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伯牙遊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伯牙遊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伯牙在泰山北面遊玩,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巖石下面。

戰國·列禦寇《高山流水》原文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伯牙遊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誌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譯文

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善於傾聽。伯牙彈琴的時候,內心想著高山。鐘子期贊嘆道:“好啊,高聳的樣子就像泰山!”伯牙內心想著流水。鐘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蕩蕩就像長江大河壹樣!”凡是伯牙彈琴時心中所想的,鐘子期都能夠從琴聲中聽出來。

有壹次,伯牙在泰山北面遊玩,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巖石下面;心中悲傷,就取琴彈奏起來。起初他彈了表現連綿大雨的曲子,接著又奏出了表現高山崩坍的壯烈之音。每奏壹曲,鐘子期總是能悟透其中旨趣。伯牙便放下琴,長嘆道:“好啊,好啊!妳聽懂了啊,彈琴時您心裏想的和我想表達的壹樣。我到哪去隱匿自己的心聲呢?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本句選自《列子·高山流水》,為戰國鄭國人列禦寇所著。《漢書.藝文誌》著錄《列子》八篇,講述了琴師伯牙與樵夫鐘子期之間由於鼓琴聽琴而產生的交情。

《列子》又名《沖虛真經》 。是戰國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其後學所著,到了漢代出現以後,便尊之為《沖虛真經》,且封列子為沖虛真人,其學說被古人譽為常勝之道。是中國古代先秦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屬於諸子學派著作,是壹部智慧之書,也是道家義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唐天寶元年,唐玄宗下旨設“玄學博士”,詔告《列子》為《沖虛真經》,北宋加封為“至德”,號曰《沖虛至德真經》。列為道教的重要經典之壹。

人物背景

1、伯牙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雖為楚人,卻任職晉國上大夫,且精通琴藝。伯牙撫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親回國途中發生的故事。

這個故事最早是從民間口頭流傳下來的,歷史上並無確切記載。在古籍中,最早見於戰國鄭人列禦寇著《列子》壹書中有關於伯牙撫琴的故事。經考證,伯牙本姓伯,說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在小說中的杜撰。

2、鐘子期

鐘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戰國時代楚國漢陽(今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集賢村)人。相傳鐘子期是壹個戴鬥笠、披蓑衣、背扁擔、拿板斧的樵夫。歷史上記載伯牙探親回國時,在漢江邊鼓琴,鐘子期正巧遇見,因興趣相投,兩人就成了至交。鐘子期死後,伯牙認為世上已無知音,終生不再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