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宋元時期的史學、文學、書畫成就有哪些

宋元時期的史學、文學、書畫成就有哪些

還有沈括的《夢溪筆談》、郭守敬的《授時歷》等等

沈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傑出的科學家。他出身於封建官僚家庭,青年時代即在沭陽(今屬江蘇)任主簿,大力修治沭河,灌田70萬畝。宋仁宗時中進士,授職揚州司理參軍,因熟悉天文學,還命其兼管司天監事,負責觀測天象和修訂歷法,提出了與現今陽歷相似的“十二氣歷”。宋神宗時參加過王安石變法運動,時常出京到各地察訪新法實施情況,先後到過兩浙、河北等地,還奉命出使過遼國。每到壹地,都留心觀察自然風物和風土人情,隨時做記錄。他由浙江雁蕩山的地形,認識了水的侵蝕作用;從太行山巖石中海洋生物的遺跡,推知山東的陸地原為海洋。他博學多才,對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歷史、考古等都有較深的研究。晚年,定居於潤州(今江蘇鎮江),修築夢溪園,舉平生見聞,撰《夢溪筆談》壹書。

《夢溪筆談》

《夢溪筆談》是沈括集科學研究、社會考察、文史掌故以至街談巷議、奇聞異說等,兼收並蓄寫作而成的。該書完成於11世紀末。包括《夢溪筆談》26卷,《補筆談》3卷,《續筆談》1卷,***30卷。全書分為故事、辯證、樂律、象數、人事、官政、權智、藝術、書畫、技藝、器用、神奇、異事、謬誤、譏謔、雜誌、藥議***17目,609條,是壹部綜合性的著作。其中最有價值的是自然科學和科學技術部分,有二百多條,包括天文、歷法、地理、制圖、地質、氣象、數學、物理、化學、水利、建築、冶金、醫藥、農業、動物、植物以及武器制造等,足以反映北宋的科學水平。

郭守敬

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順德邢臺(今屬河北)人。元朝天文學家和水利專家。他的祖父郭榮“通五經,精於算數水利”。郭榮曾讓郭守敬拜當時天文、地理專家劉秉忠為老師。郭守敬32歲那年,劉秉忠的老同學張文謙將郭守敬推薦給元世祖。元世祖召見郭守敬,郭守敬面陳發展華北水利的六項建議,每奏壹項,元世祖都嘆曰:“任事者如此,人不為素餐矣。”當即授提舉諸路河渠。不久,郭守敬隨張文謙視察寧夏壹帶,修復了不少古渠,提升為都水少監。

元朝初期,承用金朝的大明歷。大明歷的誤差已很顯著。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世祖下令由太子贊善王恂、都水監郭守敬領導,設立太史局,召集南北歷官,修訂新歷。並且命禦史中丞張文謙、樞密副使張易主管此事。王恂主要負責歷法本身。郭守敬主要負責儀器和觀測。郭守敬創制了近二十件天文儀器,主持了大規模的測量,他自己也作了許多觀測。經過四年努力,新歷告成,被命名為《授時歷》,於至元十八年(1281年)頒行。就在這壹年,王恂病故,當時尚有許多材料尚未整理定稿。郭守敬花了兩年時間,最終寫成定稿。

晚年,郭守敬又轉歸水利工作。至元二十七年(1291年)春,他領導整修大都至通州的運糧河,經壹年多的時間,運河修通,定名通惠河。為了解決通惠河水源不足的問題,郭守敬主持修築了白浮渠,“引北山(今北京昌平神山)白浮泉水,西折而南,經甕山泊(今北京昆明湖),自西水門入城,環匯於積水潭”。充足的水源,保證了漕糧船只可以直接駛入大都積水潭,積水潭上出現了“舳艫蔽水”的盛極景象。

中醫成績顯著.

