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上古時期有哪些神話傳說

上古時期有哪些神話傳說

壹)女媧補天 女媧是我國上古神話中最偉大的女神。她的偉大的、廣為傳誦的業績是造 人和補天。1.女媧造 人的神話始見於屈原的《天問》:女媧有體,孰制匠之?大意是說:女媧的身體是誰做成的呢?這個問題初壹看的確有些奇怪,女媧作成了別人的身體,她的身體又是怎麽來的呢?翻壹翻史籍:媧:古時的神聖女、化育萬物的人。也就是說,女媧是壹個女 性天神,這個天神的偉大就在於把畢生精力都投入到造人和補天的事上。女媧造人的完整故事見於《風俗通》: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牽引引繩絙於泥中,舉以為人。——《太平禦覽》卷七十八引人由黃土塑成這壹幻想雖然十分離奇荒誕,但仍然有壹定的現實生活基礎。我們的祖先生活在黃河流域的黃土地帶,在發明制陶技術後,他們便容易從陶器用泥土作坯的制過程中,產生關於人類也可能是用泥土捏塑的聯想。女媧摶黃土作人的神話,就是這種現實的折光,也是當時人們對人類起源的壹種幼稚的解釋。2.女媧不但創造了人,她還想著如何讓這些人繼續壹代又壹代的繁衍生息下去,於是她又建立了婚姻制度,使男女各得所配,生兒育女,所以後人又把女媧奉為高禖,高禖就是神媒,婚姻之神的意思,每到春和日 麗的二月,青年男女就可以把日月星空做帳子,把綠草如茵的大地作床塌自 由 結 合,這大概這是所謂的“天作之合”吧。至於那些結了婚卻沒有兒女的,也紛紛來到神廟求神賜子,女媧這位婚姻之神又兼了送子娘娘的職務。在周代——春秋時期,這種供青年男女自 由 結 合的地方很多:如宋國的桑林,楚國的雲夢澤,鄭國的溱洧水邊。女媧創造人類,又替他們建立了婚姻制度,人們相安無事幸福和諧,可是有壹年宇宙卻發生了壹場大的變故。3.女媧補天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練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引水。蒼天補,四極正,引 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圓天……當此之時,禽獸蝮蛇,無不匿其爪牙,藏其螫毒,無有攫噬之心。這個故事,清楚地反映原始人所遭受過的許許多多自然災害,包括星墜和地震、火山和洪水、蟲蛇虎豹橫行等。補天的成功,則幻想地、形象地反映了人對自然鬥爭的巨大勝利。女媧形象的意義即在於她體現了這個勝利,體現了人們戰勝自然的信心和樂觀精神,體現了我們祖先在爭取生存的鬥爭中所顯示的氣魄、智慧和力量。女媧既不辭辛苦地創造了人類,又以極大的勇氣保護了人類。她壹身而兼有如此偉大的功業,反映了原始人對人類母親的愛戴和崇敬。這個神話產生於原始社會早期的母系氏族時代。(二)誇父逐 日誇父逐 日的神話,也是上古著名神話之壹,最早見於《山海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誇父。後土生信,信生誇父……誇父不量力,欲追 日影,逮之於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大荒西經》誇父與日逐走,入 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海外北經》誇父是壹個力氣極大的巨人,壹天,他忽然產生了追趕太陽和太陽賽跑的想法。快要趕上時,太陽炎熱烤炙著他,加之壹天的饑渴循泊,他伏下身子剎那間把黃河、渭河兩條河的水都壹口氣喝幹了,可是口渴還是止不住,他又向北方跑去,想要喝掉大澤的水,未到便渴死了。太陽給大地帶來了光明和溫暖,其施惠於人類可謂至大,但有時也會焦灼莊稼,造成了幹旱。原始人當然是很想了解和駕馭它。屈原關於太陽“出自湯谷,次於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幾裏”(《天問》)的提問,即反映了古人探索太陽運行規律的興趣。