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難經》。《難經》原名《黃帝八十壹難經》,***三卷,原題秦越人撰。《難經》是中國經典的中醫理論著作,“難”含有“問難”之義,或作“疑難”解,“經”乃指《內經》,“難經”即“問難《內經》”。此書把《內經》中的難點和疑點提出,然後逐壹解釋闡發,並且對部分問題做出了發揮性闡解。全書***分八十壹難,分別對人體的腑臟功能形態、診法脈象、經脈針法等諸多問題逐壹進行了論述。內容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理、營衛、腧穴、針刺等基礎理論,同時也列述了壹些病證。該書以基礎理論為主,結合部分臨床醫學,在基礎理論中更以脈診、臟腑、經脈、俞穴為重點。其中壹至二十二難論脈、二十三至二十九難論經絡、三十至四十七難論臟腑、四十八至六十壹難論病、六十二至六十八難論俞穴、六十九至八十壹難論針法。書中對命門和三焦的學術見解以及所論七沖門和八會等名目,豐富和發展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此外,該書還明確提出“傷寒有五”,並對五臟之疾,泄痢等病多有闡發,對後世傷寒學說和溫病學說的發展產生了壹定的影響,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古典醫籍之壹。
(二)《傷寒雜病論》。東漢末年南陽人張仲景撰於公元200-205,原著《傷寒雜病論》,經後人整理編纂將其中外感熱病內容結集為《傷寒論》,該書是壹部闡述外感及其雜病治療規律的專著。《傷寒論》重點論述人體感受風寒之邪而引起的壹系列病理變化及如何進行辯證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癥分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六種,即所謂“六經”。根據人體抗病力的強弱,病勢的進退緩急等方面的因素,將外感疾病演變過程中所表現的各種癥候歸納出癥候特點、病變部位、損及何臟何腑,以及寒熱趨向、邪正盛衰等作為診斷治療的依據。該書總結了前人的醫學成就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集漢代以前醫學之大成,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系統地闡述了多種外感疾病及雜病的辨證論治,理法方藥俱全,在中醫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承先啟時的作用,對祖國醫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具體他說,他不僅為診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證綱領和治療方法,也為中醫臨床各科提供了辨證論治的規範,從而奠定了辨證論治的基礎,為後世醫家奉為經典。
(三)《神農本草經》。《神農本草經》又名《神農本草》,簡稱《本草經》、《本經》,撰者以“神農”為托名,《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是我國早期臨床用藥經驗的第壹次系統總結,歷代被譽為中藥學經典著作。《神農本草經》全書分三卷,載藥365種,其中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書中以簡練古樸的文字闡述了中藥理論的精髓,對每壹味藥的產地、性質、采集時間、入藥部位和主治病癥都有詳細記載;對各種藥物之間如何相互配合應用,以及簡單的制劑,都做出概述。《神農本草經》對藥物的性味也做出了詳盡的描述:指出寒、熱、溫、涼四氣和酸、苦、甘、辛、鹹五味是藥物的基本性情,可針對疾病的寒、熱、濕、燥等不同性質選擇用藥。寒病選熱藥;熱病選寒藥;濕病配溫燥之品;燥病須涼潤之流。此外還參考五行生克的關系,對藥物的歸經、走勢、升降、浮沈都很了解,這樣選藥組方、配伍用藥,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治療效果。《神農本草經》中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需要支出的是,目前學術界壹般將《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加之《黃帝內經》看做是中醫四大經典,而並沒有“三大醫書”的說法。只是《黃帝內經》偏重於 “治未病”而被有人可做是養生書籍,實際上《黃帝內經》是第壹部中醫理論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