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宋太宗趙光義這個人究竟怎麽樣

宋太宗趙光義這個人究竟怎麽樣

趙光義興趣廣泛,是個喜歡風雅的皇帝。

他最大的樂趣是讀書,而且是什麽書都看,頗有些博覽群書的意思。但他讀書並不是死讀書或看熱鬧,經常會提出自己的見解,他讀(陰符經》時,就說:“這書專講詭詐奇巧,不是正道。”

在讀書上,趙光義給後人留下了壹句成語——“開卷有益”。那是在太平興國八年,他下令編撰的壹部大型類書完成,這部書***壹千卷,搜集和摘錄了壹千六百多種古籍的重要內容,分類歸成五十五門,堪稱大部頭。這麽壹部巨著,估計現在很少有人能下決心啃完,可趙光義壹見就喜歡上了,盡管政務繁忙(趙光義很勤政的),還是規定自己每天必讀三卷。

這三卷書每天由史館進呈給侍讀官,天天如此,有的大臣怕皇帝累著,就勸他說:“壹天看三卷有些多了,恐怕您會勞累。”趙光義卻說:“我天性就喜歡讀書,讀起書來神清氣爽,怎麽會勞累呢?而且只要打開書卷就會有收獲 (開卷有益),時間也不會被浪費。”結果他用壹年的時間,讀完了這部巨著。

本來這部書的名字叫《太平總類》,因為皇帝陛下親自看了壹遍,就被改成《太平禦覽》了。

趙光義能文,這壹點他確實超過了哥哥趙匡胤。他與大臣遊玩唱和史書上記載的很多,他還經常給臣下賜詩,趙普就曾在得到趙光義的賜詩後,流著淚拍馬屁:“我要把陛下賜的詩刻在石頭上,永遠帶在身邊,直到進了棺材。”享受趙光義賜詩的人很多,包括隱居華山的老神仙陳摶。

最有意思的是,他還曾寫過戒酒詩。翰林承旨蘇易簡雖才華橫溢,卻嗜酒如命,趙光義就親筆寫了勸酒、戒酒二詩賜給了他,還讓他對著自己的老娘吟讀。蘇易簡從此上朝值班的時候再也不敢喝酒了,可回到家私下裏照喝不誤。後來蘇易簡終於因酒致病,不治身亡,趙光義還嘆息道:“蘇易簡竟因為杯中物送了命,太可惜了。”

不過趙光義寫的詩雖多,卻大都佚失沒有流傳下來,究竟寫得如何不敢妄測。(會和乾隆的水平相當嗎?)不善文的趙匡胤卻留下壹首《日出)詩:“欲出未出光辣達,千山萬山如火發。須臾走向天上來,趕卻流星趕卻月。”文字並不精巧,但境界宏張,氣勢逼人,流傳很廣。

壹心想在“文”上超過哥哥的趙光義,要是知道千年之後是這個樣子,心情會怎麽樣呢?估計會郁悶死。

趙光義詩寫得如何不得而知,但書法確實很高明,不僅在歷代帝王中是出類拔萃的,就是和別的書法家也有得壹比。他精通草、行、飛白、篆、籀、八分書,群臣都以能夠得到他的作品為榮。他曾飛白書“玉堂之署”四宇,賜給那個喜歡喝酒的蘇易簡,蘇易簡得到了皇帝的墨寶,便邀請好友畢士安等前來觀賞,壹起分享他的榮耀。

宋太宗趙光義聽說此事,派使者賜宴,眾大臣紛紛賦詩頌揚,壹時間熱鬧非常(和現在的領導題字相似,不過現在領導的字遠遠趕不上趙光義)。

趙光義的書法好,圍棋下得也不錯(都是文人雅士的勾當啊),連當時的高手棋待詔賈玄,國手楊希紫、蔣元吉等都不是他的對手。據說趙光義對圍棋鉆研得極其精深,還創造出三個定勢,名稱叫“獨天飛鶴勢”、“對面千裏勢”和“大海取明珠勢”。創造出新的定勢,不是名家高手斷不可能,中國第壹個圍棋九段陳祖德就以獨創“中國流”定勢名揚天下。由此看來,即使當時的名手有讓棋的嫌疑,趙光義的棋力也會是相當不弱。

許多大臣看到他癡迷圍棋,又怕影響“龍體”安康,勸諫不斷(當皇帝太不自由了,下個棋也被管制)。

趙光義倒很平靜,對進諫的大臣說:“我下棋不過是為了躲開六宮美色的誘惑,大家對此不用多說了吧。”似乎自己很不近女色的樣子,其實趙光義喜歡下棋是真的,喜歡女色也是真的。李後主的妻子小周後貌美如花,南唐亡後隨李煜客居京城,被他多次宜召“寵幸”,宋人畫的《熙陵幸小周後圖》描繪的就是這件事。可憐多才多藝的李後主,國破之後還得承受妻子被侮辱的痛苦。

趙光義早年力圖開拓,完成了中國主要地區的統壹,但在向北進軍時幾經失敗,晚年被迫守成,內外形勢也不太平,內有四川王小波、李順起義,外有北方的遼國南下侵擾,西有夏州黨項部族的時降時叛,給後代留下了壹個形勢不明的江山。幸運的是趙光義有知人之明,給繼承人留下了寇準、呂蒙正、呂端等壹批人才,保證了政權的順利交接。

趙光義統治時期,擴大科舉取士規模,加強對官員的考察與選拔,進壹步限制節度使權力,改變武人當政的局面,確立文官政治,鼓勵墾荒,發展農業生產,國力持續發展……壹系列措施為宋朝穩定度過瓶頸期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