宋元時期,隋唐兩代興起的國家對醫藥進行管理與教育模式,得到了進壹步的加強與發展。

宋代的醫學管理機構與教育機構是分開設立的,新設翰林醫官院是管理機構,太醫局則是醫學教育機構,這與唐代有所不同。元代以太醫院為管理機構、醫學提舉司為教育機構,名稱雖不同,路子是壹樣的。

作為國家的醫學教育機構,對醫學的分類是整個醫學技術水平的重要標誌之壹,成為對醫學發展起促進作用的重要因素之壹。

唐代的醫學教育分為四科:醫科、針灸科、按摩科、咒禁科,顯然較為粗糙。宋代分為九科:大方脈科、風科、針灸科、小方脈科、眼科、產科、口齒咽喉科、瘡腫兼折瘍科、金鏃書禁科,比唐代壹下子多了壹倍以上。元代更是增加到了十三科:大方脈科、風科、針灸科、小方脈科、眼科、產科、口齒科、咽喉科、正骨科、金瘡腫科、雜醫科、祝由科、禁科,是唐代的三倍多。

從唐代到元代,醫學分科的發展速度相當之快。這種快速的發展,正說明原來的不成熟。而從元代再往後,分科的速度又趨緩,則表明了宋、元時代是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重要時期。

醫學分科的成熟與精細,對於醫學人員的專門化、技術的精益化,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國家對醫藥技術發展更直接的促進措施,是國家組織編纂醫藥著作,主要是本草類與醫方類的醫書。

在本草方面,宋政府先後編撰了《開寶本草》、《嘉佑本草》、《圖經本草》。此外,根據當時唐慎微私人撰修的《證類本草》三次加以重修而出版棗《大觀經史證類備用本草》、《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紹興校定經史證類備急本書》,成為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以前最優秀的本草類著作。

在醫方方面,先後組織編纂了《神醫普救方》1000卷、《太平聖惠方》100卷、《聖濟總錄》200卷,成為收方最多的著作。

編纂這樣的大型醫藥書籍,壹般的私人自然是無力組織進行的,而它們的作用是極其重要的。由國家組織編纂醫書,其功至偉。

北宋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宋仁宗下詔編修院設置校正醫書局,組織校正出版重要的醫書。這是個重要的舉措,對於重要醫書的出版起了保證作用。

除此之外,還有壹系列促進醫學發展的舉措。

如北宋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翰林醫官院鑄造了俞穴銅人兩個,作為針灸教學與考試醫生之用。這兩個銅人的聲名甚至傳到了金國,以至在高宗建炎二年金宋議和時,金方居然將索要銅人作為議和的條件之壹。

又如,北宋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在開封設立了太醫局賣藥所(又稱熟藥所)。接著,又陸續在各地開設和劑惠民局(簡稱惠民局或和劑局)。這種藥局既賣藥也看病,完全是現代國立醫院門診的雛形。這是壹個了不起的創舉,因此,元、明兩代也依然采用。

在國家對醫藥事業的大力推動下,整個國家的大形勢對醫藥的發展極為有利,從而為這時期的醫藥科學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有利條件。

二、遲遲成形的法醫學與艱難起步的解剖學

法醫檢驗,是對凡有人生傷亡案件進行審理的首要而重要的步驟。

在《禮記·月令》、雲夢睡虎地秦簡律書中,都有臨案勘察傷亡情況的記錄,這是我國最早的法醫萌芽狀況。

法醫學的起源雖早,但成形較遲。據說在北齊有徐之才的《明冤錄》,是我國最早的法醫學專著。但這部書不久就失傳了,具體內容無從知曉,反映出法醫這壹學科依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沒有成形。

但經歷了千余年滄桑磨煉考驗,法醫學成形的時刻有幸降臨在五代至北宋時期。

五代時期,和凝、和□父子聯手撰著了《疑獄集》(公元951年)。

到兩宋時期,這類著作猶如雨後春筍壹般壹下子湧現出了許多部,如無名氏的《內恕錄》、鄭克的《折獄龜鑒》(公元1200年)、桂萬榮《棠陰比事》(公元1213年)、趙逸齋的《平冤錄》、鄭興裔的《檢驗格目》等等。在淳佑七年(公元1247年)誕生了壹部匯集眾說,體系完整的法醫學名著棗《洗冤錄》。

《洗冤錄》,又名《洗冤集錄》、《宋提刑洗冤集錄》,五卷,宋慈撰著。

宋慈(1186??249),字惠父,福建建寧建陽童遊裏人,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進士。宋慈長期職事政務,尤其是歷任廣東、江西、湖南等處提刑,對於法醫學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

《洗冤錄》卷壹載《條令》等4篇,總論法醫的法令原則與基本方法;卷二載《初檢》等12篇,講述各種屍體的情況與屍檢方法;卷三載《驗骨》等5篇,卷四載《驗他物及手足傷死》等10篇,卷五載《驗罪囚死》等22篇,都是講述各種傷亡的狀況與原因,以及屍體發掘、救死方法等。

