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歷史上趙括真的只是紙上談兵的庸才嗎?

歷史上趙括真的只是紙上談兵的庸才嗎?

趙括絕對不是紙上談兵的庸才,可惜的是他被冤枉了幾千年了。

趙括的父親是趙奢,從小趙括就耳濡目染,再加上其對軍事非常的感興趣,所以這種軍旅家庭出身的孩子,軍事能力肯定不會差。趙括在少年時期,就能根據其所讀的書,多次駁倒其父親趙奢,並且深得趙王喜愛,由此可見趙括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

趙括領兵打仗,面對的戰國時期最強悍的戰神白起,試問當世之名將中,有誰是殺神白起的對手,更別說是未經戰陣歷練的趙括了。白起的軍事造詣,至今已經二千多年了,在這千年長河之中,華夏大地上又出了幾人能與白起相匹敵?如果長平之戰,趙括能夠壹舉打垮秦軍,那才真是千古奇聞了,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了,歷史就要改寫了,趙括也能壹戰名揚天下,彪炳青史了。

只能說點背,出山就遇到絕世名將。趙括出山前就是軍事理論大家,有很多人拜在其門下學習兵法,那時已經是名滿天下了。完全可以明哲保身,置身事外。當時秦趙2國國力相差很大,廉頗防守對峙戰略最終只會耗空國力。史書記載,替換廉頗廉頗為將前,趙王對趙括組織了就職面試,其壹他是主張進攻,正和當時趙王意。

其二他也很有自信,說秦國將領都不行,若武安君白起對陣勝負五五之分。這時候白起大神已悄悄進駐秦軍前線而不自知,已去先機。他太大意了,等發現是和白起交戰時已經被包圍了。後在絕對劣勢下但精糧絕被圍40多天還能軍紀不壞組織有效反擊已不凡。 ?

長平之戰應該是壹場殘酷的消耗戰,趙國已無資源再打下去了,糧道斷不斷都沒有意義了,根本沒有糧食運過來,事關國家存亡的事,只有趙氏宗親才合適做,要與秦軍耗成兩敗俱傷,只有這樣其它楚魏幾國才敢出來救趙與秦作戰。只是歷史記載被保留下來的只是秦國的記載,立場與政治需要,只能描述成現在見到的這個版本。六國的衰敗與秦國的壹強獨大,合縱抗秦都搞不成才是長平之戰的真實情況,秦占上黨則居高臨下,邯鄲受危肋,趙國丟不起太行山防線,被迫單獨與秦拼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