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魚文化的錢幣裏的魚文化

魚文化的錢幣裏的魚文化

這是壹枚鏤空花錢,錢徑4.5cm,黑色,青銅質。圖案由兩人壹魚組成:壹人著緊身衣褲,另壹人上著長袖衫,下著裙袍。兩人跨步舉臂,壹在魚頭,壹在魚尾,作翩翩舞姿。據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花錢》圖譜載,其名為“人物臥魚紋鏤花錢”。據錢幣學者董大勇先生編著的《中國花錢集藏指南》中介紹:根據錢的青銅質黑漆古銹色和舞人的服飾、舞姿與整個“氣息”推斷,當屬漢魏之物(但也不排斥有後來仿制的)。董先生為該錢取名為“雙人踏魚錢”。  董先生認為,此錢幣畫面用了超現實的浪漫主義手法。因為事實上當時的民間捕魚工具很難捕捉到這樣的大魚,即使捕到也不可能在活魚身上跳舞。它說明了兩千年前我們的民間藝術家們具有何等超凡的想象力。這種大膽新穎的構思和甘肅武威雷臺出土的漢代文物銅奔馬“馬踏飛燕”的誇張手法毫無二致,壹個在天上,壹個在水裏,可以說有異曲同工之妙。漢代的繪畫與造型藝術,繼承了楚辭絢麗、詭秘的神奇色彩,常常使用想象及誇張手法,這枚花錢可以說是壹個有力的物證。 花錢中有關魚的圖案絢麗多彩,見圖譜的有:《人物魚紋鏤花錢》[亦有學者稱《庖魚錢》,壹婦人手握刀,作宰魚狀。唐·孟浩然有詩曰:“美人騁金錯(指錯金魚刀),纖手膾紅鮮”(紅色大鯉魚)]、《雙魚紋鏤花錢》、《三魚紋飾鏤花錢》、《雙魚背雙龍紋錢》、《龍魚紋鏤花錢》等等,其中以鏤空花錢居多。魚,在我國古代壹直視為吉祥物。這枚雙人踏魚鏤花錢進壹步說明了魚作為吉祥物在漢魏時代已在錢幣圖案中普遍使用了。據郭若愚著的《古代吉祥錢圖像賞析》壹書中介紹,西漢“五銖”錢中就有背上下左右四魚紋錢,還有新莽時鑄的“貨泉”,“泉”字作魚形。可見吉祥錢中的“魚”紋出現之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