宋慈對法醫的重要性、法醫的職責,有許多重要的論述,對法醫的責任心尤其重視,強調必須不懼臟累,"審之又審,不敢萌壹毫慢易心"。

宋慈指出,法醫的工作程序應該是:到達現場後,先要進行對有關人員的詢問,再記下屍體的位置,驗看周圍場所,最後進行屍檢。

宋慈對於各種傷亡的鑒別極為精細、準確,對自殺、他殺、病故的區別十分精細和準確。

如,對於吊屍,宋慈指出:要仔細觀察吊起的現場與被吊者頸部的情況,還有繩索的情況。要註意吊的高度、繩子的結法、上面有沒有塵土、繩子是否移動過。如果是死後遭繩紮的,死屍上就沒有"紫赤"、"血 "而只有"白痕"。

其他如溺死、燒死、自刑與殺傷等等,都有詳細的闡述。

在書末,還附有各種救死方。如人工呼吸、用明礬蛋白解砒霜毒等等,有些至今仍在使用。

《洗冤錄》是壹部集大成的法醫著作,既是《內恕錄》等著作的經驗總結,也有宋慈自己的經驗心得,達到了壹個相當系統而高超的水平,標誌著我國古代法醫學的正式形成。

在《洗冤錄》問世後直到西方近現代法醫學傳入以前,它壹直是古代中國法醫學的指導性著作。在現代,《洗冤錄》已經被譯成荷、法、德、日、朝、英、俄等多國文字,真正成為了世界法醫學寶庫中的壹顆明珠!

與法醫事業緊密相關的是解剖屍體的工作。

在世界上許多國家與地區,屍體解剖是壹件不足為奇的醫學工作,對於醫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古代中國卻是壹個不見於明文的"禁區",是壹個不可逾越壹步的"雷池"。

但歷史記載在宋代有兩次屍體解剖,而且繪成了圖譜,難道是這"禁區"與"雷池"從此就被打破了?

第壹次屍體解剖是在慶歷年間(公元1041?048年),由畫工宋景繪成《歐希範五臟圖》。

第二次是崇寧年間(公元1102?106年),也由畫工繪成圖,經醫生楊介整理校對,著成《存真圖》壹卷。

這兩幅圖的原件都沒有能流傳下來,但《存真圖》的圖譜被元代孫煥的《重刊玄門脈訣內照圖》錄用而保存了下來,多少還能讓後人有些幸運感。

從當時的記載來看,解剖是成功的,記載的內容是基本正確的,所存的圖雖然疏略粗糙,但價值依然極高,因為這畢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人體解剖圖著。

可從此以後,人體解剖又在中國銷聲匿跡了。於是,不由人們要探究宋代解剖的人體究竟是什麽人。

幸好在文獻中有據可查,才使後人不致永遠被蒙在鼓中。第壹次被解剖的,圖名中寫得很明白,姓名是歐希範。歐希範是何許人呢?原來他本是廣西的壹位農民起義領袖,被統治者誘殺後,又被剖腹刳腸(參見鄭景壁《劇讀錄》)。第二次被解剖的,人名已經無從可知了,但也可能是壹位農民起義者(楊介《存真圖》自序。皆錄自《中國醫籍考》)。

由此可知,宋代的解剖實在是偶爾為之的特殊例子,"禁區"與"雷池"並沒有被打破,壹切依然如舊。

然而,正因為如此,宋代的兩次解剖,在中國傳統的醫學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價值。

三、金、元四大家

這壹時期,臨床醫學蓬蓬勃勃地發展起來,名醫與流派層出不窮。達到這壹時期最高水平的、最負盛名的,則是著名的"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即劉完素、張從正、李杲、朱震亨。他們的***同特點是:既恪守《內經》、《傷寒》的傳統體系,又各有所創新,形成各自的風格。

1.劉完素

劉完素(公元1110?200?年)字守真,河北河間人,人稱"劉河間"。

劉完素壹生嗜好醫學,不願為官,堅持在民間行醫。由於他醫德高尚,醫技精良,深得民眾歡迎。他壹生醫著甚多,有《素問要旨》、《宣明論方》、《素問玄機原病式》、《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素問藥證》、《傷寒直格》、《醫方精要》、《三消論》等。其中《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與《三消論》兩書,後人疑為托名之作。

