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指發生在胃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臨床早期70%以上毫無癥狀,中晚期出現上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門梗阻、消瘦、乏力、代謝障礙以及癌腫擴散轉移而引起的相應癥狀,任何年齡均可發生,以50-60歲居多,男女發病率之比為3.2-3.6:1。
胃癌具有起病隱匿,早期常因無明顯癥狀而漏診,易轉移與復發,預後差等特點。
我國胃癌發病率高,其死亡率又占各種惡性腫瘤之首位,因此,胃癌是壹個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常見病,應引起重視。
胃癌屬於中醫學的"伏梁"、"積聚"、"胃脘痛"、"噎塞"及"胃反"等範疇。
病因學
胃癌的發生有兩大危險因素。
壹為個體因素,也即體質因素;如:①血型因素中,A型血發病率高;②胃癌有家庭聚集性;③精神因素;④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等疾病。
二是環境因素;如:①化學性因素中的微量元素缺乏或過高,水中高含SO4-2和/或Se硝酸鹽類等;②微生物汙染因素,如真菌、細菌等汙染;③飲食因素,如經常食用新鮮蔬菜、水果及蛋白類食物有保護作用,而多食高澱粉、重鹽、腌漬、熏炸食品及不良飲食行為。
播散與轉移
1. 直接蔓延:瘤腫向胃壁四周或深部浸潤,可直接浸入腹壁,鄰近器官或組織(肝、胰、大網膜、橫結腸等)。癌細胞也可沿粘膜下層蔓延,向上侵犯食管下段,向下侵及十二指腸。
2. 淋巴道轉移:是最主要的轉移方式,早期胃癌淋巴轉移率可達10%,進展期胃癌淋巴結轉移率可達70%左右,癌細胞侵入淋巴管後,形成栓子,隨淋巴液轉移至全身淋巴結。
3. 血道轉移:多發生晚期,癌細胞通過血行播散到肝、肺、骨、腦等處。亦可經臍靜脈轉移到臍周圍皮膚。
4. 腹腔種植:腫瘤侵及胃漿膜後,癌細胞脫落種植於腹腔和盆腔引起廣泛性腹膜,腸系統膜的轉移。可出現腹水,作肛門指檢時,於Douglas窩處可觸及轉移結節。
臨床表現
(壹)癥狀
1.早期胃癌70%以上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可逐漸出現非特異性的、酷似胃炎或胃潰瘍的癥狀,包括上腹部飽脹不適或隱痛、泛酸、噯氣、惡心,偶有嘔吐、食欲減退、黑便等。
2.進展期胃癌癥狀見胃區疼痛,常為咬嚙性,與進食無明顯關系,也有類似消化性潰瘍疼痛,進食後可以緩解。上腹部飽脹感、沈重感、厭食、腹痛、惡心、嘔吐、腹瀉、消瘦、貧血、水腫、發熱等。
賁門癌主要表現為劍突下不適,疼痛或胸骨後疼痛,伴進食梗阻感或吞咽困難;胃底及賁門下區癌常無明顯癥狀,直至腫瘤巨大而發生壞死潰破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時才引起註意,或因腫瘤浸潤延伸到賁門口引起吞咽困難後始予重視;胃體部癌以膨脹型較多見,疼痛不適出現較晚;胃竇小彎側以潰瘍型癌最多見,故上腹部疼痛的癥狀出現較早,當腫瘤延及幽門口時,則可引起惡心、嘔吐等幽門梗阻癥狀。
癌腫擴散轉移可引起腹水、肝大、黃疸及肺、腦、心、前列腺、卵巢、骨髓等的轉移而出現相應癥狀。
(二)體征
絕大多數胃癌病人無明顯體征,部分病人有上腹部輕度壓痛。位於幽門竇或胃體的進展期胃癌有時可捫及腫塊,腫塊常呈結節狀、質硬,當腫瘤向鄰近臟器或組織浸潤時,腫塊常固定而不能推動,女性病員在中下腹捫及腫塊,常提示為krukenbe瘤可能。當胃癌發生肝轉移時,可在腫大的肝臟觸及結節狀塊物。當腹腔轉移腫塊壓迫膽總管時可發生梗阻性黃疸。有幽門梗阻者上腹部可見擴張之胃型,並可聞及震水聲,癌腫通過胸導管轉移可出現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晚期胃癌有盆腔種植時,直腸指檢於膀胱(子宮)直腸窩內可捫及結節。有腹膜轉移時可出現腹水。小腸或系膜轉移使腸腔縮窄可導致部分或完全性腸梗阻。癌腫穿孔導致彌漫性腹膜炎時出現腹肌板樣僵硬、腹部壓痛等腹膜刺激癥狀,亦可浸潤鄰近腔道臟器而形成內瘺。
(三)常見並發癥
1、 當並發消化道出血,可出現頭暈、心悸、解柏油樣大便、嘔吐咖啡色物。
2、 胃癌腹腔轉移使膽總管受壓時,可出現黃疸,大便陶土色。
3、 合並幽門梗阻,可出現嘔吐,上腹部見擴張之胃型、聞及震水聲。
4、 癌腫穿孔致彌漫性腹膜炎,可出現腹肌板樣僵硬、腹部壓痛等腹膜刺激癥。
5、 形成胃腸瘺管,見排出不消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