刻著“天地同流”四個字,中間刻著“容恩”四個字,下面刻著“進士坊”四個字。在過去,八九公裏外的劉樂鎮都能看到這座牌樓,可見其宏偉和高度。也有人說是廣東四大牌坊之壹,但史書上沒有記載。梁的家譜中只提到了牌坊的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