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ōng qì sǎn
2 《外科精義》卷下:通氣散 2.1 處方玄胡45克 豬牙皂角 川芎各30克 藜蘆15克 躑躅花7.5克
2.2 制法上為細末。
2.3 功能主治通竅除毒。治時氣頭面赤腫,或咽喉閉塞不通,用之取嚏,噴七八遍,泄出其毒則愈。若看病之人用此藥,必不傳染。
2.4 通氣散的用法用量
用紙燃蘸少許,纴於鼻中,取嚏為效。
2.5 備註方中玄胡,《外科樞要》作“玄參”。
2.6 摘錄《外科精義》卷下
3 《奇效良方》卷五十八:通氣散 3.1 處方茴香 木香 全蠍 玄胡索 陳皮 菖蒲各3克 羌活 僵蠶 川芎 蟬退各1.5克 穿山甲6克 甘草4.5克
3.2 制法上藥為細末。
3.3 功能主治理氣通竅。治耳聾,氣閉不適。
3.4 通氣散的用法用量每服9克,不拘時溫酒調服。
3.5 摘錄《奇效良方》卷五十八
4 《誠書》卷七 4.1 方名通氣散
4.2 組成茴香1錢,石菖蒲1錢,人參1錢,延胡索1錢,陳皮1錢,木香1錢,羌活5錢,僵蠶5錢,川芎5錢,蟬蛻5錢,穿山甲2錢,甘草1錢半。
4.3 主治暴怒氣閉,耳部腫脹。
4.4 通氣散的用法用量酒調服。
4.5 制備方法上為末。
5 《準繩·瘍醫》卷五 5.1 方名通氣散
5.2 組成玄參1錢半,豬牙皂角1錢,川芎1錢,北細辛、藜蘆、草烏頭、羊躑躅花。
5.3 主治時毒焮腫,咽喉不利。
5.4 通氣散的用法用量用紙撚蘸少許,入鼻內取嚏為度,日2次。
5.5 制備方法上為末。
5.6 附註方中細辛、藜蘆、草烏頭、羊躑躅花用量原缺。
6 《赤水玄珠》卷三 6.1 方名通氣散
6.2 組成木通5錢,木香5錢,枳殼5錢,菖蒲5錢,川芎2錢,柴胡2錢,陳皮2錢,白芷2錢,羌活2錢,僵蠶(炒)2錢,全蠍2錢,蟬蛻2錢,甘草1錢半,川山甲(炮)3錢。
6.3 主治氣閉耳聾。
6.4 通氣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錢,酒調下。
6.5 制備方法上為末。
6.6 附註《濟陽綱目》有延胡索,無柴胡。
7 《校註婦人良方》卷八 7.1 方名通氣散
7.2 組成陳皮1錢,蘇葉1錢,枳殼(面炒)1錢,木通1錢。
7.3 主治虛人憂怒,以致傷肺與大腸,不能傳送,大便秘結。產後大小便不通。
7.4 通氣散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8 《普濟方》卷二七八 8.1 方名通氣散
8.2 組成陳皮1斤(去蒂),阿膠4兩(炒),甘草4兩。
8.3 主治諸腫毒初發。
8.4 通氣散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半兩,用水2盞,煎至8分,去滓溫服。
9 《普濟方》卷五十四 9.1 方名通氣散
9.2 通氣散的別名通聖散
9.3 組成穿山甲(炮)5兩,螻蛄5兩,麝香1錢。
9.4 主治久聾,諸藥不效。
9.5 通氣散的用法用量上以蔥涎和搗,塞耳中;或為細末,每用少許,以蔥管盛藥放耳中。同時以追風散搐鼻。
9.6 附註通聖散(《景嶽全書》卷六十)。
10 《聖濟總錄》卷壹壹五 10.1 方名通氣散
10.2 組成郁李仁(去皮,研)半兩,木香1分,檳榔(銼)3枚,大黃(銼)1兩,芍藥半兩,細辛(去苗葉)1分,人參半兩,山芋1兩,桂(去粗皮)1兩,甘草(炙,銼)1分,牡丹皮1分。
10.3 主治聤耳。
10.4 通氣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空心溫酒調下。
10.5 制備方法上除郁李仁別研外,並為散,和勻。
11 《脈因證治》卷上 11.1 方名通氣散
11.2 組成防風、槁本、獨活、羌活、黃芩、黃連、人參、黃耆。
11.3 主治風熱乘肺,脈洪大,肩背痛,須頷腫,頸肩臑肘臂外後臁痛,汗出,小便數而欠者。
