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壹,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北宋政治家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
史記
由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壹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3000多年的歷史,包括哲學、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
《史記》還被認為是壹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道德經
春秋時期老子的哲學著作,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壹,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莊子
《莊子》壹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批判哲學、藝術、美學、審美觀等。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學、人生、政治、社會、藝術、宇宙生成論等諸多方面。不僅是壹本哲學名作,更是文學、審美學上的寓言傑作典範,對中國文學、審美的發展有著不可分割的深遠影響。
孟子
孟子與孔子被後人合稱孔孟。《孟子》壹書記錄了孟子與其他各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遊說諸侯等內容,由孟子及其弟子***同編撰而成。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和政治行動,行文氣勢磅礴,感情充沛,雄辯滔滔,極富感染力,流傳後世,影響深遠,是儒家經典著作之壹。
荀子
《荀子》是戰國後期儒家學派最重要的著作。由荀子及其弟子所著,旨在總結先秦學術界的百家爭鳴和自己的學術思想,反映唯物主義自然觀、認識論思想以及荀子的倫理、政治和經濟思想。
大學
《大學》是壹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壹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主要概括總結了先秦儒家道德修養理論,以及關於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儒家政治哲學也有系統的論述,對做人、處事、治國等有深刻的啟迪性。
中庸
《中庸》原是《禮記》第三十壹篇,是壹篇論述儒家人性修養的散文。經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註》,最終和《大學》、《論語》、《孟子》並稱為“四書”。宋、元以後,《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中庸》提出的“五達道”、“三達德”、“慎獨自修”、“至誠盡性”等內容,對為人處事,人性修養有重要影響。
資治通鑒
由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壹本長篇編年體史書,是中國的壹部編年體通史。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寫起,壹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征淮南,計跨16個朝代,包括秦、漢、晉、隋、唐統壹王朝和戰國七雄、魏蜀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等其他政權,***1362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資治通鑒》與司馬遷的《史記》都是中國史學的不朽巨著,二人並稱“史學兩司馬”。
山海經
《山海經》的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裏、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包括誇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山海經》具有非凡的文獻價值,對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的研究,均有參考,其中的礦物記錄,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