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國,雖然不像西方那樣頻頻發生因搶奪黃金而引發的戰爭,但歷代統治者對於黃金儲備同樣很重視。早在公元前11世紀,周朝建立後,設有大府、玉府、內府、外府等專司府庫之職,專門負責管理各種財務的出納,這便是中國最早的國庫雛形。
史書中,西漢時期向來有“多金”的記載,當今有種比較激進的觀點認為,西漢的黃金儲備已經等於中國2003年的41.4%,那時“金子論斤賞賜,買賣用金子交易,甚至交罰款用的都是黃金”。雖然古籍中的“金”並不壹定指黃金,但從當代出土大量漢代黃金制品來看(例如陜西博物館中的大量金餅),似乎也能從側面印證“西漢多金”的說法。
由於古代國庫中的黃金主要來源於金礦的開發,至少可以推斷,“多金”的西漢是我國進行黃金開采的壹個高峰期。此外,近年來古玩界傳得沸沸揚揚的唐朝“黃金蛙”“黃金龜”據說出自唐朝金庫,但在史料中並未找到明文記載,漢、唐畢竟時代久遠,當時國庫中的黃金儲備究竟如何已不可考。
唐代的黃金產量與儲備雖難以考證,但當時廣西與湖南金礦的開發卻是南方金礦開始得到利用的標誌。到北宋王朝,西部大片國土丟失,山東半島金礦成為金礦開發的主要來源。蒙元王朝時期,黃金峰值年產量突破1噸(3萬余兩),有關東北金礦的記載開始出現在史書中。到了明朝,雲南麗江與四川北部成為黃金產量最高的地區,峰值年產量為1.25噸(4萬余兩)。
到了清朝前期,因受戰亂等因素影響,黃金產量壹度進入低谷。晚清之際,東北及內外蒙古金礦產量比重大增,“1888-1890年,晚清時期年平均產量達13.5噸左右”,但至“1901年逐年下滑至4.51噸,僅及前期峰值的1/3。1911年恢復至15噸以上(48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