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在山東大汶口出土了壹些陶器,上邊刻有壹些符號,可以看成是早期(約公元前4300年)的雛形文字。但如今看到的,已經初具規模、比較完備的文字是殷商時期的甲骨文。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陽小屯村發現了許多龜甲和獸骨,上面刻有文字,引起了學術界的極大興趣,並把這種文字叫作甲骨文。
從目前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成批的文字資料──商代甲骨文字算起,漢字已經有3600年的歷史。由於甲骨文字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文字體系,我們可以推斷漢字的發生壹定遠在3600年以前。
二、文字的起源
據我國古籍記載,上古時代的人類祖先們在尚未發明文字之前,便已懂得利用結繩的方式來記事。所謂“大事做大結、小事結小結”就是用繩子做結幫助記憶事情大小。這種方法在世界其他地方(如非洲、南美洲等)也都使用過。結繩記事是壹種記載信息的手段,它和文字的關系不得而知。不過,各地出土的陶器上的壹些陶符紋飾,已具有文字的雛形。
文字是人類記錄思想、交流思想的符號,它於1萬年前“農業化”開始以後萌芽,隨著人類由野蠻向文明過渡,是由先人們在生產和交換的過程中,經過了無數年月的不斷創造和改進而形成的。
文字可以分為三類:形意文字、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它們的關系並不是進化的關系。
最原始的自源文字大多是圖畫符號,即通過象物來表達。古代埃及文字中,也有幾個圖畫符號來表達其音組合後對應事物的做法。蘇美爾文字也經歷過這個時期。但值得註意的是,漢字的“象形”以古西方文字的“象形”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事實上古埃及文字中絕大部分圖畫符號並非以形表意,而是表音符號。實質上類似於字母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