11.4 附註《醫部全錄》本方用量:防風、槁本、羌活、獨活各八分,黃芩、黃連各壹錢;無人參、黃耆;用法作(口父)咀,水煎服。
12 《瑞竹堂方》卷二 12.1 方名通氣散
12.2 組成穿山甲(銼細,用蛤粉炒脹,去粉)2兩,白牽牛1兩(炒),玄胡索(去皮)1兩,陳皮(去白,凈)1兩(炒),木香1兩半(不見火),舶上硫黃2兩(炒),厚樸(去皮)1兩,甘草1兩(炙),黑牽牛半兩(炒)。
12.3 主治小腸疝氣,腰腹牽引疼痛,感風寒或勞損腰痛,婦人吹乳,心氣腫痛,瘡癤不拘潰否等。
12.4 通氣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錢,空心溫酒調下,病在上者食後服,病在下者食前服。
12.5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13 《婦人良方》卷十二 13.1 方名通氣散
13.2 組成破故紙不拘多少(瓦上炒令香熟)。
13.3 主治妊娠腰痛,狀不可忍。婦人腎虛腰痛。
13.4 通氣散的用法用量空心先嚼胡桃肉半個,再服藥2錢,溫酒調下。
13.5 制備方法上為末。
14 《普濟方》卷五十三 14.1 方名通氣散
14.2 組成茴香1錢,木香1錢,全蠍1錢,陳皮1錢,玄胡1錢,穿山甲(炮)2錢,羌活半錢,僵蠶半錢,川芎半錢,蟬蛻半錢,菖蒲1錢,甘草1錢半。
14.3 主治耳聾,氣閉不通。
14.4 通氣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錢,溫酒調下。
14.5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15 《聖濟總錄》卷壹七五 15.1 方名通氣散
15.2 組成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分,木香1分,檳榔1分。
15.3 主治小兒腹脹。
15.4 通氣散的用法用量每服半錢匕,煎紫蘇、木瓜湯調下。
15.5 制備方法上銼細,用巴豆30粒同炒令赤色為度,去巴豆,搗三藥為細散。
16 《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16.1 方名通氣散
16.2 組成川芎、當歸、白芍、杜仲、阿膠、茴香、川斷、補骨脂、山藥、橘核、防風、獨活、香附、甘草、蔥白、萆薢。
16.3 主治婦人妊娠,勞傷損動,風邪寒氣乘之,腰腹痛上連肩背,痛而不止則傷胎易墮。
17 《幼幼新書》卷三十九引張渙方 17.1 方名通氣散
17.2 組成象牙(燒)1錢,鵝羽(燒)1錢,磁石皂子大(燒)。
17.3 主治誤吞銅錢物及鉤繩之類,哽於咽喉。
17.4 通氣散的用法用量每服半錢,新汲水調下。
17.5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古籍中的通氣散 《證治準繩·類方》:[第八冊耳]耳聾、人參、五味湯嚼下。益氣聰明湯(見目。)〔氣閉〕通氣散茴香木香全蠍玄胡索陳皮菖蒲(各壹錢)羌活僵蠶川...
《張氏醫通》:[卷八七竅門下]耳頭痛耳聾頰腫。四物湯加肉桂吞龍薈丸降火。及復元通氣散調氣。耳聾有濕痰者。滾痰丸下之。耳聾面頰黑者。...
《醫宗金鑒》:[外科卷下發無定處]癭瘤大。每服壹錢,食遠,燈心、生姜煎湯送下。方歌通氣散癭堅氣瘤,麥桔芎歸花粉投,芩枳二陳星貝藻,香附...
《醫宗金鑒》:[卷四醫宗金鑒四十三卷]腰痛總括,方出本草.小續命湯加牛膝,杜仲,炒穿山甲也.通氣散 活絡丹4.氣滯閃挫通氣散,木陳穿索草茴牽,血...
《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卷之十壹·瘡毒門]癰疽癤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