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樂經》,書名,《六經》之壹。
先秦有《樂經》存世。此說不僅見於傳世文獻《莊子·天下》篇,從郭店楚簡中也得到了證實。郭店簡《六德》說:“觀諸《詩》《書》則亦載矣,觀諸《禮》《樂》則亦載矣,觀諸《易》、《春秋》則亦載矣。”簡中另壹篇《語叢(壹)》也有“六經”並稱之語。
關於《樂經》的流傳,有多種說法。壹種是認為,《樂經》已亡於焚書坑儒中的秦火;另壹種是認為,《周禮·春官宗伯章》之《大司樂》為《樂經》;還壹種是認為,本來就沒有《樂經》這部經。《樂經》已亡於秦火”觀點較為可信,采納的人也最多。
二、自古以來中國有壹個經學的傳統,孔子就是研究經的······中國的經學和子學從來是並行的,經是更早形成的。”孔子研究樂,修訂了《樂經》。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三、內容
韓非子說儒分八派,其中有仲良氏之儒。陶潛的《聖賢群輔錄》說“仲良氏傳樂,為移風易俗之儒。”《孝敬·廣要道章》記孔子曰:“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可見“移風易俗”是儒家論樂的核心觀點。?
除此之外,儒家論樂還重性情,如郭店簡《性自命出》開端就雲:“凡人雖有性,心亡奠(定)誌,待物而後作,待悅而後行,待習而後奠(定)。”古人為何津津樂道“樂與性情”之間的關系呢?“殊不知這乃是儒家論樂的壹套基本觀點。”
李學勤先生主張把郭店簡《性自命出》改名,將其“前半獨立出來,稱為《樂說》。”
樂經中還應該有純樂理內容,如規定音階距離大小的“五音”(宮、商、角、徵、羽)和規定音高的十二律(六律指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六呂指大呂、應鐘、南呂、林鐘、仲呂、夾鐘)等。
早在《尚書》中就揭示了“詩言誌,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的問題,《虞書·益稷》又說“予欲問六律、五聲、八音”,其中都涉及到了“音律”問題。《國語》記載了公元前522年周景王分別和單穆公、樂師州鳩的對話。
與單穆公探討的是“熔化無射鐘,改鑄成音律較低的大林(即林鐘別名)鐘”的可能性;與樂師州鳩探討的是如何實現“六律”向“十二律轉化”的問題,州鳩說,通過在”六律“中插入六個稱作為”六間“的”間隙律“,可以得到“十二律”。
擴展資料:
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的合稱。始見於《莊子--天運篇》。是指經過孔子整理而傳授的六部先秦古籍。這六部經典著作的全名依次為《詩經》《書經》(即《尚書》)《禮經》《易經》(即《周易》)《樂經》《春秋》。
中國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在晚年整理的《詩》《書》《禮》《易》《樂》《春秋》,後人稱之為“六經”。
其中《樂經》已失傳,所以通常稱“五經”。《禮經》:漢代是指《儀禮》,宋朝以後《五經》中的《禮經》壹般是指《禮記》。《三字經》中:“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當講求。”禮指《大禮》《小禮》,後失傳其壹,並更名為《禮記》。
這六部古籍並非孔子所作,而是在孔子之前早已存在。孔子僅僅是對它們做了壹些整理工作。
這六部古書,從遠古留存下來,在孔子之前,為王室貴族所有,深為歷代統治者所寶重。《國語·楚語上》記載申叔時談到教育王室公子時所開列的教材即包含了這六部古書。
“教之處,使知上下之則;教之樂,以疏其會合而鎮其浮,使知廢興而戒懼焉;教之《訓典》,使知族類,行比義焉。”這裏提到了九種古籍:《春秋》《世》《詩》《禮》《樂》《令》《語》《故誌》《訓典》。孔子整理的六經已大多包括在裏面了,而且這些書名已屢見於先秦其他文獻。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