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存最早的醫書是《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簡介
我國現存《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壹(其余三者為《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是壹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
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另據現代學者考證,認為今本中的黃老道家痕跡是隋唐時期的道士王冰竄入。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床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
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壹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黃帝內經》是公認的中醫四大經典之首,是中醫學理論的奠基之作,歷代中醫各家學說都來源於此。
全文基本以黃帝與歧伯、鬼臾區、伯高、少師、雷公六臣對話的形式,介紹中醫的基礎理論、養生、診斷、治療、預防疾病、中藥、針灸等各方面內容。《黃帝內經》的內容豐富,涉及中醫學的各個方面,但是,要真正完整解讀《黃帝內經》的醫學體系,卻是件非常困難的事。
事實上,在漫長的中醫歷史上也鮮有人能將《黃帝內經》的醫學體系完整破解,因此《黃帝內經》所蘊藏的巨大潛力和價值也遠遠沒有被挖掘出來。壹者,《黃帝內經》從誕生開始,經歷了漫長的歷史變遷,在流傳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了諸多的遺漏和錯誤。
影響了《黃帝內經》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二者,《黃帝內經》的文體基本是對話的形式,討論的話題往往點到即止、隱而不宣,不能算是壹部結構嚴謹的論著,更像是壹部啟發性的問答集,要找到各篇章之間的連續性,從而形成體系完整而結構嚴謹的醫學體系,確實不易。
三者,《黃帝內經》內容涉及廣泛的知識和概念,包括天文、歷法、地理、幹支、運氣、九宮、術數、物候、神煞等領域,這又大大增加了入門和學習的難度;《黃帝內經》中的哲學思想、陰陽理論、天人合壹的生命學說看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