誇父追趕太陽,可知也是為了觀察、了解並進而控制太陽的目的。誇父以無比的英雄氣概去追逐太陽,狂跑飛奔,忍受江河湖澤不足以消解的口渴,終於在壹個叫“禺谷”(即虞淵,日落處)的地方趕上了太陽。盡管他後來渴死了,但他那崇高、雄偉的氣魄和頑強的毅力,卻壹直令人神往。尤其是他那巨大的柱杖化作蓊郁茂盛的嘉樹桃林,給後繼者乘涼解渴之便,使其得以完成未竟的事業,則更令人振奮和鼓舞。誇父的形象體現了原始人了解太陽奧秘的強烈願望,體現了他們征服自然的宏觀理想,整個神話充滿積極樂觀的浪漫主義精神。(三)羿射十日在古代典籍裏,“羿”本有兩個:壹個是帝堯時代以“射十日”著名的“神性的”羿,也稱夷羿;另壹個是夏朝太康時代的人性的羿,又叫“後羿”。兩者從屈原起就已相混,但其實並非壹人。神話裏的羿,據說是帝俊派到大地上來幫助解除各種危難的: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山海經·海內經》羿為拯救下民主要做了哪些善事呢?《淮南子·本經訓》說: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兇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禽封豨於桑林。萬民皆喜。據這段記載,羿奉堯的指令先後完成了誅鑿齒,殺九嬰、繳大風、射十日、殺猰貐、斷修蛇、禽封豨等七件大事。羿射十日之舉頗為後世傳誦,不僅因其最有利於“萬民”,而且其意境之壯大開闊,其想象之奇詭瑰麗,實為神話中罕見的佳品。羿之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拯球下民。要完成這壹神聖使命,他向各種兇惡的敵人開戰,表現了非凡的勇氣和毅力。他確實是壹位果敢無比、為民除害的英雄。羿之所以能建立如此偉大的功業,是由於他和別的神話英雄不同,他掌握著高明神異的射箭本領。而且,據說弓箭原本就是他發明的。墨子說:“古者羿作弓。”(《墨子·非儒》因此,這個神話不僅描寫了羿的偉大業績,是壯麗的英雄史詩,而且通過羿的形象贊揚了弓箭和射手,又是生產技術的熱情頌歌。(四)精衛填海精衛填海的神話雖然比較簡短,但它卻是壹個內容非常深刻的著名神話。她可能產生於沿海的部落。由於海浪襲擊,生命受到威脅,於是,產生了填海的願望: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山海經·北山經》精衛鳥長著花腦袋,白嘴殼,紅腳爪,其外形十分可愛;它本是炎帝的小女兒,到東海遊水,在那裏淹死了,其遭遇非常不幸;它不過是壹只小鳥,卻要銜微木細石去填平廣闊無邊、淵深莫測的滄海,其誌概是比滄海還要浩大的。在東海與精衛這大小強弱極端懸殊的對比中,更顯出後者驚人的意誌和毅力,悲壯感人的藝術力量也從這裏產生出來。精衛填海,並不只是為個人雪恨復仇。因為在上古時代,被無情的大海奪去生命的何止女娃壹個。這個神話正反映了人們渴望填平大海、消除其威脅的普遍願望。精衛就是這壹美好願望的體現者。反映征服水患的強烈願望和百折不回的鬥爭精神。(五)鯀禹治水鯀禹治水的故事,是我國最著名、流傳最廣泛的神話傳說。古籍中有關記載比較豐富,內容頗為復雜。重要資料有如下幾則:洪水滔天。鯀竅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經·本經訓》舜之時,***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龍門未開,呂梁未發,江淮通流,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樹木。——《淮南子·本經訓》阻窮西征,巖何越焉?化為黃熊,巫何活焉?鹹播秬黍,雚莆是營,何由並投,而鯀疾修盈? ——《天問》鯀不待帝命表現了蔑視天帝權威的叛逆精神,鯀腹生禹→前仆後繼的鬥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