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猴棗散簡介

猴棗散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上海市中藥成藥制劑規範》:猴棗散 2.1 處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猴棗散的用法用量 2.5 摘錄 3 方出《上海市中藥成藥制劑規範》名見《古今名方》 3.1 方名 3.2 組成 3.3 功效 3.4 主治 3.5 猴棗散的用法用量 3.6 制備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猴棗散 1 拼音

hóu zǎo sǎn

2 《上海市中藥成藥制劑規範》:猴棗散 2.1 處方

羚羊角3克 麝香1.2克 猴棗12克 月石(煆)3克 伽楠香3克 川貝母(去心)6克 青礞石(煆成絳色,水飛)3克 天竺黃(飛)9克

2.2 制法

上藥各取凈粉,除麝香、伽楠香外,先將其余藥粉充分和勻,研至極細,隨後加入麝香、伽楠香二味細粉和勻,瓶裝固封。

2.3 功能主治

化痰鎮驚,清熱開竅。治小兒驚風,四肢抽搐,痰多氣急,喘聲如鋸,煩躁不寧者。

2.4 猴棗散的用法用量

每次服0.3~0.6克,每日壹至二次,用溫開水送服。

2.5 摘錄

《上海市中藥成藥制劑規範》

3 方出《上海市中藥成藥制劑規範》名見《古今名方》 3.1 方名

猴棗散

3.2 組成

猴棗12g,羚羊角3g,月石3g,沈香3g,青礞石3g,川貝母6g,天竹黃6g,麝香1.2g。

3.3 功效

清熱化痰,鎮痙開竅。

3.4 主治

小兒急驚風,四肢抽搐,痰多氣急,發熱煩躁,喉間痰鳴。

3.5 猴棗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0.30.6g,開水送下。

3.6 制備方法

上為末,混勻。

古籍中的猴棗散 《本草乘雅半偈》:[第八帙]柿

蒂下別有壹重,如覆瓶之蓋;更有鹿心、牛奶、雞卵、猴棗、蒸餅、鏡面、丁香、福孫、多寶、團花,及白柿、烏...

《丁甘仁醫案》:[卷三]類中案

去節,壹尺)淡竹瀝(沖,壹兩)真珍珠粉(壹分)真猴棗粉(壹分,二味另服)顧左疥瘡不愈,濕毒延入經絡,...

《重訂通俗傷寒論》:[第九章·傷寒夾證]第六節·夾哮傷寒

審其客寒包火者。每用白果定喘湯。調下猴麝二寶散(猴棗壹錢、麝香壹分、***研細勻、每服二分。)用以治哮。...

《本草綱目》:[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柿

、鴨子、牛心、鹿心之狀。壹種小而如拆二錢者,謂之猴棗。皆以核少者為佳。烘柿∶時珍曰∶烘柿,非謂火烘也...

《兒科要略》:[第六章·咳嗽論治]第二節·外感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