《素問要旨》,主要論述五運六氣。《素問玄機原病式》是將《素問·至真要大論》的"病機十九條"加以引申、發揮,從而確立他的火熱立論的主張。《宣明論方》也是在於闡發他的運氣之理。《傷寒直格》是將致病機理中的寒、熱二癥加以區分,並繼續主張他的熱病之長。

總的來看,劉完素在運氣學說上頗有發展,強調運氣的"常"與"變"應該辯證相待。在致病機理上,對火、熱的因素更有心得,治療也以寒涼藥物的運用為長,故有"寒涼派"之稱。

2.張從正

張從正(1156?228)字子和,自稱"戴人",睢州考城(今河南蘭考)人。興定中(公元1217?222年)曾任太醫,但不久即辭去,亦在民間從醫。

張從正的著作較少,今存僅《儒門事親》壹書。

《儒門事親》15卷,由零散的10種著作合成,為後人所編。前3卷是原本《儒門事親》,張從正原著。其余部分是他對學生麻知幾、常仲明等"講求醫裏"的實錄,由麻氏等編輯成書。

除前3卷《儒門事親》外,其余卷4?為《直言治病百法》,卷6~8為《十形三療》,卷9為《雜記九門》,卷10為《撮要圖》,卷11為《治病雜論》,卷12為《三法六門》,卷13為《治法心要》,卷15為《世傳神效名方》,另有《三復指迷》1卷,文已佚失。又,《撮要圖》後附有《扁鵲華佗察聲色定生死訣》與《病機》,在《治病雜論》後附有《河間先生三消論》,最後附有《太醫先生辭世詩》5首。

張從正的醫學思想沿著劉完素的思路而又有所發展,他贊從劉完素壹直信仰的"六氣致病"說,把各種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歸於六淫的邪氣入侵,在治病原則上很自然地以"攻邪"為主,補養為次,在具體治療手段上也就以汗、吐、下這三法為主,甚至認為攻就是補,於是得了"攻下派"的稱呼。

張從正的醫學風格十分鮮明,三法的運用有獨到之處,但他的"速攻"之策頗招致異議,因此對他的評價往往贊揚與批評兼而有之。

3.李杲

李杲(1180?251)字明之,晚年自號東垣老人,河北真定(今河北正定)人。

李杲出身於"貲富鄉裏"的財主之家,因母病死於庸醫而立誌學醫,拜張元素為師,學成後名在其師之上。

李杲的醫學著作有《內外傷辨惑論》、《蘭室秘藏》、《脾胃論》、《醫學發明》、《用藥法象》等。

李杲的行醫特點非常鮮明,他的醫學思想集中在脾胃診治上,他以傳統的五行理論"脾胃為土"棗土為萬物之母,脾胃為生化之源為基礎,建立起他的理論:(壹)元氣為人生之本,脾胃為元氣之源;(二)脾胃之氣必須升降有序,序亂則致病;(三)火為元氣之賊,治則以"甘溫除熱"為主。

李杲這壹思想,是與"外感"論相反的學說,因此他力主內補除病。他的這種偏重於內的傾向,也在獲得好評的同時招致了某些批評。

4.朱震亨

朱震亨(公元1281?358年)字彥修,義烏(浙江義烏)人,人稱丹溪翁。

朱震亨學初宗文,後因母病、師病而改學醫,44歲始師從劉完素再傳弟子羅知悌。學成後,又深研《內經》、張仲景、張從正、李杲等學說,參以《易經》太極之理,作"相火"與"陽有余、陰不足"之論,名聲始傳於四方。

朱震亨的著作有《格致余論》、《局方發揮》、《傷寒辨疑》、《本草衍義補遺》、《外科精要新論》等,以《格致余論》與《局方發揮》最為著名。

朱震亨最著名的思想就是"相火"與"陽有余,陰不足"理論。

"相火"論的要點為:(壹)人有居火(心火)與相火(在肝腎、膀胱、三焦、心包、膽)。(二)相火主動,所以能生生不息。(三)相火為元氣之賊。

"陽有余,陰不足"論的要點為:(壹)天地、人身都是"陽有余,陰不足"。(二)相火易動,故陰易泄,故陽更有余而陰更不足。

朱氏的這壹思想,是劉完素火熱說的新發展,因此他的醫術強調滋陰降火,並創制了"越鞠丸"、"大補陰丸"、"瓊玉膏"等養陰膏丸,從而得到了"滋陰派"(或稱"養陰派")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