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關於核桃和土豆

關於核桃和土豆

核桃,外形似桃,食用其核仁,故名。古名胡桃、羌桃。相傳原產於伊朗和阿富汗。核桃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公元前3世紀,晉代張華所著《博物誌》和《名醫別錄》等古籍中雲:“此果出羌胡,漢時張騫使西域,始得種還,植秦中,漸及東土,故名之”。“羌胡”,即今青海、新疆壹帶。可見,我國西北是核桃的原產地之壹。張騫是第壹個將核桃引入中原的人。以後,遍及全國各地。獨有商洛生長最佳,故稱商洛核桃。考古學家在山東省臨晌縣城東20裏的山旺村,發現的山核桃、核桃化石,說明遠在1500萬年以前,核桃已是生長於我國的古老樹種。至今我國西北、東北、西南各地以及陜南秦巴山區還生長著不少野生核桃。尤其是新疆,在伊寧、鞏留南部的前山峽谷中,生長著成片的核桃林。

馬鈴薯又叫做洋芋,可見它是從西洋傳到中國的。西方國家那麽多,是哪壹個國家呢?我們可以從馬鈴薯另壹個別名中知道,那就是荷蘭薯。不過,馬鈴薯的原產地卻又並非荷蘭,而是南美洲的秘魯。曾經有壹位探險家到過秘魯山上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看見過他們種植馬鈴薯的情況,原來非常莊嚴神聖。

印第安人全體出動,排成壹排,方式是:男人,女人和小孩,男人,女人和小孩。在壹聲大叫之後,拿著木制長柄鍬的男人便立即往前壹跳,然後用長柄鍬往地上壹挖,然後再往前跳,當男人再往前跳的時候,女人和小孩便跳到他先前的位置上,用手把泥土翻松。這就是古代印加人傳統種植馬鈴薯的方式。

雖然馬鈴薯的原產地是秘魯,不過傳到西方去的品種卻是智利的馴化種———是智利人把野生種的秘魯馬鈴薯馴化後種在耕地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