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信而好古,述而又作

信而好古,述而又作

壹切套路都在古人那裏,聽話照做,執行就行了

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孔子說:“闡述而不創作,相信並喜愛古代文化,我私下裏把自己比作老彭。”

孔子說自己“述而不作”,只是自謙的說法而已。而且,孔子也並非真的只是述而不作,比方說以“仁”解“禮”就是孔子的創作。

他這麽說,只是表現出了自己對於傳統文化及歷史經驗的重視,這也是他做學問的態度。

孔子壹生致力於古籍的整理,也正因如此,他才有機會接觸到博大深邃的古代理論。

他從中汲取到了前人留下的經驗和教訓,並對他們的智慧作出了全面總結。

不僅如此,在向先賢們學習的時候,他還產生了許多新的感悟,提出了許多深刻而獨到的見解。

在傳播和闡述古代典籍的的過程中,他將自己的新思想完美地融入其中。

對傳統文化,孔子采取的態度是以壹顆慧眼加以甄別,不好的去之,不能弄明白的存而不論,對於好的,則要全力繼承。

信則有,不信則無,對於聖賢們遺留下的這些經受住了歷史考驗的大智慧。

我們只要對其心存敬意,善於學習,並有效加以利用,無論對自己,還是對社會,都是有很多道不盡的好處的。

孔子說他對古代好的東西,只是“述而不作”,即如實記錄不創作,其實這也只是他的謙辭罷了。

常言道,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只有尊重自己的歷史和傳統文化,才能繼往開來。

孔子曾在《八佾》篇中就曾說過:“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周禮汲取了夏禮和殷禮的長處,並在夏禮和殷禮的基礎上經過演化和發展,而變得更為完善。

這就是從歷史中汲取的經驗,孔子也正是看到了這壹點,才反復強調傳統的重要性。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不僅註意保留傳統文化的精髓,同時還提出許多新穎精妙的觀點。

比如,它賦予“仁”新的內涵,並在此基礎上構建出系統的儒家學說。

可見,孔子並不是泥古不化的老頑固,而是富有創新的精神文化大師。

為什麽要述而不作?述,就是敘述,跟著做,跟著學,嚴格按照古人、 優秀同行、老師的套路。

嚴格遵守執行,不要以為自己聰明智慧,去更改去創作。妳所碰到的任何問題,古人都總結過,都有答案,都碰到過。

甚至 都總結出來了最好的經驗、套路操作方法,妳全世界去找好的方法就行了。

為什麽大多數人不願意跟古人學?跟高手學?跟優秀同行學習?就是因 為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聰明,認為自己智慧。

瞧不起古人、老師和壹些優秀的人,大家都有自己創作的欲望,這是導致自己失敗的根源。

老祖宗講的話,經驗,大 部分都是對的,部分因為時代的變化,而出現壹些問題的,極少.

科技的進步,不壹定意味著思想的進步。孔子講的大多數是思想層面、 管理層面的東西。

信而好 古,要相信古人,要相信百年經典,要相信老師比妳強,優秀的同行比妳強。

信字最為重要,不要以為自己有判斷力,就盲目否定,瞎否定。

老師優秀,古人優秀,經典優秀,已經成了壹個現實。

尊重現實,絕對相信, 妳才會照做。

聽高人的話,照著高人的套路做,只管執行。這就是知行合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