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明代時期的造紙及印刷業有著怎樣的發展?

明代時期的造紙及印刷業有著怎樣的發展?

明代造紙業十分發達,遍布福建、江西、浙江、河南、四川等省。萬歷時,江西鉛山縣的石塘鎮有紙廠槽戶不下三十余槽,各槽幫工不下壹、二千人。(康熙《上饒縣誌》卷十)紙張的品種繁多,有用竹為原料的竹紙。有用竹麻及稭桿制成的火紙、糙紙,用於包裝物品。有用細竹料制成的柬紙,書寫信柬或制成名片。也有用白礬水浸過,染上紅色,即成為喜慶用的吉柬。用楮皮竹麻為原料制成的皮紙,或棉紙。專供辦公呈文用的連四紙。還有用桑y特制的箋紙,是高級的書寫紙。

蒸煮紙漿的工藝,多用石灰,提供了紙漿的質量。福建等地的紙坊破碎原料,多用水碓,提高了功效。

紙張生產在產量和質量上的顯著發展,為印刷業提供了條件。江南地區由於印刷業發達,城鄉出現大批刻字工人。刻字工價,每葉兩板,每板工資銀壹錢五分余。江南刻工,三分銀刻壹百字,按當時銀價,不過銅錢二百文。由於刻字價賤,故印書甚多,私人出版物隨之大增。(葉德輝《書林清話》卷七)

明末的印書作坊,規模相當大。到天啟、崇禎時,常熟虞山富翁毛子晉開辦很大的印書作坊,專營出版古籍。為了搜求古本珍本,特建汲古閣,延聘文士,建雙蓮閣,延請僧侶,另壹閣,延請道士,整理書籍,校對文字。汲古閣後樓貯存書板,樓下及兩廊供刻書匠人居住。匠人中有刻書匠,還有印匠和裝訂匠。毛氏汲古閣所印書種類繁多,上自十三經、十七史,以至叢書、別集、道藏、詞曲等,享譽壹時。

明代印刷技術的創新是銅、鉛活字印刷、彩色套印和短板、拱花等工藝。中國是活字印刷術應用最早的國家,明代銅活字、鉛活字排字印刷技術都有所發展。無錫人華、華燧、華堅曾使用鉛活字印了許多種書籍,如《劍南續稿》、《宋諸臣奏議》、《容齋五筆》、《文苑英華纂要》、《白氏長慶集》、《元氏長慶集》、《蔡中郎文集》等書。同縣人安國也用銅活字印刷過《正德東光縣誌》。常州、蘇州、南京也都有銅活字印刷業。正德時,毗陵(常州)人用銅鉛為活字,視板印尤巧便。

套印技術是將同壹板面分成幾塊相同大小的板,各用壹色,依次序印在壹張紙上,即成套色印刷品。這種套色技術常用於有各色批註的書,有時可套印三、四色批註文字。版是把同壹版面分成若幹個大小不同的版,每塊版只是整版的壹個部分,將各塊版分別刷上需要的顏色,逐個印在同壹張紙上,成為壹幅多色斑爛的圖畫。最著名的板印刷品是安徽胡正言的《十竹齋畫譜》,印成於天啟七年(壹六二七年)。包括翎毛、花卉、蟲魚、竹梅、蘭草、山水、人物等。另印有《十竹齋箋譜》,除用板印刷山水人物、花草羽蟲的圖畫外,還使用拱花的技術,將雕好的版不用顏色壓印在紙上,形成凸出的花紋,實際上是壹種凸印法,多用以表現圖面上的白雲、流水、葉脈、衣紋等。套印、板、拱花技術是我國印刷史上最有創新意義的成就。