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是什麽意思

“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是什麽意思

《道德經》第壹章第六句: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正是天地宇宙的奧妙之門。)

《酷說老子》第壹章(24)羅素vs愛因斯坦:世界上沒有客觀真理,只有主觀解釋?

1、

1918年年底,世界第壹次大戰剛剛結束。梁啟超和蔣百裏等人壹起結伴遊歷歐洲,為了給當時的中國尋找壹條出路,他們走遍了歐洲十幾個國家,直到1920年初才回到中國。

歸國後兩人各寫下壹本著作:

梁啟超寫的是《歐遊心影錄》,蔣百裏寫的是《歐洲文藝復興史》。

梁啟超的看法是:

科學絕對不是萬能的,壹味地追求物質文明,必然造就“弱肉強食”的社會,第壹次世界大戰的本質就是迷信“科學萬能”的報應,所以歐洲的文明已經走到了盡頭。①

蔣百裏的觀點則相反:

歐洲正是有了文藝復興,才成功地將宗教推下神壇,才使得人重新發現了“人”,世界重新發現了“世界”,所以歐洲文明是全人類精神界的壹聲春雷,也正是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曙光”。②

那麽問題來了:

為什麽兩人同樣是遊歷歐洲,吃的是同壹家飯店,住的是同壹家旅館,去的是同壹個地方,卻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結論?

妳可能會說:

是因為他們兩人的思考方式不同。

那再請問:

他們二人面對的是同樣的“客觀事實”,寫作依靠的都同樣是精密的邏輯推演,按道理來說,他們二人得出的結論應該是高度壹致的,又何來的思考方式不同?

而且假如妳有機會穿越回民國采訪梁啟超和蔣百裏的話,他們壹定會異口同聲的回答:

這絕不是主觀偏見,完全是我們自己根據客觀事實獨立思考出來的結果。

那麽問題更大了:

真理只有壹個,獨立思考的結果怎麽可能是兩樣?

所以,只有兩種可能:

要麽客觀上沒有唯壹真理,要麽主觀上沒有獨立思考。

請問,妳選哪壹個?

2、

或許妳覺得,文明的範疇似乎太過於龐大,有的人喜歡東方,有的人偏愛西方,實在是沒法做統壹定論。那麽好,我們不妨把話題縮小到民族性的範疇來看。

同樣是1920年前後,哲學大師羅素和科學大家愛因斯坦兩人分別來中國做過壹次考察,羅素的的看法是:

中華民族具有“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不屈不撓的堅強毅力以及無與倫比的民族凝聚力”。

羅素甚至斷言:

“假若中國人有壹個穩定的政府和充裕的資金,那麽在未來30年內,他們將會在科學上創造出引人註目的成就,他們很可能會超過我們。”③

愛因斯坦的觀點則恰恰相反:

“中國人......安靜又拘謹,甚至連孩子們都無精打采,看上去很遲鈍。”

愛因斯坦甚至對中華民族發表了壹番種族歧視的議論:

“即使是那些被迫做牛做馬壹樣工作的人們,也永遠不會表現出受苦意識。壹個牧群般的奇特民族......與其說是人類,(不如說)他們更像是機器人。”④

那麽問題來了:

為什麽羅素和愛因斯坦同樣是考察中國,同樣都去過上海,同樣都吃的是中國菜,卻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結論?

而且假如妳有機會穿越回民國采訪羅素和愛因斯坦的話,他們壹定會異口同聲的回答:

這絕不是主觀偏見,完全是我們自己根據客觀事實獨立思考出來的結果。

那麽就又回到前面那個更大的問題了:

真理只有壹個,獨立思考的結果怎麽可能是兩樣?

所以,只有兩種可能:

要麽客觀上沒有唯壹真理,要麽主觀上沒有獨立思考。

請問,妳選哪壹個?

3、

或許妳又覺得,民族性的範疇似乎太過於籠統,也不好做統壹定論。那麽好,我們不妨把話題再縮小到壹個維度,縮小到人生觀的範疇來看。

著名詩人王爾德說過壹句名言:

人生有兩大悲劇,壹個是得不到妳想要的,壹個是得到了妳想要的。

怎麽樣,聽起來是不是很有道理?人生不就這樣嗎?得到了想要的東西我們就會無聊,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我們又會痛苦,簡直是壹個無解的悲劇!

但是,請等壹等!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的卻對這個觀點嗤之以鼻。弗洛伊德反駁說:

人類也有兩大快樂,壹個是沒有得到妳想要的;壹個是得到了妳想要的。

怎麽樣,聽起來是不是更有道理?人生不就這樣嗎?得到了想要的東西,於是我們可以去品味和體驗;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於是我們又可以追尋和創造。簡直是壹出充滿陽光的人間喜劇!

那麽問題來了:

同樣是面對人生,為什麽兩人會有不同的結論?

而且假如妳有機會穿越回去采訪王爾德和弗洛伊德的話,他們壹定會異口同聲的回答:

這絕不是主觀偏見,完全是我們自己根據客觀事實獨立思考出來的結果。

那麽就又回到前面那個更大的問題了:

真理只有壹個,獨立思考的結果怎麽可能是兩樣?

所以,只有兩種可能:

要麽客觀上沒有唯壹真理,要麽主觀上沒有獨立思考。

請問,妳選哪壹個?

4、

或許妳又覺得,人生觀的範疇似乎太過於寬泛,也不是那麽容易統壹定論的。那麽好,我們不妨把話題繼續縮小到壹個維度,縮小到日常社交的範疇來看。

某天晚自習,教室裏有壹個學生爬在桌子上睡著了,手裏捧著書。

校長開會的時候恰好路過,氣憤的說:

“壹看書就睡覺,沒出息!”

教導主任巡視的時候也恰好路過,但沒有生氣,反而欣慰地說:

“看書能累到睡著,有前途!”

那麽問題來了:

看到同樣壹個場景,為什麽兩人會有不同的結論?

而且假如妳有機會采訪校長和教導主任的話,他們壹定會異口同聲的回答:

這絕不是主觀偏見,完全是我們自己根據客觀事實獨立思考出來的結果。

那麽就又回到前面那個更大的問題了:

真理只有壹個,獨立思考的結果怎麽可能是兩樣?

所以,只有兩種可能:

要麽客觀上沒有唯壹真理,要麽主觀上沒有獨立思考。

請問,妳選哪壹個?

5、

其實上面四種截然相反的觀點,原因只有壹個——心理預設不同!什麽意思呢?我們最後再來看壹則禪宗裏的公案就明白了:

有壹天阿難對釋迦牟尼說:“師父,我今天進城遇見壹樁怪事!”釋迦牟尼問:“什麽怪事?”阿難說:“我在城裏觀看了壹支歡歌跳舞的樂隊,但是不知道為什麽,出城以後突然覺得人人都愁眉苦臉,處處都是生老病死。”

妳猜猜釋迦牟尼是怎麽解答這個難題的?

釋迦牟尼笑了笑說:“我昨天進城也遇見壹樁怪事!”阿難問:“不知道您遇見的是什麽怪事?”釋迦牟尼說:“我在城裏觀看了壹支歡歌跳舞的樂隊,但是也不知道為什麽,出城以後突然發現人人都歡眉笑眼,處處都是安居樂業。”⑤

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阿難和釋迦牟尼同樣是進城觀賞歌舞,出城之後卻看到的是兩番景象?其實答案很簡單,心理學上有壹個定理叫“孕婦效應”,意思是:

當壹個女子懷孕之後,就更容易在各種場合發現孕婦。

但實際上並不是周圍的孕婦增多了,而是女子在懷孕之前根本不會關註,只是在懷孕之後,突然開始關註起孕婦來。同樣的道理:

妳看到什麽,往往就是妳內心對世界的投射。

如果妳悲觀,那麽看到的自然都是生老病死;如果是妳樂觀,那麽看到的自然都是喜樂善慈。釋迦牟尼之所以故意說壹番跟阿難完全相反的觀點,目的就是為了點醒阿難:

世界的模樣,取決於妳凝視它的目光。

6、

談到這裏,壹切就真相大白了。

梁啟超和蔣百裏為什麽用同樣的學術邏輯推演出了不同的結論?原因很簡單,邏輯只是推理的工具,無關對錯,真正決定對錯的——是邏輯的前提,也就是心理預設。比如:

梁啟超的心理預設和邏輯前提是——中華文明優於歐洲。

蔣百裏的心理預設和邏輯前提是——歐洲文明優於中國。

所以,他們二人用同樣的邏輯,卻推出了相反的結論。

羅素的心理預設和邏輯前提是——中華民族勤勞優秀。

愛因斯坦的心理預設和邏輯前提是——中華民族懶惰野蠻。

所以,他們二人用同樣的邏輯,卻推出了相反的結論。

王爾德的心理預設和邏輯前提是——人終究會死,所以人生的每壹項成都會化為烏有!

弗洛伊德的心理預設和邏輯前提是——人終究會死,所以人生的每壹項收獲都是賺到的快樂!

所以,他們二人用同樣的邏輯,卻推出了相反的結論。

學校校長的心理預設是——這是壹個差生!

教導主任的心理預設是——這是壹個學霸!

所以,他們二人用同樣的邏輯,卻推出了相反的結論。

7、

那麽,講這四組心理預設是想說明什麽呢?我想說的是:

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客觀真理,只有主觀解釋。

其實中國的莊子早在兩千多年前也對此做過定論:

“彼亦壹是非,此亦壹是非。”⑦

對啊!彼此換個角度,是非就會顛倒,所以哪有什麽是非?就好像站在地球的角度看,太陽以及其他八大行星都在圍繞著地球旋轉;但是如果以太陽為中心去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地球以及八大行星都在圍繞著太陽旋轉。

其實宇宙中哪有什麽絕對中心?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我們現在之所以選擇“日心說”,只不過是因為這樣計算行星的軌道和規律會更方便更快捷,“地心說”則需要增加許多額外的數學公式才能勉強完成同樣的任務。我們人類社會也是同理,之所以會有是非對錯,會有道德和法律,其根本目的是為了讓社會能更好的運行,讓人們的生活能更方便更快捷。

什麽?難道我們兜了這麽大壹個圈子就是為了說世界上根本沒有是非?沒錯,從哲學的終極意義上來看,確實沒有。用八個字來表達就是:

只有立場,沒有觀點。

因為任何觀點都必須建立在某個固定的立場之上,世界上沒有無立場的觀點,即使我們面對同壹個人、同壹件事情的時候也是如此。

8、

中國古代就有壹個非常典型的案例:

春秋時期,衛國有壹個美男子寵臣叫彌子瑕,因為母親生病,急於探望,偷偷駕駛國君衛靈公的馬車回了家,被人告發後,按律應當被砍掉壹只腳。

但是衛靈公卻感嘆說:

“彌子瑕真是壹個大孝子啊!為了母親情願以身犯險。”

於是不僅沒有降罪,反而更加寵信彌子瑕。過了幾天,他們兩人壹起遊覽皇家果園。彌子瑕隨手摘了壹個桃子吃,香脆可口,於是把剩下的半個桃子遞給衛靈公。如果是普通人面對此情此景,起碼要翻個白眼。沒想到衛靈公不僅不嫌棄,還很感動地說:

彌子瑕真是對我感情深厚啊!為了讓我及時嘗到美味連自己的口水留在桃子上都忘了。

然而幾年後,彌子瑕從壹個風度翩翩的美少年變成了中年油膩男,衛靈公的態度立馬壹百八十度大轉彎,經常跟人說:

看見了沒?這就是那個當年偷駕我車,還給我吃剩桃的家夥!⑥

妳看,這就是人性。

9、

當我們喜歡壹個人的時候,缺點也是優點。

說話直——沒關系,這叫沒有心機真性情!辦事慢——不要緊,這叫老實穩重靠得住!精打細算——無所謂,這叫認真嚴謹心思密!

當我們不喜歡壹個人的時候,曾經的優點立馬會變成缺點。

說話直?真是不懂禮貌沒教養!辦事慢?簡真是愚笨呆板反應遲!精打細算?真是摳門吝嗇小氣鬼!

其實生活中哪有那麽多是非對錯,本質上都不過是我們個人的“好惡”而已。

說到底,都是立場問題。

小到個人,大到民族,莫不如此。假如妳特別喜歡美國,並且覺得美國的價值觀是人類文明的燈塔。那麽在妳眼裏,槍支合法化就是壹種公民保護自己的自由,大麻合法化就是壹種公民選擇快樂的自由,貪汙合法化就是壹種公民政治博弈的自由,甚至連新冠疫情期間不戴口罩都可以是壹種防止政府專制的自由。

最關鍵的是,這些解釋在邏輯上完全無懈可擊!

這就是為什麽我們用邏輯從來都不可能說服壹個人的根本原因,除非妳通過感情讓對方主動改變自己的邏輯前提。說白了,人——總是先相信壹個東西,然後才會在此基礎上推理並構建出壹整套價值體系。

換句話說:

每個人都是立場先行,觀點只不過是壹個跟班而已。

所以,無論是多個人面對同壹個事情還是壹個人面對同壹件事情,只要立場不同,觀點就會迥異。也就是說,只要是人,就必然帶有主觀性,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純客觀。因為只要是人,就必然有欲,不可能百分之百做到無欲。所謂無欲,只不過是另壹種化了妝的“有欲”。

10、

我們前面已經講過,這種對立統壹的現象被老子稱之為“玄”,那麽“玄之又玄”指的又是什麽呢?其實並不難理解。比如說當我們理解了看似兩個完全相反的觀點本質上只是立場不同的時候,自然就會得出壹個結論:

這個世界上沒有客觀真理,只有主觀解釋。

沒錯,這個結論確實超然物外,聽起來也確實是在客觀的評判梁啟超和蔣百裏、羅素和愛因斯坦之間的對錯是非。但是問題來了,這個結論本身難道不也是壹種主觀評判嗎?換而言之:

當我們說“世界上沒有客觀真理,只有主觀解釋”的時候,這句話本身——恰恰也是壹種主觀解釋。

既然這句話是主觀解釋,那麽就不是真理。反過來說,假如這句話是真理,那說明這個世界上確實有壹條百分之百純客觀的真理,但是,這不恰好推翻了這句話本身所要表達的意思嗎?

那麽,推理到這裏是不是能停下腳步做壹個定論了呢?並不能!

因為我剛才在評判“世界上沒有客觀真理,只有主觀解釋”這句話自相矛盾的時候,我這番評判本身——本質上還是壹種主觀解釋。

既然我這番評判是主觀解釋,那麽就不是真理。反過來說,假如我這番評判是真理,那說明這個世界上任何壹條真理都是自相矛盾的,都包含著對自身的否定。但是,既然“任何壹條真理都是自相矛盾的,都包含著對自身的否定”。那麽請問:

這句話本身——是否包含著對自身的否定?

如果包含,說明這句話不是真理;如果不包含,那說明這個世界上確實有壹條百分之百純客觀的不矛盾的真理,但是,這不恰好又推翻了這句話本身所要表達的意思嗎?

那麽,推理到這裏是不是能停下腳步做壹個定論了呢?還不能!我們依然可以把這個邏輯遊戲繼續玩下去,循環往復,以致無窮......

11、

妳看,這就是思想上的“鬼打墻”。

我們順著邏輯的路線在“思想的森林”裏饒了壹大圈,本來以為遇見了壹條至高無上的真理之路,等到踏上後卻發現,這條真理之路不僅沒有帶領我們走出森林,反而像壹個螺旋式上升的圓圈,不斷地旋轉,不斷地否定和覆蓋之前所走過的確定無疑的道路。

如果用壹個比喻來形容:

真理之路就好像兩根草絲相互交錯互相纏繞的壹股繩子,不斷地向下否定,不斷地向上攀升,沒錯,這就叫“玄之又玄”。如果妳不懂這個邏輯悖論,那麽很可能會吃大虧。

比如說曾經有壹個婆羅門教的教主專門去找釋迦牟尼辯論,兩人約定好:

誰輸了誰斬首謝罪!

結果到了現場,釋迦牟尼第壹句話就問:

妳的教義以什麽為宗旨?

這個教主不知道這是壹個套路,非常自信的回答說:

“我以壹切不受為宗。”⑧

這句話表面的翻譯是:

我以不接受壹切為宗旨!

其實他要表達的意思是:

我不認為這個世界上有任何真理!

沒錯!這也正是我們前面所探討的:

世界上沒有客觀真理,只有主觀解釋!

但是沒想到,釋迦牟尼直接反問了壹句:

妳接受“不接受壹切”這個觀點本身嗎?

不得不說,這個反問直擊要害。當時問的這個教主啞口無言,壹怒之下拂袖而去。然而走在半路上,這個教主越想越覺得“玄”,越想越覺得這個反駁有道理,於是又返回去要斬首謝罪。但釋迦牟尼並沒有計較,說:

“妳回心向道即可,不必如此。”

於是這個教主當下就放棄婆羅門教,率領五百弟子壹起加入了佛教。

但是請想壹想,如果這個教主當初就懂得“玄之又玄”的道理,那麽這場辯論還會輸嗎?恐怕就不那麽好定論了。

12、

沒錯,當我們明白了真理總是“玄之又玄”,總是超越語言和邏輯之上,總是處於“否定之否定“的狀態的時候,才算是真正的理解了“道可道非常道”,才算是真正的站在了“道”的門檻前。所以老子才會說: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參考資料:

1、梁啟超《歐遊心影錄?七?科學萬能之夢 》

2、蔣百裏《歐洲文藝復興史?導言》

3、《五燈會元?卷第壹》

4、羅素《東西方文明比較?中國人的性格》

5、羅森?克蘭茨《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旅行日記:遠東、巴勒斯坦和西班牙(1922 - 1923)》

6、《韓非子?說難》

7、《莊子?齊物論》

8、《五燈會元?卷第壹》

作者:紫俠狼,90後文字狂生,夜色如墨,月光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